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育且未婚、离婚或寡居,在不再婚的情况下独自哺育与抚养孩子的单身母亲面临着时间和收入的双重贫困,其孩子经历着更高比例的物质匮乏,且贫困的程度与孩子的年龄成反比.文章建议以提供现金津贴、社会化照料服务、消除劳动力市场性别隔离和歧视,以及改革婚姻法有关离异的财产分割与赡养费救济的条款为这类家庭的母亲和子女提供国家救济.其惠及的对象不仅限于失婚家庭里的母亲和孩子,也将有效地改变所有婚姻里的母亲和孩子的理性预期,帮助其克服以忍受情感和其他方面的虐待换取家庭财政保障的“自愿选择的奴役”.这是国内学术界首次从理论经济学的角度关注单身母亲家庭这一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说明贫困妇女如何能够通过动员、觉悟启蒙和组织起来的过程摆脱贫困和非人的处境。她们还克服了父权制的不利影响,维护了她们本来应该享受到的资源权利。这一过程是通过劳动妇女论坛这个非政府组织的干预促成的。这个存在于非正规经济基层的新积累过程中的要素已经得到认证。这一过程显示贫困妇女组织如何帮助她们从贫困线以下和衣不遮体的生活境遇达到经济和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通过一种整体性解决办法,贫困妇女甚至在低收入的情况下进行了储蓄、投资、创造资产、偿还贷款,把技术和管理才能用到经济活动中,把初级保健、家庭福利和识字这样一类有社会深度的东西融进她们的生活。她们利用储蓄建立了自己的银行──劳动妇女论坛信用社。现在,效仿这一过程的活动正以一种自发的力量在全国其他贫困地区展开。  相似文献   

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与奋斗目标,是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的统一,实现共同富裕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相对剥夺的现象,这是人们容易忽视的问题。不消除实现共同富裕中可能出现的人民群众的相对剥夺感,将可能危及社会稳定甚至引发严重危机。因此,实现共同富裕应当避免或者消除相对剥夺,而不是简单地治理或消除相对贫困,因为消除相对剥夺比消除相对贫困更为艰难。当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之后,不同群体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对剥夺感将自然消失。  相似文献   

4.
贫困是基本可行能力的被剥夺,阿马蒂亚·森的贫困理论具有实践的普适性,成为健康贫困概念分析的理论基础.健康贫困主要包含健康能力贫困与健康权利贫困,我国当前的健康贫困呈现地域性的特征.自然剥夺与社会剥夺是健康基本可行能力剥夺的两种基本方式,而社会剥夺主要划分个体因素与政府因素造成的健康剥夺.在医疗市场化的改革中,政府责任的弱化导致健康责任主要由居民个体承担,这违背了健康产品具有的公益性特征,导致卫生公平程度不高,催生健康贫困.消除健康贫困,必须构建公平的卫生体制,主要包括突出政府公共筹资功能与监管功能,构建覆盖全民、一体化的卫生体系,加强公共卫生与预防保健、基层医疗设施建设,引入第三方支付方式,加强廉价医院建设,等等.  相似文献   

5.
东非和南部非洲妇女、贫困和非正规贸易问题评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评议东非和南部非洲妇女的贫困及其参与非正规部门贸易等诸多问题。贫困在这一地区是普遍现象,约半数人口每天生活费不到1美元。妇女的情况更加糟糕,在一些地方,超过半数的家庭由妇女当家,这种状况的影响就更为严重。妇女的被剥夺是多方面的,横跨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很多妇女参与了非正规部门的边境贸易。这些活动通常收入菲薄,费时而不稳定,且仅能维持生存,非常简单,以出售廉价、易坏的商品为主。现在这类贸易已发展到在艾滋病肆虐地区出售生物和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6.
单亲母亲家庭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离婚率的提高,单亲家庭在逐渐增多,单亲母亲家庭的贫困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调查表明,单亲母亲家庭正在成为社会的贫困弱势群体,主要表现为经济贫困、职业发展困难、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问题突出、应对生活突发事件能力差、子女容易陷入贫困等。要解决单亲母亲家庭问题,政府和社会需采取强化经济救助、给予就业帮助、加强正面宣传、给予子女教育以特别关照等救助措施。  相似文献   

