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怎样才算好文章?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对于这两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标准答案。不论风格怎样,好文章的共同特点就是用真心、显真情,能感动人、感染人。结合自己从事文字工作多年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多读,做到脑中有"货"。腹有诗书气自华。材料匠要想写出有真材实料、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必须勤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汲取营养,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滋养身心。一要多读好书,积累"真货"。精品之作、经典之作是文  相似文献   

2.
公文是一种古老的文体,镌刻着时代的印记,如今的生活工作处处离不开公文写作,它已成为辅助企事业单位顺利运转的重要工具之一,要想公文写作高效、规范,必须把握文风、文脉、文气,只有做到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才能写出人民满意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3.
正办公室是一个机构或一个单位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中枢神经。一个优秀的办公室工作者要做到"四勤一坚持"。眼勤。首先,加强对理论的系统学习,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风的侵袭。其次,加强对业务的学习。只有掌握了足够多的业务知识,才能干出成效,取得成绩。脑勤。首先,回顾昨天的工作,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做一个全面的评估,查找不足。其次,思考明天要做什么、怎么做,尽可能谋划好明天工作的最佳方案,做到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4.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不管你从事何种工作,都离不开写作. 写作是从事文字工作同志的基本功,要想练就一身过硬的写作功,就必须高度重视对文章的修改,只有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相似文献   

5.
要想写出一篇好文章,必须充分占有资料.无论是新闻、通讯、报告文学、小说,还是政论、杂文、总结、调查报告,都必须充分占有资料.如果占有的资料不充分,作者的理论功底再深,文字表达能力再强,也难以写出好文章.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形势下,办文工作应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改进工作,为领导提供优质服务.笔者认为,文秘工作者应把好"三关",做到"三勤",努力提高办文本领,让领导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想大事、抓落实.  相似文献   

7.
孙清平 《办公室业务》2013,(17):219-220
为领导撰写讲话稿是办公室秘书的日常工作,如何写出让领导满意的高质量的讲话稿,是文秘人员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只有谋篇布局搭好文章"骨架"、精心取材构建文章"血肉"、锤炼语言为文章注入"血液",才能写出高质量的讲话稿。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采取一定的方法,以达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并用肯定的态度去欣赏这些闪光点,让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关于如何写好一篇作文,我们会教育学生:要学会观察生活,要增加阅读积累,要收集好词佳句……但是却忽略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求知欲,才能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会主动去观察,去阅读,去积累。学习如此,作文亦如此。所以,要想让学生写出一篇好文章,应该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9.
文字工作能力是办公室工作人员必备的一项重要基本能力。办公室新人要想提高文字工作能力,既无定式,也无捷径,要在树立正确思想的前提下,勤于学习积累,注重语言辨析,积极联系实际,设法寻求思想、知识、表述技巧的融会贯通和有机统一,勤写勤练,笔耕不辍,厚积薄发。  相似文献   

10.
周福云 《科学咨询》2008,(12):50-50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写出内容生动、翔实的文章,就要有丰富的积累,积累是写作准备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多看"还要"多积",写文章时,材料才能信手拈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内容丰富,感动读者.那么,从哪里搜集素材?又如何积累素材呢?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地利用课内和课外.俗话说得好:"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指导学生积累,才能促使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领导讲话稿是一般党政部门办公室综合文字工作的重要内容,起草一篇好的领导讲话稿,对于鼓舞士气、凝聚人心、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领导讲话稿要主旨鲜明、条理清晰、语言简练,符合会议要求,反映领导意图,这些常识是每一位文字工作者所熟悉的,毋庸赘述。在此,就如何写出一篇好的讲话稿,结合工作实践谈三点自己的感悟。  相似文献   

12.
俗语云:“做人看品格,作文看风格。”文字秘书人员都渴望写出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富有新意和创见的文稿,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文字秘书。而要达到这一境界,我个人认为文字秘书除了具备四心(细心、耐心、热心、爱心)、四勤(手勤、眼勤、脑勤、腿勤)和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精神外,还应陔做到“别有四心”:  相似文献   

