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处于基础地位。这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之间既存在差别,又具有本质上的统一性。差别产生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各异,立论的针对性不同和批判错误思潮的有别。但是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与发展,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一系列论述 ,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政治目的 (共产党的领导 )与经济手段 (现代化建设 )的统一。这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政治本质论。它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批判“左”、右两种思潮的理论根源提供了依据 :社会主义经济本质论 ,就是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经济上。它要么表现为一种经济体制决定论 (认为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 ,要么表现为一种经济效果决定论 (认为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 ;它是“左”、右两种思潮的理论根源 :右的思潮 ,也就是反对坚持政治原则 ;“左”的思潮 ,则是不知应从政治原则方面去判断姓“资”姓“社”的问题。因此 ,只有彻底扬弃社会主义经济本质论 ,才有利于排除“左”、右干扰 ,为改革开放摈除精神桎梏  相似文献   

3.
制度是利益关系的表达体系,利益构成制度内在的客观内容。普世价值思潮是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具有明显制度诉求的错误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实践性、阶级性、时代性、开放性和掩蔽性的相关论述,为我们正确认识普世价值思潮的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普世价值思潮对当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了严峻挑战。从逻辑上看,普世价值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构表现为两种路径,即理论解构路径——以普世价值取代普遍真理;实践解构路径——以价值掩盖价值实现方式。这种挑战促使理论界进一步思考如何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当下的价值观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内涵,有助于我们从本质上认识普世价值思潮的谬误,为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理论保障,进而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坚持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体现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方法,这种方法不是从逻辑到逻辑的理论预设和思辨体系的构架,而是邓小平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时代主题时所体现出的指导实践的功能性。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在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方法论上实现了四个方面的突破:在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出发点上,实现了从理想状态的"应该"来设定某种社会主义标准模式到从中国国情来说明现实的社会主义能够"是"什么的根本性转变;在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价值取向上,实现了从离开效率谈论公平到为实现真正的公平创造现实基础的根本性转变;在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思维方式上,实现了从注重与资本主义对比中确定社会主义规定性到在社会主义的自身发展中寻找生存依据的根本性转变;在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思维特征上,实现了从对社会主义结构性的静态思维到对社会主义进行功能性解释的动态思维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5.
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邓小平首次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它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立义认识上的深化。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代西方独立左翼的社会主义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方独立左翼及其社会主义观是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变化和斗争中兴起和发展的,也是对国际形势变化的回应与反思的结果。西方独立左翼的社会主义观包含着对社会主义本质和价值观的分析、对社会主义民主的重新认识、对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设想、对未来社会主义主体的界定以及对未来社会特征的预见。尽管见解不一,却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探索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是对传统理论的重大突破,这一概括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之间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动态过程中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之一,也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一大理论 贡献。它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又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实践创新, 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坚持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所倡 导的唯物史观最基本原理和辩证法基础,而且探讨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问 题,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进一步发展,它对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有重大的理论 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有哪些?这是我们长期以来对社会主义认识一个难点,也是当代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一个重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现实的社会主义特点相结合,对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新的理论概括。本文从经典社会主义和现实社会主义的特征入手,来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本质,就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本质论”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邓小平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三级本质,并从实际出发寻找实现这个本质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展示了社会主义对于人类和历史的根本价值。深刻理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主流思想舆论,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文章从目标维度、教材维度、实践维度三个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实现,即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向,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相似文献   

12.
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起,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围绕生产力要素这一问题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充分的论证,指明了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和特征。一百余年前社会主义在俄国的建立,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先河,于是,围绕着发展生产力的核心议题,苏东国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道路上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理论和实践的严重偏离最终导致了失败,但却为后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中国作为又一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结合本国发展的实际,历经革命、建设、改革的探索实践,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获得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功。未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不仅使科学社会主义首次建立在发达生产力基础上,而且将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3.
张森林教授新近出版的《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社会主义价值的思考》一书,坚持了与时俱进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鲜明品格,紧密围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这一时代特征,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创新性思考,从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实现所提供的物质前提、全球意识、现实基础、价值凸显等四个方面论证了世界社会主义同人类社会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天然联系,明确提出,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趋势同人类社会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一致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呼唤着世界社会主义。最后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历史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的伟大探索。  相似文献   

14.
高校是文化思想生产、传播和集散的主要场所,也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文化苑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和时代风貌,也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演进旨归。因此,惟有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多元中确认主导、多样中谋求共识、多维中寻觅认同,方能真正建构其自由、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佳境。  相似文献   

15.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一是要用发展成就以及在发展中解决现实问题的成效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二是要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以开放心态吸收和借鉴社会思潮的合理部分,以其鲜明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引领社会思潮;三是要在新形势下坚决批判和抵制错误思潮,在批判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新概念、新理论,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这里从理论和现实性两个维度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进而指出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规定着我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科学思想理论体系通过个体内化为日常生活的意识、观念与语言的认知过程。缜察其过程机理,它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工具和教育方式等基本要素有机匹配与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过程。认同的内化机制是受教育者通过显性的学习、实践、体验和内在的思辨、选择、融合等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精髓逐步融入自身价值观并不断固化的运行方式之总和。它主要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解读机制,价值理论学习与价值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联动机制,从教化、体验到体认、固化的过程机制。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做出了经典的概括。文章主要从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思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超越、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基本内涵及重要的作用四个方面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价值与社会主义制度不是根本对立的,更不是相互排斥的,两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的反映和判断,制度反映的是一定物质生活方式下价值观念的要求。社会主义价值与制度统一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价值观的变迁是以生产方式的变革为基础的,公正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人民为中心是唯物史观的本质体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价值与制度的统一性根源于社会主义本身的内在逻辑。社会主义运动是围绕社会主义价值和制度而展开的运动,社会主义价值为社会主义制度注入改革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统一的政治逻辑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