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讲话不仅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官威十足”“官腔震耳”“官架吓人”,而且还善于从“土的掉渣”的群众语言中汲取精华,他在各种批示、演讲、访谈和信件中十分善用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群众语言,大家普遍感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最鲜明的一个特色就是口语化、接地气。他经常用一些很直白、很简单的大白话、大实话,特别是一些普通干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话来表达思想,包括经常用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民间谚语、歇后语、网络用语以及一些形象化的比喻等等。  相似文献   

2.
<正>现在,有的领导干部与老百姓讲话喜欢使用专业术语或秘书语言,讲出来的话或是玄之又玄,群众听不懂;或是讲了前一句,群众自然会接得上后一句。领导干部为达到与群众沟通的目的,就要善于讲接地气的群众语言。  相似文献   

3.
<正>在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用典》一书的序言中写道:"学习习近平的文章、讲话、著作等,一个最为深切的感受是,他善于用典,常常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激活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鲜活的当代价值和意义。""习近平的语言之所以引人入胜,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善于运用古代典籍、经典名句。"最近,我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关于秘书工作的重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了对领导干部群体的治理力度,一方面彻查严惩了一大批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的领导干部,另一方面从严巨细地规范领导干部行为,从公共权力的运用到个人的食用住行,都进行了限制和约束。在此背景下,一些领导干部觉得当官没有以前舒服了,慨叹"为官不易""官不聊生",个别领导干部甚至选择了"官而不为"。对中央的反腐治吏措施,群众无不拍手称好,群众满意度在不断提高;但同时,随着领导干部"舒适度"的降低,"官而不为"现象如果蔓延开来,最终还是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5.
<正>"为官不为"可以概括为五种类型:"庸官""躲官""看官""懒官""木官"。要坚决反对和纠正"从严治党导致为官不为、强力反腐影响经济发展"的错误论调,将整治"为官不为"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前不久,广东省纪委暗访发现:某派出所在扫毒时,误将一名无关群众资料录入了吸毒人员信息库。派出所接到该群众反映后,不但未及时更正错误,反而一直以删除记录要走程序为由,历经4年不予办理,导致这名群众工作难找、房子难租。由此可见,"为官不为"虽然有别于"权力寻租式"的贪污腐败,但也不容忽视,这种"权力浪费式"的消极腐败,是对党和人民的极大不负责。  相似文献   

6.
正讲话,既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也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更是一个人立场、态度、方法和感情的表达与能力水平的展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可以感受到他鲜明的风格特点。一、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充满着坚定的信念和鲜明的立场,始终贯穿"永不动摇信仰"这一红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一个是坚持崇高信仰,一个是坚持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7.
1.善于把握规律、运用规律,按规律办事,是当前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对待的基本要求.最近,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做求真务实的表率.求真务实首要的条件是要把握规律.请你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求真务实中正确把握规律. 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 参考答案:①善于把握规律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党赢得成功的重要保证.②当前,在经济上、社会管理上、用人制度上等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楼倒倒"、"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等,引起了群众的不满.  相似文献   

8.
在公开场合发表讲话,是领导干部实现发动群众、教育群众、鼓舞群众的重要方法.而只有讲话的语言新鲜活泼、生动形象又富于变化,才能激发群众的兴趣,增强讲话的效果.否则,不但吸引不住群众,指导不了工作,反而会使群众产生反感.因此,领导干部能否学会讲新话、是否善于讲新话,事关自身形象和工作大局,必须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正>讲话,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社会交往的应用工具,也是人的一种生存能力。对于年轻干部而言,讲话更有其特殊的使用价值。年轻干部"会讲话",不仅有利于提升自身的工作执行力,而且有利于提升自己的亲和力和影响力。在实际生活中,有的年轻干部由于受年龄特点和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在群众面前讲话底气不足,在领导面前讲话胆气不足,在公开场合讲话才气不足,一定程度地存在着"不敢讲话""不善讲话""不会讲话"等问题,不仅影响话语的传导效果,也影响自己的职场形  相似文献   

10.
党的群众工作是党的生存基础,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十分重视党的群众工作。正值建党九十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更是强调了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因此,认真总结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对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以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为代表的各地干部考核评价工作不断创新,如定期开展民调,把干部的评价权交给群众,把群众评价结果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等等,干部考核正逐步从"官评官"走向"民评官"。上海部分地区在基层社区干部考核中,也在试点采纳"民评官"考核法,让广大民众"零距离"检验基层干部的工作成效,居委干部的工作怎么样,百姓说了算。"春江水暖鸭先知",关注并完善基层干部"民评官"考核机制,对改善党群关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领导论丛     
正考核标准应核标准应"量体裁衣"才文举乡镇考核应以实绩为先。设定乡镇指标的具体评价标准时,关键是要走出"一切拿数字说话""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误区,把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实效作为评价的首要依据。部门考核应以民意为重。当前,一些部门在改革中出现了"工作总结中说下放了很多权力,但基层群众和市场主体感受却不明显"的现象。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是改革评价标准的偏差和评价主体的错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围绕公众满意度设定考核标准,并把职  相似文献   

