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萧伯纳是张爱玲喜爱的作家之一,二者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关联。文章主要采用以点带面的分析方法,对萧伯纳《华伦夫人的职业》与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进行对读,探讨张爱玲在对梁太太等女性形象塑造上与萧伯纳的暗合之处,并分析张爱玲在对萧伯纳作品的吸收借鉴中如何融入自己的感悟思索,以敏慧的艺术感受进行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2.
台湾作家赵淑敏女士的短篇小说集《惊梦》,以20世纪70年代的台湾社会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从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中可以探求台湾女性生存的现实和情感心理的轨迹。 一、自尊自立的新女性 现代女性解放的含义有二,首先是“人”,具有独立价值的人;其次是“女人”,与丈夫有同样尊严又有性别差异、需求的“女人”。台湾的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妇女的个性独立成为可能。而台湾社会男女思想解放的不同步,又使女性的独立生存面临困境。妇女经济上的独立和地位的提高,是女性的初步解放;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才能实现真正的妇女解放。 赵淑敏《惊梦》中自尊自立的新女性,正是受过高等教育、经济独立而又有自尊自立意识,敢与传统世俗抗争的女性形象。 《港》中的陈奇芳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女性经济上的自立,人格上的自尊,精神上的自强,在她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32岁的陈奇芳,既漂亮,又有才学,是大学里的副教授,可至今仍为“老小姐”。她曾有过志趣相近的朋友,然二人同考研究所,男友名落孙山。当陈奇芳以优异成绩获硕士学位时,两人的情也走到终点,现代科技虽在发展,但思想观念却呈滞后,男尊女卑、女性依附于男性的传统观念令她的男友退缩。小说给我们揭示了经济独立、事业成功的女性生存  相似文献   

3.
曹禺剧作<日出>中的女主角陈白露是曹禺剧作中少有争议的女性形象之一.大多数人把她看作是中国"娜拉"的"堕落型".曹禺在<日出>中不是为了给"娜拉"中国版找一个范本.相反,陈白露这一"交际花"的形象恰恰证实了曹禺对中国传统妇女"贞操观"与众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美国电影《漂亮女人》为例,分析了好莱坞将不计其数的“灰姑娘”童话演绎成经典,以梦幻的形式构建着女性的“刻板印象”这些对女性形象的潜在歪曲暗中削弱了妇女的自尊和创造力,同时也给其他群体对妇女的认知带来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剧作,在他早期的“喜剧创作时期”的剧作中,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系列刻画得丰满生动、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这些“可爱而奇特”的新女性,她们都是文艺复兴时代的女儿,莎翁在她们身上倾注了人文主义的理想美、浑然天成的和谐美、爱憎分明的力量美。  相似文献   

6.
华伦夫人是一位风姿绰约、美丽温柔、善良敦厚、无私忘我、乐于助人的令人敬佩的女性形象,在卢梭成长为世界文化名人、著名思想家的过程中,凝聚着华伦夫人的一份心血,因而她有理由分享卢梭的伟大和光荣。  相似文献   

7.
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耶利内克在她的剧作《娜拉出走以后》里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娜拉,从父权制度对女性的戕害、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对人物的剥削和压迫,以及女性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三个层面解读当代女性生存境况,分析妇女受迫害的社会根源和文化根源,对妇女解放道路和途径予以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女解放文学是伴随着“五四”个性解放大潮,作为一支先锋队伍、主力队伍而出现的。几千年来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中国妇女,受压迫最深,因而也就最迫切地需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人的解放”。翻开“五四”作品,我们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小说的主人公或戏剧的主角往往由女性担任,对这批走在时代前列的新女性,对她们告别旧我的决绝与勇毅,奔向新我的真诚与坦率,“五四”作家们毫不吝啬地投注了满腔的热情,“五四”文学也因此出现了真正具有独立人格和现代个性意识的妇女形象。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进步,这种独立人格和现代个性…  相似文献   

