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图腾与氏族     
1“图腾”一词是美洲印第安语“totem”,的汉语译音,英语、法语沿用“totem”。其含义为“他的亲族”。从严格意义上讲,凡图腾必须具备两个本质要素:第一,它被认为与人们的某一血缘联合体之间存在着血缘联系。“图腾崇拜的特点就是相信人们的某一血缘联合体与动物的某一种类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①第二,它是人们某一血缘联合体的标识。马克思则直接认为:“‘图腾’一辞表示氏族的标志和符号;例如,狼是狼氏族的图腾。”②据此,图腾应该是与氏族制度同时产生的东西。在前氏族公社时期,虽然人们的某一血缘联合体早已对后来成为他们的图腾的那个自然存在物发生了原始崇拜,但这个自然存在物在当时仅仅含有图腾第一种要素的意义,因此还不能称之为图腾。只有在氏族制度下,当人们把他们原先所崇拜  相似文献   

2.
声音     
正"连环画作为中国独特的文化艺术之花,不仅是老一辈人拾起的文化记忆,也应是传承中华文脉、图说中国价值、弘扬中国精神的载体。"近年来,随着老版连环画的文化价值日益凸显,小人书的市场再次掀起热潮,不少名家的精品力作以再版的形式重新回归市场。辽宁省著名画家吴成槐创作的《安东卫连》《无敌的战士》《大桥争夺战》等八部作品相继再版。一组组洋溢着革命战争年代英雄气概的连环画重新走进了老少"连友"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江瀚 《学术交流》2012,(5):160-164
王逸曾参与了《东观汉记》的编撰工作,他的著作除了《楚辞章句》外,留存于世的作品非常稀少。后人所辑,也有不少疏漏。按照《后汉书》对王逸作品的归类,依据书目记录和后世的辑佚,可以考知的王逸著述有"赋"类两篇——《机赋》和《荔支赋》,"书"类一篇——《与樊英书》,"论"类一部——《正部论》,《折武论》和《玉部论》是《正部论》中可以考知篇名的两篇文章,"杂文"类现存有《临豫章教》残句。  相似文献   

4.
"抛开写作,我首先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著有《藏獒》、《敲响人头鼓》、《环湖崩溃》等众多"大部头"的中国"藏地小说第一人"、知名作家杨志军如此定义自己。一般读书人的书架上大致有五种书:营造精神的书、提供知识的书、实用工具的书、打发时间的书、装潢门面的书。哪种书的数量多,即可证明他属于哪种人。而步入杨志军的书房,犹如进入一座精神的殿堂,唐卡、佛像、线装书,为数众多的是代代相传的家族藏书,有四五千册之多,以文学类、哲学类为主,发黄的书页曾经伴随他度过了很多难忘的岁月。  相似文献   

5.
范蠡思想与帛书《黄帝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吴越文化和百越民族史研究学术讨论会将于1990年8月下旬在杭州、绍兴召开,为迎接这一国际性的学术盛会,本刊特发表李学勤、蒋炳钊等先生的大作。这些文章分别就吴越文化的学术思想、民间风俗、图腾、百越民族的族源以及《吴越文化新探》一书中的有关问题,展开了认真、深人的研究探讨,视野开阔,立论新颖,令人耳目一新,有助于吴越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6.
美国普灵斯顿大学教授托马斯·斯·库恩在十五年前写了一本叫《科学革命的结构》的书,提出了所谓"规范思考"论的观点.此书出版后影响很大,它的"冲击波正在全世界扩大","形成了一股世界性的热潮".虽然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是谈  相似文献   

7.
王黎明研究员所著的<犬图腾族的源流与变迁>一书,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犬图腾族的源流与变迁>全书的创新观点很多.如盘瓠神话非神话,而是犬图腾族始祖诞生的记述;远古帝高辛时代存在一个分封国--犬封国;犬封国北迁演变为犬戎;春秋时期聚居在中原的犬图腾族人遭秦、晋等诸侯国合击,被迫遁入楚国西南山区,演变为现在的畲族和瑶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记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古蜀国是犬图腾族重要的聚居地……至于为现代北方少数民族找到翔实可靠族源的论述,进而得出犬图腾族乃黄帝裔胄的结论,则更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8.
朱子基于"圣人"观念反对前儒文辞褒贬与史例褒贬之说,并通过吸收左氏家说及"据实直书"方法建立了以史视 《春秋》 说.但其说无法担保圣人之意与经义之关联,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朱子又不得不退回到圣人"有意"作经,"笔削"鲁史而成之的立场上.这一理论困境反映出朱子实际上并未真正突破汉唐 《春秋》 学的"辞"→"义"诠释模式.随着宋元鼎革,这一困境成为元代 《春秋》 学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吴澄、 程端学主张 《春秋》"非常而书",藉由诠释进路的转换以证成朱子之说.黄泽则将"据实直书"整合为获取 《春秋》 书法的环节,赵汸通过"策书之例"与"笔削八义",进一步将"直书"置于 《春秋》 书法系统中,以此解决朱子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9.
1975年,纽约"新观点出版社"出版了詹姆斯·温斯坦所著《模糊不清的传统:美国政治中的左翼》一书.美国《反叛的社会学家》1979年冬季号刊载了这篇书评,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0.
罗马尼亚"子午线"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伦理学与美学》,列为"美学探索"丛书之一.书中共收入美学研究论文十篇.罗马尼亚《社会主义时代》杂志1979年第15期刊登了这篇书评,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娓 《唐都学刊》2003,19(2):114-117
意识旋律是诗歌词句之下情感的潮动流程 ,是诗歌词句间联系的内在脉络 ,是诗歌的真正生命。诗歌鉴赏的关键 ,就在于把握好其内在的意识旋律 ,并通过声情韵律等外在形式使其准确地再现出来。诗歌的意识旋律由诗人的胸襟气质、富于意态的典型词语、洪细得当的声韵色彩、恰如其分的长短句式四个因素共同促成  相似文献   

