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宽松化、文化多元化、信息数字化的时代,孕育了脱离权力控制的人际交往空间和展开公开讨论的人际交往模式--博客社区.在大众传媒受权力机关把持、与利益集团合谋成为公共领域的颠覆力量之时,博客社区被视为建构公共领域的理想场所.但是,从公共领域的三个要素--主体、媒介、共识来考虑,会发现博客社区中公共领域的现实建构缺乏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私人性与公共性之间:博客传播的伦理冲突及秩序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客传播兼具私人性与公共性.博客私人领域的公共化打破了精英主宰话语权的局面,使社会话语权得以重构;另外,博客公共领域的私人化发展使博客传播的伦理冲突问题凸显.因此,根据博客传播的特点,博客传播主体应通过伦理自律来建构兼顾自由与责任的博客传播秩序.  相似文献   

3.
李蕉 《学术界》2007,(3):251-257
19世纪的传媒时代,为欧洲构建公共领域提供了沃土;但21世纪的传媒时代,传统媒体却正在将公共领域逐步侵蚀。当近年来资本主义的国家权利日益膨胀,自由程度日益下降的时候,人们更加急切地呼唤着公共领域的振兴和收复。新媒体博客(Blog)是否有可能担当重任?则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笔者借助哈贝马斯所提出的“形成公共领域的三大条件”为衡量尺度,对传统的大众媒体和新媒体博客,分别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通过在两者间的对比,旨在逐步发掘博客对构建公共领域的正面价值,进而肯定博客“收复公共失地”的内在潜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博客(Web Log)的网络交流方式、效果、传播文本及其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行了个案的探讨.发现在博客交流中个体表现出对社会联系的强烈渴求,他们基于现实基础采用真实的社会角色建构了一个个紧密、互信、不断延伸的"高粘度"网络沟通场域,使得个体在网络中"破碎、零散"的主体形象得以整合,虚拟的电子交流回归到了现实的叙事方式与行为规范中.从而博客在社会层面上不仅成为个人言说领域兴起的标志之一,而且推动网络社会走向整合与规范,并且将会带来大众传播领域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博客"的传播学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从博客的概念和发展史入手,从传播的模式和传播形态两方面,探讨了博客作为一种新媒介的传播学意义.文章分析了博客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共生互补关系,并提出了初步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浅论博客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菲 《理论界》2009,(5):182-184
近几年博客在中国的传播速度是惊人的.从博客开始被人们所熟知到"木子美"的哗众取宠,从徐静蕾的名人效应到华南虎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些都毫无疑问地反映出博客这种网络交流方式在中国将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博客逐渐呈现出娱乐化、专业化、富媒体化等发展趋势.博客的出现也标志着以"信息共享"为特征的第一代门户之后,追求"思想共享"为特征的第二代门户也正在浮现.我们要正确认识博客,这将更有助于我们客观分析、正确评价博客现象以及对网络传播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博客侵权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晓玲 《理论界》2006,(12):156-157
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工具,由于其发布和传播信息的简易、迅速和绝对自由化受到人们青睐,然而伴随着博客的发展,也产生了博客侵权问题。本文就博客侵权行为的对象,博客侵权行为的类型和救济措施,以及是否要求立法规范博客行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博客现象及其对主流媒体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宇 《学术界》2007,(3):258-263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产生了互联网这一新的传播方式,近几年来又出现了“博客”这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自媒体传播模式。博客作为一种信息源代码是传播领域的一种新形式,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它是传统主流媒体的一种补充,为传统主流媒体提供和扩大了信息源,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她不会对主流媒体构成威胁。作为一种新事物,自媒体的产生对主流媒体有着一定的启示,她的产生说明主流媒体要根据新形势的变化来对自身作一些调整,并要学习和借鉴自媒体的一些好的形式来完善自己。  相似文献   

9.
基于博客宜于教学的功能特征,根据《网络与传播》课程内容多层次变革的教学需求,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博客在《网络与传播》教学中的相关应用,具体探讨了博客对教学模式丰富和革新的作用,并分别从资源型教学模式、案例型教学模式、协作型教学模式、研究型学习模式四个维度对博客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美博客发展之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比较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美国,博客已经成为一个颠覆传统媒体的准媒体,并在政治生活中担任着重要角色,而中国的博客却不断地受到色情化和商业化的侵蚀。政府的态度和操作理念的正确与否往往在技术的发展顺利与否当中担当有力的角色,博客也毫不例外。博客应建立多元的文化,以及具有政治意义的公共空间,尽可能地免受商业化的污染。美国博客体现出来的是理性、知识自由的文化精神,而中国的博客却集中体现消费主义与媒介炒作的共谋。最后,从国家政策、传统媒体行为、商业前途等方面为中国博客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新闻博客的个性特点,探讨了新闻博客把关的意义、特点和主要途径,以能对新闻博客的健康持续发展和和谐网络生态的建构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博客和个人媒体时代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网络博客的诞生预示着个人媒体时代的真正到来。当个体成为“博客”之后,便拥有信息发布和知识生产的自主权利。他得以从一般的受众变成公众,自主地进入公共领域,对公共事务发言,同时也让个人的信息和知识与人共享。博客的时代正在改变个体的现实生存以及改变他的身份认同,最终将改变社会的面貌,重构国家、社会和个体之间的传统关系。  相似文献   