13.
杨大伟 《领导科学》2004,(20):30-31
领导干部讲话是讲给群众听的,首先就要让群众听明白,其次要让群众听进去,还要让群众记得住,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善于学习群众语言,多讲群众的话,不能总是“官话挂嘴边,大话没个完”。领导讲得入时、入情、入理,群众才能入耳、入脑、入心。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要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有些领导干部愈发像个演员,他们只注重表现自己以获得权力,却没有作出什么实际的贡献。这在西方叫"剧场政治",这种领导风格随着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传播,对我国的社会也产生了影响,人们将其视为政治民主化、开放化的一个时代特征,应运而生了一些善于"表演"、善于掌控群众情绪的领导干部。结果就是,好像不擅长"表演"、不精通营造气氛、不善于鼓动群众情绪的领导干部就不是合格的领导干部。这  相似文献   

15.
正讲话,是每名领导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日常工作当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领导风趣幽默、妙语连珠的发言,但同时,也存在少数人讲起话来只会照本宣科,充当对上的"录音机"、对下的"单放机",常含"只有袋中有稿,才能心中不慌"的思维定势。其实,稿子就是把想讲的话用文字的形式写下来,脱稿讲话又是用语言的方式把稿子的内容再讲出来。脱稿讲话不仅要求领导对稿子内容熟记于心,而且要用语言、肢体动作、情感交流的形式传递给听众。习主席曾说:"不会说话是表象,本质还是严重疏离群众,或是目中  相似文献   

16.
正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奉行"多栽花少挑刺""只报喜不报忧""你好我好大家好"等不良作风,工作中害怕说"不行",不愿说"不行",不敢说"不行",导致在工作中脱离实际、得过且过、求稳怕乱,形式主义、好人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不行"是对事物、观点、决策、做法和结果等的否定。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讲话、谈话、报告和批示中,"不行"一词使用得非常之多,成为他口头和文字表达的一个鲜明特点。例如:"‘两个凡是’  相似文献   

17.
<正>领导者讲话的语言魅力,并不是单单就讲话技巧而言的,它是领导者公众形象的综合反映和体现。在一定意义上讲,领导者讲话的语言魅力对于增强领导力具有重要作用。综观现实中一些有成就的领导者,无一不是运用语言魅力的讲话高手,他们凭借出色的语言魅力,一次又一次地征服了下属和群众,推动工作和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  相似文献   

18.
现在,有些领导干部在作报告、发言讲话时往往不能赢得群众的掌声和认可。究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这些领导干部的讲话缺乏"含金量"。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十点。一是"套"。照猫画虎,不看对象,不分场合,千篇一律,对谁都适  相似文献   

19.
<正>"作秀"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show,通常是指个别干部为了积累个人的"形象资源",创造个人的"政绩声誉",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有"唱功"、没"做功",有"演技"、没"实绩",带有一定的贬义。近年来,"政绩秀""亲民秀""廉政秀"等各种"官场秀"层出不穷,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强烈反响。然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进步,政治生态环境日趋复杂多变,社会管理日趋多元化、社会化,领导干部逐渐被推至面对群众的最前沿。对此,笔者认为,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微政"时代,领导干部要"应声而动",主动顺应潮流,提高执政能力,善于适度"作秀"。  相似文献   

20.
田建伟 《领导科学》2012,(23):58-59
近年来,媒体经常有买官被骗事件的新闻报道,被骗者的遭遇大多如出一辙:本欲借"官托"之力"平步青云",结果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官托"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和政治现象,严重干扰正常的干部选任秩序,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党的形象.因此,研究"官托"的生成机理,铲除"官托"的滋生土壤,是新时期匡正用人风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官托"的表现及特点 1."官托"的类型和表现.一是从角色主体看,有领导托和群众托之分.领导托是指"官托"利用与有实权的领导的特殊关系,以领导的代理人角色出现,与请托人进行交易,角色主体是领导.群众托是指一些或为情、或为势、或为利所驱使的人明明知道被考察的干部德才一般、政绩平平、群众公论不佳,但在组织考察中只说好、不说差,角色主体是群众.二是从自身动机看,有主动型和被动型之分.主动型"官托"有的是利用与领导的亲属、同学、老乡、战友、同事等特殊关系,主动充当领导的代言人和请托人的说客;有的则是挖空心思、千方百计与领导拉关系、套近乎,成为领导的"朋友",进而成为"官托".被动型"官托"则是因为请托人是领导、朋友、亲戚,或者有求于人,碍于面子,被动成为"官托"角色.三是从办事手段看,有贿赂型和权势型之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