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以儒道两家为主的“天人合一”传统文化,以人与自然为整体,认为自然万物具有内在价值,应“平等相待”和敬畏生命、泛爱众生;主张万物之间具有和谐统一的关系,因而早在古代就已形成朴素生态学,重视生态和谐与“天时”、“地利”、“人和”的光辉思想;以道和德的内在统一,构成人文伦理与自然生态相统一的生态道德;素有持续发展思想和自然保护理论,以生态认知为基础,主张“毋我”、“节欲”,人与自然相融洽,以及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并设立环保机构加以管理。此乃世界历史所罕见,足以为东方伦理学之代表。  相似文献   

2.
从四个方面通过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特点的辩正分析,展现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优点与不足,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有七个基本特点,他们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整体,并具有共同的和谐指向:人伦关系或人伦价值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起点;精神境界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支柱;人道精神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整体观念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归宿;修养践履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根本要求;而推己及人则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唯一重要方法;天人和谐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精华。  相似文献   

4.
《易传》发展了《易经》的伦理思想 ,使《易经》由一部卜筮之书成为伦理学著作。它的天人合一的道德本体论 ,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范畴体系奠定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研究《易传》的伦理思想具有重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般来说,道德生活与伦理思想、道德理论的关系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但它们之间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依存的,而且不断地进行着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中国古代伦理生活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指导,从科学的社会发展史出发,坚持中国的古代社会从远古到清朝末,经历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社会形态的论断,并以此作为“主要经线”,以家庭婚姻道德、政治行政道德、社会行业及不同阶层的道德为“主要纬线”,围绕着一定时期人们的行为准则及道德规范这个核心,来构筑理论框架,努力展现我国古代道德生活的原貌和它的历史演变,揭示出其中的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逻辑对文化有重要影响。逻辑是分析和诠释包括伦理思想在内的文化现象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国逻辑自然也应是理解和诠释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途径和依据之一。发生并发展于先秦的中国逻辑有自己的传统 ,其主导的推理类型是推类。儒家 (主要是孔、孟 )诚、信思想得以提出、确立并在实践中加以推行 ,所依据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其实质是据类而推的推类  相似文献   

7.
人性问题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命题.从先秦时期一直到汉唐宋明有许多的思想家都提出了自己关于人性的学说,纷纭错综,争论不休.他们的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说明了有关于人性的问题,第一:人性学说的实际意义;第二:不同的学派对人性学说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9.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拉祜族的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是其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在环境中产生的游猎游耕生产生活方式的产物,反过来,这种生态伦理思想又指导着游猎游耕生产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10.
民国以来的政治乱象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颓败景象,使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五四先进知识分子,决心通过抨击传统伦理思想体系、批判资本主义道德文明的方式,达到革新伦理、改造旧邦的目的。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马克思主义正式传入中国,为五四先进知识分子探寻中国的新伦理思想体系提供了理论来源,他们开始尝试根据马克思主义学说,探索无产阶级伦理思想体系。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五四先进知识分子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伦理思想的转型。考察五四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近代伦理思想转型所作的尝试与努力,既可以回顾他们探索改造中国社会道路的心路历程,探寻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明体系建构的早期路径,对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也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基本特征透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伦理道德乃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主题。从历史学与伦理学相结合的角度考察,其主要特征体现为道德与伦理的分合传承。详言之,即理论形态总体适应与具体时代并存、基本架构经典纲常与世俗规范互动、发展模式内涵传承性主体创新统一、价值理念浪漫理想与浓厚致用结合。  相似文献   

12.
围绕“以德治国”思想的研讨 ,除了考察古今中外“德”的历史内涵之外 ,更重要的是考察中国现当代历史时期中形成的革命传统道德及其规范体系。本文从九个方面对中国革命传统道德规范的基本框架作了概括  相似文献   

13.
话语分析作为人文学科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跨学科研究的实践特色,理应具备跨文化研究的理论特征。中国传统生态伦理和西方的生态伦理都蕴含着对生态关切的伦理情怀,潜藏着跨越时空的人文对话的学术冲动。采取话语分析跨文化范式,系统全面地研究两者的对话关系,一方面,可丰富话语分析的文化视野,为文学伦理提供新的话语资源;另一方面,对话研究有益于在相互参照、辉映中发现对方的思想亮点,有利于中西生态文化的互识、互证和互补,为中西本土化生态伦理学提供广阔的跨文化、跨学科视野和可操作性经验,有利于建立富有张力的、多元文化的生态伦理学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4.
凉山彝族传统生态道德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彝族传统的伦理道德和宗教中,蕴含着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环境相适应、节制欲望、适度消费等生态保护观。这些生态保护观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革命道德在时间上产生于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其间经历了政治制度革命和经济制度革命的过程。中国革命道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政治和经济制度革命成功后上升为国家伦理。而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国家伦理也将与时俱进,但中国革命道德仍是当代国家伦理的重要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医患伦理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医患伦理,从内容上分为医家伦理和病家伦理两部分。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传统医患伦理是基于传统人学观、医道观基础上产生的,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仁道主义精神;其次,受儒家伦理影响,传统医患关系是一种人伦关系,医患之间体现出高度的利益一致性,展现出成人成己的精神实质;最后,受中医学的影响,传统医患伦理强调医患共同为健康负责。站在当代医学文化和医疗实践背景之下,既要看到传统医患伦理中熠熠生辉的内容,也要注意其与现代医患伦理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微观的角度回顾分析了此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的三大导因,包括:源于消费者的超前消费与过度消费;金融产品的设计者与投资者过度追求经济利益;整个金融市场参与者普遍的道德缺失和经济伦理缺陷。通过对中国传统商业伦理思想的简要回顾,本文认为,为了建立防范金融危机之微观机制,有必要重估中国传统商业伦理思想在预防未来可能的经济危机中的三大现代价值,即:适度弘扬中国传统的理性消费观,提前防范过度消费的泡沫;发掘中国传统商业思想中的危机思想与风险意识;弘扬中国传统义利观,防范个体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相似文献   

18.
日本文学史上的汉诗中,表现中国传统道德的占有一定比重,反映了中国文化对日本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忠”、“孝”思想,崇尚高雅、注重气节精神和淡泊明志、超然物外情怀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伦理中的环境道德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道德是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规范人对自然的行为的道德。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萌生和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环境道德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的根本观点和理论基础 ;“利用厚生 ,质朴勤俭”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的基本原则 ;“爱物惜物 ,取以时度”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的基本规范 ;“真善美统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教育和修养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看来,市民社会具有经济基础的同等含义,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始终奉行个人主义的市民社会。市民社会伦理与国家伦理的对立是人为的界划。市民社会伦理与国家伦理的关系,是应然的道德要求与实然的道德现实的关系,而不是两种不同的道德规范体系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