13.
视频博客是人们记录自我的方式,也是分享和刺激消费欲望的手段。作为视频博客视觉主体的身体,在日常生活记录和展演的背后,隐藏着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塑造着新的媒介视觉秩序。在消费主义背景之下,通过身体传播理论和消费社会理论,探讨媒介技术迭代下身体形态的演进规律,剖析商业资本刺激身体欲望生产的本质,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作为消费社会载体的身体,呈现出真实与虚拟、显性表达与隐形消费、治愈功能与焦虑传播等多重特征,因此聚焦新型身体景观所建构的网络消费新生态,研究视频博客中的身体传播策略,有利于建构更加健康向上而有活力的媒介景象,也可以引导受众厘清身体景观背后的商业动因和运营逻辑。  相似文献   

14.
1840年鸦片战争以降,中国开启了近代国家转型的艰难进程。这一转型过程在国家形态上体现为近代民主共和政治体制的建立,但其内涵却是中国社会的精英阶层对近代国家认同的建构过程。报刊、电影院、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公共文化场所的兴建及各类文化组织的创办和成长,逐步形成了近代中国的公共文化领域,由此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知识生产和信息传播的方式。知识分子群体及精英阶层在公共文化领域不断讨论西方现代国家代议制、公民权利、民主宪政等概念,并通过报刊论战、集会辩论等形式讨论西方与中国国家形态的差异、国家体制与民族富强的关系,通过公共文化领域的公共传播机制,沟通社会各个阶层,并培育市民社会,逐步建立起以现代民主宪政为基础的近代国家认同。这为古老中华民族从中古国家转入近代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前提。  相似文献   

15.
吴献举 《兰州学刊》2009,(6):173-175
博客是虚拟世界的主体存在,是一种自媒体。由于博客传播具有个人性、自主性、平等性等传播特征,其在给人们带来传播自由与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伦理问题,使博客传播陷入道德困境。博客道德困境产生的根源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以及把关人缺位等。为使博客传播摆脱这种道德困境,应从培养具有自律意识的博客传播主体等多方面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16.
博客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的方式,是一种“零门槛”的写作。本文通过阐述博客的概念及其传播特点,并根据博客写作主体的标准来对博客进行分类,进而论述博客写作的自由开放性、及时性、全民性、互动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博客圈:成人继续教育的网络新平台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博客圈是以博客为基本单位构建的基于互联网的新兴交流平台,是由一群有写作热情、共同兴趣和交流意愿的网民组成的同质性群体和社会关系圈。博客圈的主要功能在于聚合博友、交流情感、分享信息和合作行动。作为理想的话语环境,博客圈很好地做到了公共性与私密性、情感性与中立性、能动性与结构性的平衡,可以极大地避免博客单体写作和分散传播的无组织化缺陷,有利于网络社会的秩序整合与越轨控制。网络的便捷性、互动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使博客圈成为成人继续教育的信息交流、教学研究和信息分享的公共平台。可以说,博客圈在成人继续教育中的使用尚未真正开始,其广泛的应用推广和规范管理等方面依然存在伦理、技术和法律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演进,我们送走了19世纪的“印刷版权”时代,经历了20世纪的“电子版权”时代,如今,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版权”时代又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作为网络空间重要组成部分的“博客”, 成为一种前所未有的个人作品传播方式。随着其规模的急剧扩张,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如何认识和协调网络环境下的博客作品传播、保护和使用,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方金友  常松 《学术界》2012,(6):87-94,284
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改革向纵深推进以及国际环境的影响,我国社会舆情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网络舆情已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博客的迅速发展更加强化了这种作用.在传播信息的快速化、便捷化以及网络蝴蝶效应的多重作用之下,诸多社会事项通过博客演变成博客舆情,甚至成为舆论导向.博客舆情已渗透到网民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产生传播效果的同时也析出广泛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20.
风险传播的“公共新闻学”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小平 《兰州学刊》2008,(8):178-180
在“自反性现代化”进程中,“风险社会”构成了媒体的传播语境,传播提高风险的“社会能见度”。风险传播建构了社会对风险争议的容纳力,并体现一种民主对话精神,在新闻传播层面体现为公共新闻学的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