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玎玎珰珰盆儿鬼》这部戏里,包待制在自我介绍时的"法正天心顺,伦清世俗淳。笔题忠孝子,剑斩不平人"道出了一位清正廉明、执法不阿的清官的心声。元杂剧包公戏所表现的清官文化主要是借塑造包公这个清官形象反映出来的。包公这个清官形象从产生到发展,直到元代成熟定型的一系列过程,以及元杂剧包公戏作家显露出的清官思想,这些都呈现阶段性特点而且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元杂剧包公戏中的清官形象,是剧作家们清官思想的体现,是借古喻今,彰显社会现实的利器。其表现出的清官文化更有一定的社会原因和意义,值得我们重点探究。  相似文献   

2.
长期的元杂剧研究将元代视为没有清官的时代,已成为学界的共识,这种刻板印象遮蔽了元代清官本来的面目。历史上,元代不仅有清官,而且数量众多。元代多民族融合,出现了大量的少数民族清官,这是元代清官的一大特色。元代诗文中存在大量清官的书写,以诗存史,诗史互证,保存了许多底层清官的勤政为民事迹,表达了对清官的尊敬之情。这些诗文丰富了元诗的清官书写,成为元诗宝贵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3.
元代统治阶级实行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政策;贪官污吏,循私枉法,制造了无数冤狱;"权豪势要"恃强凌弱,为所欲为。当时的百姓就成了直接的受害者。在这种暗无天日的社会里,人民渴望出现清官为自己伸张正义,惩恶扬善。适应这种需要,元代出现了包公戏。这些包公戏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意愿和爱憎,有着很强的现实精神和人民性,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清官情节的文化渊源和元杂剧中清官情节产生的社会思想文化背景及元杂剧中清官艺术形象,剖析了元杂剧中清官情节产生的时代意蕴,即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进一步加剧,吏治的黑暗,权势的肆虐,民怨的沸腾,是元杂剧中清官情节产生的原动力,元代杂剧作家的悲恨与幽愤、狂狷与宣泄、忧思与呐喊、求索与抗争的复杂心态是元杂剧中清官情节产生的催化剂,一个不畏权贵、刚直不阿、朴实练达、爱憎分明、疾恶如仇、为民请命、为民除害而又机智果断的带有浓厚传奇色彩的理想化人物——包拯清官艺术形象是元杂剧中清官情节最生动而鲜明的展现和聚焦。  相似文献   

5.
公案戏顾名思义是以社会讼狱事件为题材的戏剧。元代公案戏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首先表现诉讼案件是怎样发生的,通过成案的过程,展开市井生活的画而,反映社会的种种矛盾纠葛;其次描写官府如何判案,揭开封建衙门的黑幕,表现了对贪官污吏的批判和对清官的向往。只有少数公案戏以清官为中心人物,在大多数公案戏里,清官只是在最后解决矛盾时才出场,用“清官戏”的概念概括不了元代公案戏的广泛内容,也不利于对公案戏作出全而的分析和评价。本文试就公案戏的几方面内容略作评析,然后探讨一下产生这类公案作品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6.
时代不同,文学的风貌各异,即便是同类题材的作品也大异其趣。从唐代到元代,公案文学的发展既有外在表现形式的不同,又有内在特质的差异。大体而言,此期的公案文学作品循着以下的发展路径:写作手法上由实写转向虚拟,关注焦点由精察转向公正,人物刻画由能吏转向清官。  相似文献   

7.
清官思想是中国社会一种极为普遍的政治文化心理,尽管时代变迁却依然延绵不绝。中国古代清官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士大夫的推崇和广大民众的敬仰;这种魅力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清官思想并非与现代社会水火不容,不应予以全盘否定。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清官思想,汲取其中所蕴含的积极因素,并引导其进行现代转化,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的清官戏是古典文学范畴里的一个部分,也是高等学校古典文学教学中的课题。所以,我们要科学的予以历史地评价,还它以历史的本来面貌。中国文学在它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具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发展到元代、明代、清代阶段,在古典文学的范畴里出现了不少清官戏,从此谁也不怀疑在当时出现了不少清官这个事实。清官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清廉,为百姓办好事。官而清与官而贪相比之下总是清官比贪官好。而那种认为软刀和硬刀或一丘之貉的看法未免有些欠妥。看过《生死牌》或《三女抢板》的人,大概都记得那个挺身出来制止和反对地方大豪强大恶霸挽救了两家人性命的巡抚海瑞。  相似文献   