7.
尽管有大量文献论述贫困,但由于其内在的复杂性,这个概念仍然扑朔迷离我们也许想说穷人就是那些被剥夺了生存手段的人。但生存不只是一个生理标准它还意味着体面,如果不参照其环境就无法把握,因为一个社会的环境与另一个社会不同,同一社会的一个阶段与另一个阶段也不同。这意味着无法获得一个全球性的贫困概念。考虑到讨论贫困概念的历史及其社会学的含义和依据,本文避开难题,把贫困定义为由于被剥夺了与人类尊严相符的生活手段而遭受身心痛苦。尽管传统哲学和宗教教义都没有把贫困视为权利问题,但一种反向思维的方法却使我们有可能证明,作为社会成员,每个人都应从社会获得避免贫困所需的一切。由于所涉及的社会一定是全球性的,因此结论便是贫困是一个全球性的或国际性的问题,并且消除贫困,使每个人享有脱贫权,这是一项全球性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毛燕凌 《理论界》2009,(6):181-183
虽然社会环境对个人婚姻的态度比以往宽松了许多,但是很多单身女性仍然遭遇了不少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面对这些压力她们有不同的反应和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本文对10位年龄处于25岁~30岁之间的单身女性进行深度访谈,对这些女性仍然单身的不同原因和她们的应对策略--相亲--进行社会学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尽管以林黛玉为代表的《红楼梦》中众多女性悲剧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导致她们人生悲剧的根本原因却是一样的,这就是中国古代男权主义制度和专制主义制度以及二者派生出的世袭制度、婚姻制度、嫡庶制度、教育制度、司法制度、官僚制度等等。正是这些腐朽落后的制度剥夺了她们的自由、压抑了她们的情感、摧毁了她们的理想、泯灭了她们的才干,最终戕害了她们年轻的生命。隐藏在这些制度背后的是男尊女卑的社会文化、君贵奴贱的政治文化和亲亲尊尊的伦理文化。  相似文献   

10.
从贫困到社会排斥:工资社会抑人权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福利国家普遍实行高水平的社会保障,贫困现象却再度在欧洲蔓延。社会凝聚力于是下降,而且还可能影响到共同体的结构。在政治家的言论和专家的分析中,许多不同的事态过程,如贫困化、社会纽带的断裂、若干社会群体的边缘化,以及权利的剥夺,逐渐归结为以一个既概括又简明的词语来表达,这就是社会排斥。欧洲对贫困问题的讨论起初注重于资源与财货的分配,现已日益集中于社会关系的破裂和公民权利问题。因此,我们的论题已经从生活处境的平等转移到机会的均等。然而,这一总体动向不应掩盖当前对贫困问题的多样纷纭的说法,这些说法反映社会凝聚力的不同表象,而且涉及福利国家的竞相出台的模式。欧洲贫困现象的失控与蔓延提出了两个追切的问题:第一,鉴于社会的长期不稳不再是由于就业问题,而只是由于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的分配问题,如何为解体中的工资社会找出别的办法以资替代?第二,由此派生的福利国家未来将如何?  相似文献   

11.
试论贫困女大学生帮扶体系的构建——以云南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绍梅  李艳 《学术探索》2007,(1):141-144
贫困大学生已成为当今高校的一大突出问题,亟待有效解决。贫困女大学生作为贫困生中的一部分,有其特殊性,她们通常表现得更为脆弱、封闭,并且缺少勤工助学的公平机会,她们的贫困可从社会环境、家庭经济、教育体制以及个人方面去溯其根源。为了实现我国“不让一个大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工作目标,政府、社会、高校和学生本人应形成合力,建立起一套有针对性、长效的扶持体系,帮助她们顺利完成学业、发展成才。  相似文献   