12.
陕西古代教育史研究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世民  郝雁丽 《唐都学刊》2004,20(1):154-158
陕西古代教育史研究 ,对于发掘和继承我省古代灿烂的教育遗产与资源 ,丰富与完善中国古代教育史研究的内容与体系 ,构建陕西古代教育史学科的理论框架 ,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学术价值。因此 ,在理论思维和认识方法上 ,科学而准确地理解与把握陕西古代教育志与陕西古代教育史、陕西古代教育地方教育史与中国古代教育通史、陕西古代的中央官学与地方教育之间的脉承关系及其学术追求 ,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13.
沙与沫 《今日辽宁》2014,(10):74-76
盘锦是辽宁的6个沿海城市之一。二界沟是盘锦的唯一一处古渔港。早在清代,来自关内外的大批渔民就以二界沟为落脚点,驾驶着帆船于辽东湾渔场从事外海捕捞。年复一年中,逐渐使二界沟发育为一个渔村,进而成为渔镇。时至今日,古渔镇二界沟仍然焕发着别具内蕴的文化气息,二界沟的船也已成为盘锦地域文化的经典符号之一。  相似文献   

14.
古代山东地域辽阔,山河壮美,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灿烂的齐鲁文明.古代先贤,老子"无为"的道家思想,孔子"尊礼"的儒家思想.深深的体现在历代山东传统工艺美术的创造之中. 以"道" "儒"思想为精神内涵的"鲁作家俱"与山东人的性格一样豪爽大气.其用料粗壮,体积硕大,强调结构的表现力,形成了"形制上高古淳朴,工艺上严谨扎实"的美学特色.其特有的厚重皮壳更增加了"鲁作家俱"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5.
王三毛 《阅江学刊》2012,4(1):137-141
通常所说的植物比德偏指比拟美德,其实比拟恶德也是植物比德内涵的一部分。古代文学中竹子的恶德内涵不少,从嫩笋到成竹的各个生长阶段都有相应的恶德比附,如妒母、嘴尖、皮厚、中空、折节、节外生枝等,也是竹子人格象征的重要内容。竹子人格象征意义兼具正反、包融善恶,虽有经济材用观念的影响、思想史的发展演变等原因,但主要还是人们基于竹子的植物特点所作的附会联想。  相似文献   

16.
诗歌酬赠是以诗歌创作为手段进行的人际交往活动,以礼尚往来为隐形规则,由此产生了具有酬赠承诺性质的“诗债”之喻.它是指在他人索诗或要求和作之后,未能及时酬答,如同负债.通过长期的反复使用,“诗债”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而成熟的比喻体系,在频繁的诗债索、偿活动中,既有友情与闲情之乐,也有诗债大量积压与偿还急迫之苦,而后一种心态更加鲜明强烈.因为当诗成为必须往来酬酢、索偿的人情债的时候,作诗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沦为了身不由己的应酬,带来了相应的苦恼.也有人对诗债保持理性的态度,索诗时不咄咄逼人、有所节制,偿诗时合理有序、随机应变,有效地减轻了诗债之苦.除了人际关系中的诗债之外,人们还通过把自然景物拟人化为诗债中的相关方,完成了一次次诗歌酬赠的假想,显示了诗歌酬赠之风的心灵化.  相似文献   

17.
18.
19.
刘天利 《唐都学刊》2006,22(4):100-102
饮酒很早就成为中国古代相当一部分文人的重要生活内容。从上古到北宋,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文人心态不同,饮酒动机、态度自然也就不同,不同的饮酒动机、态度造就了几种有较明显差异的酒徒类型,依时代次序先后为及时行乐型、韬晦自全性、道家境界体验型、迷狂型和儒家境界体验型五种类型。五种类型演进的轨迹甚明,极大地丰富了酒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刘咸炘诗学文献非常丰富,涉及多种选本、诗话等。他以钟嵘《诗品》的《风》《小雅》《楚辞》三系为据,突破门户观念,重新建构了古典诗歌史。他执着于对诗本质的探求,在对古典诗论系统的梳理和阐说基础之上,将源于《诗》教传统的"主文而谲谏"作为诗之特质。针对后世比兴衰而赋存、风衰而骚盛的现实,他有针对性地提出"以风救骚""风骨"等救弊理论,并以系列选本和自己的创作去践行。其诗学观念受到"御变执两"的道家循环观、章学诚文史校雠之说和清代重整诗学史风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