13.
<正>“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写文稿,就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韧劲和钻劲,勤思善钻,锲而不舍,笔耕不辍,定有收获。写文稿的实践告诉我,要想写出精品文稿,必须注重结合实践抓问题,倾其所爱勤钻研。一、要注重结合实践政府机关订阅的报纸杂志可以说是与工作合拍的、同频共振的。给这些报纸杂志写稿投稿,一定要结合工作实践,掌握写作动向,对什么阶段该撰写什么类型的稿件,什么时候该投寄什么样的文稿,要做到心中有数和“产销对路”。  相似文献   

14.
<正>写出好文章,不断写出好文章,是很多写作者追求的目标,但是,这也是一个需要写作者付出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实现的目标。写作者,尤其是扎根某个专业领域长期耕耘的写作者,经过一段时期的创作活动之后,有可能陷入“无文章可写”的境地——写作者自身以及所面临的情况不同,这种状况持续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写作者要想改变这种状况,继续写出有新意的好文章,就应该想办法解决题材来源问题,努力找到充足的、适合使用的写作题材。题材,特别是有新意、耐挖掘、受欢迎的题材,从哪里来呢?通常情况下,写作者可以从以下五种途径寻找题材。  相似文献   

15.
正汇报材料,是指下级向上级领导机关以书面形式陈述本地区、本部门工作情况。写好汇报材料对于文字工作者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对于办公室新人来说,要写好汇报材料需要注重以下几点。一、端正心态、了解认识材料工作写好汇报材料首先要端正好自己的态度,要以细致严谨的态度去对待。汇报材料不同于其它文章写作,必须遵循领导意图和适应机关工作需要,不能将其混同于个人行为,更不能凭个人兴趣来写;其次要了解汇报材料针对性、真实性、条理性、时效性的特点。汇报材  相似文献   

16.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写出内容生动、翔实的文章,就要有丰富的积累,积累是写作准备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多看"还要"多积",写文章时,材料才能信手拈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内容丰富,感动读者。那么,从哪里搜集素材?又如何积累素材呢?  相似文献   

17.
做一个优秀机关干部,需要多方面的素质,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需要流下辛勤的汗水.结合自己的体会,我感到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刻苦勤奋学习.实际工作中,我们有时候之所以面对新实践,往往深入不下去,缺少新发现;面对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往往不能敏锐地抓住,缺少新思考;面对错综复杂的新矛盾,往往思路狭窄,缺少新办法,并且越是与好的同志比,就越是感到存在的差距.根子就在于受到了自身知识量不足、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单一的制约.可以说,由于知识的匮乏,导致了能力素质在较低层次上徘徊,做起事来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在学习上要突出一个"勤"字,具体讲要做到"四勤":一是勤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的形势下,要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尽快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因此,要特别注意多读些新书,不断充实自己,更新知识结构,在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上有所突破.二是勤动脑.提高素质,除了要认真读书外,更离不开动脑子思考问题,否则就难以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更难以变知识为财富.勤动脑,关键是要带着问题学习,特别是要多联系自身的思想和工作实际,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广泛联系中消化吸收新的学问,使思考问题的过程变成知识转化为素质和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人气,指气质、精神、名气,是年轻干部实现理想、成就事业的基石.它以年轻干部的成绩以及外在表现为基础,像滚雪球一样汇聚他人的关注和认可,为年轻干部带来无限的发展资源与广阔的发展空间.那么,年轻干部该如何聚"人气"、成"大器"呢?笔者认为,他们应当做到"五重",修炼"五气". 一、要重内涵,多养"才气"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谈吐举止来鉴定他的才能.年轻干部往往工作时间短、经验少、人际关系匮乏,要想获得他人关注和认可,就必须多养"才气",勤修"内功",确保胸中有货.一是有信仰.信仰是精神的原动力,也是行动的最高标准.年轻干部要树立崇高的个人理想,并保持个人理想与党和国家的理想的高度统一,不断在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中健康成长.二是会学习.要严格按照十八大精神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多种形式,勤思考,多学习,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学习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写出既符合要求又能给人以美感的公文材料,是一个优秀秘书的必备技能。从一名"文字菜鸟"到一名"文字行家"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和长期的写作锤炼,这其中要经历"三道坎"。  相似文献   

20.
<正>文字工作者都有切身体会,一篇文章写好后,还要进行反复的校对,确保无误才能交给领导或交付印刷。否则,因校对不彻底出现差错,文章写得再精彩也要大打折扣,有的会影响工作质量,有的甚至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作战文书还有可能直接影响战斗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