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生活在中国近代史前夜的著名学者俞正燮,出于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满怀书生报国的志向,不仅高度关注域外史地,究心东南海疆,而且非常重视民族问题,体现出他较强的经世旨趣和擅长从文献考据入手的治学特点.毋庸置疑,俞正燮是鸦片战争前后研究边疆和域外史地学者群当中的重要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2.
南京在中华民国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然民国时期政局纷乱,南京的地位频繁升沉,而其作为国都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亦饱受质疑。一系列质疑之集中表现者,即为数次规模较大、影响深远的首都论战。在此过程中,“为南京作强有力辩护”的史地学派积极推动西方地理学的传播,发挥史地之学致用功能,开展长达30年的对南京的持续关注与深入研究。对国都问题的关注,既体现了该学派在政治与学术之间寻求平衡与发展的努力,亦反映出民国时期西方地理学的传入和在地化应用。史地学派对南京的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集中表现为张其昀、沙学浚等人全面、深度参与近代国都论战,“为南京做强有力的辩护”。此论战第一阶段为1928年前后张其昀与北派地理学者白眉初等论证南京作为都城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第二阶段是抗战胜利前后,沙学浚、李旭旦等多次回应首都论战,对南京位置价值、空间价值和都城价值进行新的阐释与评判。史地学派从初涉南京史地问题到全程参与国都论战的过程与其知识凭借,既是学派成员在学术与政治之间选择的缩影,亦是西方地理学传入和运用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祁韵士不仅是清代出色的西北史地学家,其诗、文、赋等文学作品也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其中,描写风景的诗、文、赋代表了祁韵士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并且祁韵士的文学创作与史地学问存在双向互动关系。在文学和史地学两个研究方面,祁韵士都应当得到更多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4.
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学术界兴起了研究西北边疆史地的高潮,他们以探究边疆形胜、谋求保国固土为宗旨,对西北边疆的历史、地理、民族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涌现了一大批名家和名作,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该文对这一时期西北边疆史地研究的成就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清朝嘉庆、道光年间 ,学术界兴起了研究西北边疆史地的高潮 ,他们以探究边疆形胜、谋求保国固土为宗旨 ,对西北边疆的历史、地理、民族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涌现出一大批名家和名作 ,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这一时期西北边疆史地研究的成就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叩问:我国期刊改革发展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新闻出版业的产能比较中,分析传统出版业书报刊的出版发展状况,再从书报刊体制改革的进程比较中,分析得出期刊出版体制改革落后于图书与报纸。在探其原因的同时,结合我国期刊出版现状,提出扩大总量,科学调整结构;鼓励"抱团",品牌期刊"选择兼并"、同类期刊"引导组合"、部门期刊"跨行牵手";加快期刊的数字化出版进程,创建新媒体等几项具体的新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期刊媒介研究的历史为时不短,成果可观,期刊研究中存在跨学科范式与多维方法取向.综观中国的期刊研究现状,在研究深度上需要拓展空间:理论参照系和研究方法的缺失是影响中国期刊研究深化的主要障碍;期刊史研究仍是中国期刊研究领域的一个薄弱环节;数字期刊等新兴期刊媒介研究需要加大力度;中外期刊比较研究、海外期刊研究需增加投入.中国期刊产业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期刊研究者有望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突破,推出更多有分量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8.
CNKI视角下国内移动学习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献计量法,对2000~2009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移动学习文献的年度分布、作者情况、研究方法、期刊分布、文献内容、引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移动学习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从文献年度发表数量上看,文献量逐年增加,呈现稳定上升趋势。但研究人员多而散,长期致力于该领域研究的作者数量少,因此很难产生影响力大的研究成果。从研究内容上看,理论研究一直占有绝对优势,技术研究呈现上升趋势,然而对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开发显得比较稀缺。从研究方法看,当前研究仍然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但是研究越来越多地采用规范的研究方法,研究将日益科学化。从来源期刊看,移动学习研究论文比较分散,研究泛而不精,缺乏权威期刊对该领域长期持续的关注。从引文看,中外文引文数量差异很大,对国外的成功案例分析较少,亦缺少中外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一、本刊简介《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1年,由教育部主管、华中农业大学主办,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RCCSE),入选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现为双月刊,单月5日出版。本刊围绕新时代“三农”问题研究主线,致力于关注乡土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关注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的农业、农村、农民和生态问题研究,主要刊发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土地问题以及科技发展与人的关系研究等领域的前沿学术成果,尤其欢迎实证性、理论性以及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成果。本刊常设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土地问题等基础栏目,并轮流开设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科技发展与科学传播、全球化与比较研究等专题。  相似文献   