9.
自新文化运动以降,国内学界对萧伯纳戏剧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许多较为显著的成果。综观近一个世纪以来发表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国内学界对萧伯纳戏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萧伯纳的创作思想研究及戏剧文本研究,其“社会问题剧”则是相关研究的重中之重。尽管国内学界对萧伯纳戏剧的研究视角多样、结论纷呈,但总体来看,相关研究在强调切入社会现实还是重视艺术手法这一问题上莫衷一是。此外,萧伯纳所处的时代正是爱尔兰民族走向独立的关键时期,萧伯纳对“爱尔兰文艺戏剧运动”的态度及其在爱尔兰民族身份建构中所起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简·爱》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它成功地塑造了新型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简·爱的生动形象,集中描写她为谋求妇女经济独立和爱情平等权利而进行的斗争。简·爱是一个贫苦低微、其貌不扬、性格倔强、感情丰富、独立自尊、勇敢执着、聪慧过人的女孩。她对自己的命运、价值、地位有着思考和努力的把握.对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着理性的认识.对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着坚定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妇女形象批评家指出,传统文学作品中男性作家笔下的妇女形象往往呈两种极端形式:不是“天使”就是“魔鬼”。他们是以男性的臆造来认识和再现女性的形象,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妇女形象均反映了男性对女性的偏见、惧怕、压迫和不公。阿瑟·密勒在他的名剧《推销员之死》中所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正落入这一窠臼。  相似文献   

12.
如同妇女在历史上所处的“者”的地位,在西方父权制文学中她只是一个被创造的物体,一个空洞的能指.西方男性主义文本中所塑造的与淑女、“天使”相对立的恶妇、“女魔”形象,实质上远离了女性现实生存的本质,反映出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抑以及隐含厌女症的男权主义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3.
整合的女性形象——奥尼尔中晚期剧作中的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尼尔在中晚期三部剧作中描述的公爱碧.普特南姆、玛丽.泰龙和乔希.霍根三位女主人的形象,没有单纯继承西方文学作品中女性传统的、类型化的创作传统,而是采用形象整合的创作手法,再现了具有双重乃至多重性格的活生生的女性形象:母亲-妓女(地母)、毁灭(陷阱)者-拯救(受害)者,透出作者“客观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4.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对男性传统文学中的妇女陈规形象进行批判 ,因这些妇女形象未能真实地反映女性自我。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初看似乎也落入“天使”与“魔鬼”的陈规模式。而勃朗特实际上正是通过对妇女陈规形象的再现和重新解析来探讨妇女真实的内心世界 ,反映妇女的真正需求  相似文献   

15.
黄绣球是作者颐琐在《黄绣球》中着力塑造的主要人物.这个为了妇女解放和社会进步而奋斗的女性形象,出现在晚清小说中,应该说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她以自己超越前辈的崭新风貌、独特的个性特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站立在我国古代文学妇女形象的画廊之中,成为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形象长廊里不可多得的女性形象.成为“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的小说学家海明威是20世纪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他时美国文学的杰出贡献是不争的事实。但他在社会上饱受争议,尤其是他对女性的态度,一直是评论界论争的焦点。有许多评论家认为海明威的作品中的主角都是“硬汉子”,认为他是一个歧视女性、不尊重女性的大男子主义者,女权主义者也认为他有轻视妇女的倾向,但也有许多评论家认为他是女权主义者,支持妇女运动。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体现了他的思想观念,反应出了他的独立的女性意识和女性观。  相似文献   

17.
“幸福家庭主妇”是流行于美国五六十年代并被千百万妇女效仿的典型女性形象。1963年,被称为第二次女权运动之母的贝蒂.弗里丹出版了《女性的奥秘》,她在书中揭露了在“女性的奥秘”所笼罩下千百万美国家庭妇女的无名痛苦,主张妇女突破传统角色的局限,争取自己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该书改变了一代美国妇女的生活,被视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书籍之一。  相似文献   

18.
“美国梦”一直是美国文学中的经典主题。19世纪后期以来的“美国梦”文学中,女性形象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她们或传统顺从,成为了“美国梦”悲剧的牺牲品;或独立自强,在追梦过程中实现了自我价值。对“美国梦”文学中经典女性形象的分析,可看清一个多世纪以来女性发展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9.
萧伯纳在剧本《芭芭拉少校》与《华伦夫人的职业》中清晰地表达了他的社会观。他憎恨贫穷,认为贫穷是罪恶之源,而社会是贫穷之根。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英国,金钱是万能的。他痛恨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战争,并认为英国在战争中同样也是非正义的。在访问苏联之后,他赞同暴力革命改造社会。他认为英国政府低能且无道德原则,资本家寡廉鲜耻,惟利是图。该文探索了萧伯纳的社会现在以上二部剧本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以往的评论大多倾向于发现亦舒小说女性形象强烈的独立意识,本文认为,在亦舒的小说中,这种独立意识是作者强加于人物身上的,这些女性形象实际上没有真正的独立意识,特别是把放弃爱情作为女性独立的一个重要标识,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