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参与者生产要素禀赋及相应的生产要素特性决定了企业参与者的相互博弈将形成如下的产权安排:经营管理者拥有企业总体资产统一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获得企业拟所有权;股东拥有共同资产所有权、相应的企业总体资产统一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债权人相对独立地拥有自身提供货币资本的所有权及其相对固定的收益权;工人相对独立地拥有自身劳动(力)的所有权、主要控制权及其相对固定的工资收益权。这种产权形成与安排使得企业参与者之间内部原始的合作生产性契约关系嬗变为外部的交易分配式契约关系,经营管理者和股东成为企业内部人,代表企业作为企业中心签约人,与企业其他参与者签定交易合同以确定分配等权益关系,此时,企业其他参与者,特别是债权人和工人实际上成为某种意义上的企业外部人。因此,在企业性质三重关系中,产权安排决定生产匣子和契约组织。  相似文献   

2.
立体的企业与立体的企业产权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福新 《中州学刊》2005,94(3):38-44
传统的企业理论所描绘的是不完整的企业图象,尤其是企业契约理论虽然很彻底但只描绘出企业的一个平面.而企业特别是在现代环境和条件下的企业是一个立体组合,我们需要立体的企业理论来指导中国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企业是一种产权组织,企业产权的实质是剩余产权.综合创新的立体企业理论阐述企业契约-生产合约、企业团队-监督控制和企业应对-创新制造等三个层次的企业运营理论以及相应的企业契约剩余产权、企业管理剩余产权和企业创新剩余产权等三个层次的企业产权理论.  相似文献   

3.
鉴于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充分检索,我们发现主流企业理论对企业中人力资本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将人力资本与企业契约联系起来并置于企业契约本质研究之中心地位也只是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因而我们选择了从人力资本的角度重新考察企业契约①性质及形成。通过对人力资本及其价值最大化的分析,得出结论为:企业契约本质上是人力资本为了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选择彼此共享人力资本、进行合作生产的一系列制度安排。进一步讲,这种制度安排是人力资本之间就合作生产产品产权划分的博弈结果,而在这个博弈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非人力资本也只有依托于人力资本,在人力资本最大化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实现其增值。②  相似文献   

4.
科斯等人的企业契约理论的缺陷在于忽视了企业产权。企业产权有两种 :一是完全契约意义上的特定产权 ,另一种是不完全契约意义上的剩余产权。特定产权是企业契约的前提 ,而剩余产权配置是企业契约的本质。企业产权契约是以企业家为中心签约人的、拥有特定产权的企业参与者通过企业所有权(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 )的配置求创造与分配产权的契约。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产品”的角度和“契约”的角度 ,重点强调从“产品”的角度对企业与其他相类组织进行区别来探讨企业的性质问题。作者首先对现有的企业理论进行了简单的综述和批评性评价 ,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自己的研究角度、理论假定和概念界定。然后通过分析企业的产品性质和契约性质 ,尤其重点分析了企业与其相类组织的区别 ,得出结论认为 ,企业是一个生产可独立交易产品的契约性组织。最后 ,为了对企业有一个更加完整的认识 ,作者又分别对由企业的产品性质而延伸出的权利性质和现代企业的法律性质进行了附带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美国生物材料和生物研究的经济组织,重点讨论了人体生物材料和生物医学研究的情况。生物材料和生物医学研究的经济性质与产权安排是非常复杂的。这对于建设综合性科研用材料库和开展交换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今,美国还没有单一的交易市场,也没有一处能看得清轮廓的材料共享空间:生物医学交易包含了多种交易形式,涉及多个决策中心。关于有效治理的理论认为:运用多中心原则和多种契约机制、产权和监管方案,会把生物医学交易组织得井井有条。契约机制包括市场契约、三边契约、关系契约三原则。知识产权安排包括无限获取和使用、保密及专利信息协议、许可证和专利证书。监管办法包括有限监管、自我监管和第三方安排。美国生物医学研究的组织状况为进一步研究高效治理提供了绝佳契机。  相似文献   

7.
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乾 《河北学刊》2002,22(2):34-38
企业性质具有生产属性和交易属性的双重性质 ,并形成生产结构和制度结构。这决定了企业所有权安排主体是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统一体 ,客体是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统一体 ,主体权利必须与客体安排相一致 ,根据财产所有权原则和贡献原则享有与其产权份额相称的权益  相似文献   

8.
产权和交易费用经济学开创了研究企业性质和企业边界决定即经济组织选择的新范式。而现代契约经济学以科斯的论文为起点,通过阿尔奇安、德姆塞茨、张五常等许多大师的发展,在威廉姆森那里得到集大成式的综合与发扬光大,而后,Klein,Grossman,HartandMoore和RajanandZingales通过引入可占用性准租、不完全契约、进入权等重要概念,发展并深化了在产权和交易费用框架下人们对企业边界决定和经济组织选择的认识,这一流派现已牢牢占据了现代企业理论的主流地位,并对组织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企业边界决定和经济组织的选择不仅是经济学研究的重大前沿课题,也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总结了上述理论大师对企业边界理论的主要贡献,从中提炼出了经济组织选择的理论依据,并对他们的思想作了富有启发意义的评论。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产权与中国企业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现代产权经济学关于企业的契约理论 ,企业所有权制度安排并不存在唯一或单一的不变成式 ,而是随不同的契约条件在企业成员 (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 )互动博弈过程中不断变迁。纵观企业制度的一般历史过程 ,一个基本趋势就是人力资本及其所有权在企业契约中具有越来越大的竞争优势 ,并在与非人力资本及其产权的博弈过程中不断演化出多样化的企业制度安排 ,近 2 0年中国企业制度改革过程中 ,各地群众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 ,形成各种劳动与资本有机结合、在承认非人力资本权益的基础上弘扬人力资本权能和权益的企业制度模式 ,并取得了很好的制度创新效益。人力资本股份化是公司制改革中保障企业劳动者和管理者权能的现实要求 ,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环节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现代西方企业理论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 ,企业理论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然而 ,关于企业的理论至今也没有达成完全一致的意见。新古典学派企业理论主要从技术角度来分析企业 ,把企业组织视为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生产转换函数 ,在给定制度的条件下分析技术因素对企业最优生产的影响。新制度学派在把企业视做“一系列契约的连结”的思想下讨论契约结构的替代和最优契约结构的选择 ,主要以交易费用来说明企业的性质、规模 ,以及企业的所有权结构。现代工商管理学派提出“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管理者主导企业”的命题 ,认为企业的控制权已转入管理者手中 ,他们处理问题的基本工具仍然是最大化原则 ,只是最大化目标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