12.
保姆的江湖     
保姆、家政服务员、阿姨——在大城市里,她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出身、阶层、势力、性格、脾气、手段和心思.她们都是平凡人,但她们就是一个江湖. 奇葩的阿姨们 李晓媛挑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下午去家政公司.3个月大的儿子“西瓜”刚刚学会抬头,她的4个月产假也即将到期.重返工作岗位以后,她需要一位住家阿姨——过去叫保姆,现在官方叫法是家政服务员——来帮忙料理家务和做饭菜,以便她的母亲可以专心照顾“西瓜”.  相似文献   

13.
社会学的"剥夺"理论与我国农民工问题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李强 《学术界》2004,(4):7-22
通过剥夺理论研究中国农民工在政治、经济、社会权利等方面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对农民工的绝对剥夺、相对剥夺、多阶剥夺等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探索针对中国农民工的剥夺具有怎样的新特点,造成何种社会后果以及怎样避免冲突型社会后果等问题.迄今绝对剥夺还是主要问题,但随着绝对剥夺程度的逐步降低,相对剥夺问题地位会上升.绝对剥夺程度的降低并不一定带来社会稳定.不稳定常常发生于经济发展、民权意识提高和社会地位上升时期.  相似文献   

14.
剩女     
宗越 《家庭科技》2006,(10):4-5
她们生于20世纪70年代,在传统观念来看已经属于大龄女青年。比她们年纪大的女人早就当妈妈了,比她们年纪小的80年代女孩子也来势汹汹,成为“抢婚一族”,比她们聪明的没她们漂亮,比她们漂亮的没她们聪明——可偏偏是她们尴尬地被剩下来,卡在单身状态,得了个“剩女”的头衔。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在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过程中,出现了贫困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也关系着城市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当前,农民工城市贫困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经济贫困、权利贫困、精神贫困、文化教育贫困、能力贫困、社会资源贫困等等,各种贫困现象开始在城市农民工身上出现。导致贫困的发生主要有制度设计、资源分配、城市化建设、自身素质、文化与心理冲突等方面的因素。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从区域协同、主体合作、治理模式创新、手段优化等方面来推动城市农民工贫困的治理。  相似文献   

16.
张帆 《理论界》2013,(6):4-6
列宁的劳动群众贫困化理论是列宁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观察资本主义现实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理论成果。列宁认为,劳动群众的贫困化指的就是劳动群众的被剥夺,并从剥夺的内容、对象、范围以及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的角度进行了说明。列宁还指出这种"剥夺"造成了劳动群众的物质性贫困和社会性贫困两种结果。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现实,证明了列宁劳动群众贫困化理论依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贫困解释的两个维度:权利与排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越文化与制度的局限,从权利与排斥的双重维度对贫困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为人们认识贫困拓展了新的理论视野.从权利的维度,贫困意味着穷人的民事权利、政治权利、基本福利权、特别是社会权利的被剥夺.从排斥的维度,贫困被视为边缘化或隔离化的过程,意味着穷人的社会参与权的被排斥、没有以一个社会公民的身份参与正常活动的状态.因此,反贫困是一项系统的社会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后,农民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犯罪状况却不容乐观.这与城乡体制性因素和社会的客观原因密切相关.个别农民工进城后其经济上和精神上利益被"剥夺",从而产生巨大的"角色落差"心理,最后导致其犯罪增多.深入分析农民工的犯罪原因,树立社会公正理念,倾注人文关怀,推进体制改革,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绝对贫困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农村经济的重要特征.为了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南京政府举办了农业贷款.在此过程中,政府发现有限的农业贷款被乡村中富裕的社会阶层所占有,为此,它强调农业贷款需要转向贫困农民.但是,由于农贷机构的嫌贫爱富和近代乡村权力结构却阻止了政府愿望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新千年之际,许多妇女如愿当上了“世纪婴儿”的母亲,然而产后如何恢复窈窕健美的身材,成了她们“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之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