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考察是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向度。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所体现出的人类自由作为理性维度,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马克思通过对伊壁鸠鲁原子论中所体现出的自我意识的个体能动性和自由意志的分析,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类政治生活的深刻洞见,也表达了马克思试图通过哲学实践来改变现实世界,彰显了马克思从理想的政治向度走向对现实政治生活的批判。  相似文献   

2.
在继承和批判古希腊政治哲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古罗马“王制”和“共和”的发展历史,西塞罗提出了一套以自然法理论为基础,以正义观念为原则,以基于权利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共同体为内容,以“混合制”政治制度为形式的“人民”至上“共和”思想,目的是为人类社会构建一个真正理想的“共和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方向。在西方政治哲学从传统转变到现代的复杂发展过程中,西塞罗的“人民”“共和”思想对后来基督教神正论的产生和近代的社会契约论等政治哲学理论的提出,乃至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然,西塞罗的政治哲学思想并非完美无缺,其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多少带有“乌托邦”的性质,如对为什么“混合制”是最好的,它是如何可能的?“人民”的内涵外延是什么?“人民”至上需要什么限制条件等关键问题缺少有效论证等。这些正是后来者应加强研究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批判现代性,马克思和施特劳斯这两位哲学家的政治哲学理论联系在了一起,基于对现代性危机的不同认识,施特劳斯和马克思两位哲学家进行了政治哲学领域内的对话。施特劳斯将现代性危机归于理论危机,而马克思将现代性危机归于实践危机。基于此,两位哲学家提出了基于不同政治哲学路径的解决方案。回归政治哲学,可以看出,二者的哲学思想都是对"人类应该如何更好生活"这一问题的解答。  相似文献   

4.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其它组成部分一样,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在对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研究中,对此重视不够,研究较少。毫无疑问,在马恩早期的理论活动中,由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的需要和当时哲学的发展状况,特别注意的是唯物主义历史观,而不是认识论,但由于探索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以及对唯心史观认识论根源批判的需要,反过来又推动他们去研究和解决认识论问题。青年马克思最初是一个客观唯心主义者,信奉黑格尔的哲学观点,但是,在他投身于实际的政治斗争以后,看到了黑格尔思辨哲学与社会现实的矛盾,转而去研究经济问题。1843年夏,马克思写下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揭示了市民社会对国家和  相似文献   

5.
挖掘马克思的政治哲学遗产,不能忽视对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前提性问题的全面思考,只有在此理论前提的关照之下,我们才能够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构建一个合乎历史与逻辑的政治哲学体系。探索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前提性问题,必须深入分析政治哲学的内在规定和学科性质,厘清唯物史观与政治哲学的理论关联,揭示马克思对传统政治哲学的批判,进而获得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批判性前提。  相似文献   

6.
共同体是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对理论来源的探究是理解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超越近代意识哲学重大理论意义的关键所在。费尔巴哈通过提出感性对象性原则,将意识哲学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马克思则在继承超越费尔巴哈的基础上,彻底变革了旧的思辨哲学传统,将费尔巴哈的感性对象性原则转变为感性实践活动,发现了人类通往真正共同体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发展哲学的研究日益成为一个理论热点.但在发展哲学的研究中,马克思的话语并不多见.然而,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是马克思一生所关注和思考的中心,发展哲学构成了马克思学说最主要的内容.本文从发展的本质、发展的主体、发展的基础、发展的尺度、发展的系统、发展的动力、发展的过程、发展的规律、发展的目标和发展的方法共10个方面,对马克思的发展哲学进行了梳理和探讨,以期对现实的发展哲学研究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开创了现代实践哲学。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哲学界没有真正地认识到马克思哲学是何种意义上的实践哲学,只有回溯到实践哲学的源头,即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实践哲学。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以劳动为核心,研究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实践,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道德、宗教、政治等活动。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没有否定和抛弃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和伦理维度,而是既包含了亚里士多德认为“自身即是目的”的实践,又包含了手段性的劳动。只有看到马克思将劳动提升为实践的高度,才能更好地将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理解为哲学人类学意义上的实践哲学,才能驳斥阿伦特和哈贝马斯对马克思的质疑。总之,将劳动作为实践的主要形式是马克思建构唯物史观、解释人类社会历史之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19世纪上半叶德国历史的“时序错误”出发,论述了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历史地位、理论贡献及其局限性。作者认为:青年黑格尔派哲学是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社会问题赖以解决的理论形式,标志着作为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先导的哲学理论之最后完成;就其思想理论内容而言,它是一种主体性哲学,并代表了马克思哲学形成之前有关主体性研究的最高成就。但是,这一哲学仍然是滞留在抽象的主体性中,从而也就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契机。在此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是对青年黑格尔派主体性哲学所内合的两个极端的直接扬弃和综合  相似文献   