10.
<史地学报>是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研究会的机关刊物,创刊于1921年11月,终刊于1926年10月.该刊宗旨在于研究和介绍历史学与地理学方面的知识,以求经世致用.作者以本校师生为主,其中又以史地研究会会员为多.研究会同仁所撰文章大体不脱历史学和地理学两大范畴.正是因为学术旨趣方面的相似,使得<史地学报>有了一个比较稳定的作者群,但最终也因为作者群的星散,<史地学报>被迫停刊.  相似文献   

11.
信用缺失与权利义务的失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权利与义务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内容,也是信用关系的基本内容。信用虽然表现为对于人们交往活动的基本义务要求,但其实质却是对于权利的承认与尊重,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是信用秩序赖以建立和维持的基础。社会信用缺失的根源在于权利与义务的分裂和背离,因此,重建信用的核心在于为守信者提供利益保障,使背信之人受到应有的制裁,恢复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在信用秩序的重建过程中,制度具有关键的作用。只有道德的价值导向与制度的利益导向的有机结合,社会信用秩序的重建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12.
论首要分子与主犯、组织犯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华法系、苏俄法系、大陆法系刑法理论共同构建了我国当代刑法理论的框架,各种理论的相互融合也造成了我国当代刑法理论一定程度上的混乱。首要分子制度作为中华法系的传统理论,在我国当代刑法理论中的归属问题也有所混乱。首要分子与主犯之间是交叉关系、首要分子与组织犯之间也是交叉关系,而组织犯则存在于一切共同犯罪之中,都属于主犯。  相似文献   

13.
在《第二性——女人》中,波伏瓦详细地分析了男女不平等的现状与原因。但是,男女不平等的终极根源在于女性在物质资料生产中的作用与地位不如男性,女性在个体生存能力上不如男性。而这两个“不如”是在一定历史发展时期、一定的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中,由男女两性本身所具备的能力与潜能所决定的。因此,男女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不平等实际上是无法避免的。但既然这两个“不如”是历史形成的,它就不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14.
钢琴和手风琴(键盘式)都属于键盘乐器,也是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应该学习的课程。研究两种乐器在演奏方法上的异同,有利于更好学习和掌握其演奏方法,使之为音乐事业和音乐教育事业服务。本文谈了两种乐器的共性和个性差异,供学者在学习上参考。  相似文献   

15.
真,确定事物的本质;善,规定事物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方向;美,表达事物存在的方式与状态。人的真、善、美统一于人的生命活动之中,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真善美教育的含义是:做事求真,做人求善,人生求美,其最终目的是帮助人进入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6.
仙道艳情词指受道教影响的艳情词作。在唐五代文人曲词和敦煌曲词中,有许多曲牌、词牌暗含仙道艳情本事,许多艳情词作通篇或有意象与道教相关,本文就此种文学现象的成因、文化内涵和文学价值作了探讨,以期充分发掘其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对于牛郎织女传说的研究 ,仅从史家观点和幻化形式入手 ,是偏颇和形而上学的 ,并使之失去了反封建意义。其“鸟鹊添河”幻化形式乃是一定历史阶段审美主体审美意象外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审美角度阐释牛、女爱情故事及外在形式 ,具有更为直接和普遍的意义 ,并能感性地揭示其反封建主题。  相似文献   

18.
体现在大学教学过程中以科教结合为核心理念的洪堡大学理念,就是“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的理念。其体现在“教”上,就是研究成果引入教学内容和使教学过程具有探索性;体现在“学”上,就是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提出现代工程实践教育一些新的构想和进行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9.
分析普通高等学校扩招后本科专业结构调整与建设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本科专业建设与管理的措施,着力通过教育管理的创新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