9.
清官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法律人,具有明显的法律人格特征。古代清官法律人格的外在表现既体现在司法活动的断案上,又体现在他们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古代清官法律人格的内在精神主要体现在其道德品质、知识结构和价值追求上。清官的法律人格是中国特定的文化塑造出来的,这种人格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的矛盾和冲突,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是,清官框扶正义的社会效果非常有限,而且麻痹了平民百姓的抗争行为,对中国的法治建设造成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盐城历史上的清官言行与廉政文化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清官在历史上的地位、作用及其廉政文化建设,对于以史为鉴,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包公是中国清官文化的符号。清官文化在中国的形成和延续,反映了在君主专制的封建时代,无权无势的底层民众对清明政治的期待和对主持正义、为民伸冤的清官的祈盼。中国清官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以儒家的民本思想和封建道统为核心。清官廉臣虽有缓和社会矛盾、为巩固封建帝制服务的一面,但他们刚正不阿、惩恶扬善的道德人格却有超越时代和阶级的普适价值。  相似文献   

12.
清官文学的成因是现实苦难的显影、民众诉说苦难心理以及文人拯救苦难情怀三者的合一。通过清官文 学的成因分析表明,清官文学的产生完全是文学自身生态机制作用下的结果。清官文学的合理价值集中表现为 它的现实品格。  相似文献   

13.
清官戏是我国传统戏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人们对它的认识并不一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四人帮”和他们的顾问对清官戏进行了大量的诬蔑和歪曲,迄今流毒并没有完全肃清。因此,正确评价清官戏还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视野中的清官司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拟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独特视野出发,对于清官信仰的民间意识、清官司法的理性认识能力、清官司法的权力界限以及清官司法的社会意义和法律意义四个方面进行检讨  相似文献   

15.
孝亲、忠君、爱民——清官政治思想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官政治思想为"孝亲、忠君、爱民"三位一体建构,其核心是"忠君"."忠孝"思想观念是专制王权政治体系中最基本的政治道德规范,在政治生活中表现为臣民对君主具有绝对义务之政治观念.清官政治思想中的爱民思想源于儒家"仁政"与"民本"学说.在清官政治思想中三者结合在一起,形成"孝亲、忠君、爱民"三位一体的政治思想模式,成为指导清官做人从政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6.
“四人帮”垮台以后,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新得到了贯彻。“清官”与清官戏这一禁区终于被冲破了,不仅得到毛主席、周总理赞扬的清官戏《十五贯》重上舞台,而且文艺界与史学界对“清官”与清官戏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清官”一词,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如《梁书》卷20《刘季连传》(《南史》卷13同)说他“早历清官”。他是南朝刘宋王朝的宗室,“早历清官”也是在刘宋时期。这里所说的“清官”与本文讨论的“清官”含义不同,那时的“清官”,是指被名门望族,特别是北方来的名门望族所垄断的一部分被认为是“清要”、“清贵”的官职,如  相似文献   

17.
读罢《南京历史上的清官》,掩卷沉思,这134个清官形象.串成了一幅历史长卷.向我们展示了南京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一个个精彩的历史瞬间.仿佛他们还未曾走远.他们的背影.我们依稀能辨.他们在指引着我们.在激励着我们。作为一个南京人又在南京工作.深深为南京有这么多这么好的清官而感剑自豪。  相似文献   

18.
明朝兵部尚书于谦是一个公正廉明的清官.他两袖清风,公正不阿,体察民疾.他能成为一个大清官,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清官"一词自魏晋南北朝开始流传,历经隋唐至宋元,其含义主要有三次变化:从表现为士族门阀的门第到中央控制的官职再到社会认可的官德,即从表示门第、官职到官德,从以人分、以官分到以德分。这种演变与九品中正制向科举制转变、士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紧密相关,反映了时代进步。宋元以来清官所体现的清廉公正的品德,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20.
内圣外王既是儒家最高的理想人格、价值观念,也是其最高的政治目标和终极关怀.内圣以外王为依托,外王以内圣为基础.儒家强调内圣外王、由圣而王这样一种单向度的政治诉求,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很容易转化为其反面.理论上是圣者为王,实践中是胜者为王.理论上的圣王崇拜和实践中的胜者为王之间的张力,使得对道义的追求变得软弱无力,清官情结由此产生.清官情结不过是封建专制政治的必然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维持和延续封建专制统治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