10.
"异化劳动"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的中心概念.人类劳动的异化显然是人的"倒退".马克思的理想人格就是全面发展的人.扬弃异化的首要条件是消灭私有财产,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形式.马克思理想人格思想,以人格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按照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全面地改造、丰富、提高自己.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是在对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论重建。其特点是将政治抱负和伦理理想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即在政治革命中实现其社会理想,在追求社会理想中指引现实的社会革命。西方传统哲学在本质上就是用思想把握世界,马克思则通过对劳动概念的解读实现了哲学观的变革,并进而超越了西方传统哲学。在此种变革中,劳动概念亦成为理解马克思伦理思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变革是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早期的唯心主义思想同客观现实冲突不断,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通过对经济学的研究,促使马克思哲学思想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人的实践”引入哲学批判,实现了哲学的“观念本体”向“实践本体”转变;提出“物质生产”决定作用,用唯物史观对唯心史观进行了革命性改造;通过“异化劳动”新阐释,科学地预见无产阶级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新时期,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变革的内在逻辑,才能使我们更好地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政治哲学是以论证的方式探讨政治原则与政治价值,它主要是以理性思辨的方式为人类政治社会所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提供理由和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以马克思政治哲学为基础,并由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者们论述的关于国家、阶级、人权、民主与公平等政治哲学领域的理论学说.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只有着眼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推动和反作用力下,比较、反思、批判性吸收西方政治哲学理论的合理内核,并以精研《资本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鼎力支撑下的创新研究与发展,才是进一步繁荣与推进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是对货币的属人性的形而上的一种反思,基于共同体的路径来切入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把货币共同体作为现代社会的关系载体,进而对货币作出基础性、批判性、历史性和抽象性的思考,从而整体性地把握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对于现代货币体系下的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一种致力于反思的维度,同样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是一位超凡的政治思想家,也是一位独到的社会历史哲学家。他所创立的以辩证唯物历史观为特征的历史哲学,不仅丰富了人类思想理论宝库,而且引起了人类社会历史领域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本文就笔者的理解,对马克思的历史哲学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社会共同体思想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源泉。劳动、资本、国家是马克思阐释社会共同体的三个维度。国家是马克思反思社会共同体最早关注的问题。马克思透过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迷雾,揭示了国家的阶级本质,掀开了国家共同体的虚假面纱。资产阶级国家共同体是在市民社会基础上历史生成的,国家共同体的秘密存在于市民社会。资本是马克思解剖市民社会共同体的核心概念。马克思青年时期从哲学向经济学的转向实质是围绕国家问题的政治哲学研究向围绕资本问题的经济哲学研究的转向。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是理解市民社会秘密的钥匙。劳动是马克思建构自由人联合体的理论基石。马克思立足劳动立场,把建构共产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的历史使命赋予了无产阶级。建构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条件是劳动社会化的充分发展,主体力量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马克思社会共同体思想为新时代法治国家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理论方法和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17.
重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可以看到,马克思社会思想的形成,一方面来自于对资本主义既有客观现实社会的批判,另一方面又是通过现实批判建构未来的理想社会。对于未来理想社会的建构,更加本质地体现着马克思对人类的历史贡献。马克思关于社会的思想可以归纳为三种情形:第一,社会存在——与自然相区别的人类总体存在;第二,社会形态——人类历史进程变化中的经济关系和由这种经济关系所决定的政治国家制度等的总体称谓;第三,人类社会——与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相联结的人的彻底解放状态。在马克思那里,社会本身不再仅仅作为一个客观实在的构成,同时也是人类可欲求的价值目标,它为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提供了一个内在的道德基础和人性的动力。重温马克思的社会思想,对我们目前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克思的著述中有着丰富的技术哲学思想资源,其技术哲学思想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思想家们的认可与研究,在国际技术哲学界有很大的影响.但国内的研究者并没有深刻地挖掘这一宝贵财富,对其进行全面地分析与考量.本文从对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自身逻辑的研究入手,分析我国对马克思技术哲学研究的现状,并对改变我国马克思技术哲学研究现状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9.
"重建个人所有制"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所有制形式的政治哲学构想.这一构想既是对资本主义所有权和所有制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的必然结果,又是对人类未来财产权存在方式、表达形式与存在意义的政治哲学表达.在本文看来,重建个人所有权是真正实现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结果回归人本身的社会历史方式."重建个人所有制"既会改变人类的生产关系逻辑,更会变革政治权利表达的方式和政治权力运行的逻辑,使现代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得以真正解决."重建个人所有制"既是实现分配正义从物性逻辑转向人性逻辑的哲学方式,更是人以自己的劳动及其成果建构丰满人性的政治方式.所以,诠释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政治意蕴,既有利于我们理解人类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又有利于推进我们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政治哲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一种实践的唯物主义精神,蕴涵着事实批判与价值诉求的双重生成本性。马克思政治哲学诉求人类解放、自由与全面发展,这种价值诉求与对资本的统治的批判同时展开。在从政治与经济的立体结构中展开对现代性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为人类解放找到了一条超越现代性的理性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