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电影从开始发展到现在,从无声电影发展到有声电影,声音在电影中得以广泛的运用,优秀的配音,悠扬的音乐,每次提起总是让人难以忘怀,由此可见,声音在影视作品中已经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电影《中国合伙人》中,其声音更是感人至深。声音中的语言不仅可以表达和揭示主题,而且还可以丰富和补充画面的内容。当然,声音中的音乐也是功不可没。它的作用主要在于它有助于表现电影的主题。丰富细腻的语言,具有时代气息的音乐,这样的结合使得影片的主题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2.
虽然真正的有声电影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但坚持电影就是有声音的,就凭这点,爱迪生的现代电影之父当之无愧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在尝试让电影"说话",试着让配音演员站在银幕后说台词,但不久就被淘汰。此后常用的方法是在放映现场使用乐队伴奏。1910年8月27日,美国发明大王、通用电气公司的创始人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宣布他发明了有声电影。这架电影机由留声机和摄影机组合而成,在电机能量下,摄影机的遮光曲轴与留  相似文献   

3.
想象和联想是电影艺术审美鉴赏中独特的心理机制。主体对电影艺术中"中断部分"的补足、充斥在文本中的"虚写"和"暗示"、主体对电影艺术中视觉形象的"不纯粹性"的把握、有声电影中对声音空间色彩的还原以及对通过人声展开的叙事的把握等诸多层面都需要充分调动想象和联想的参与,从而对文本进行全面性和整体性的认知。  相似文献   

4.
20世纪的日本电影在世界人们看来是来自东方的启发。作为有声电影表现手段的音乐、音响,在电影中与画面配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本电影中的音乐在经过外来的形式冲击以后,又回到传统的歌谣曲形式中来;音响效果也是在不断革新、创造中发展和完善的。  相似文献   

5.
尽管大部分左翼电影在政治功利与艺术追求之间选择前者作为主要目标,一批年轻的左翼电影艺术家却在继承中国电影传统和借鉴外国电影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自己的电影观念, 掀起了一场艺术创新运动,他们在叙事结构、影像语言以及有声电影的探索方面,以突出的创作实绩赢得了观众.当然,左翼电影的艺术创新之路也经历了一段艰难而曲折的历程,存在着不平衡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电影《现代启示录》中,声音设计实践及环绕立体声技术的出现标志着瓦格纳式愿景的重新觉醒。这部绝对视听电影不仅是现代电影声音设计的里程碑,也是对技术、奇观和感官体验政治的持续反思。作者回顾了感官经验与声音设计历史,如19世纪感官技术构成集体感知装置的核心部分,使得人类感官与技术现代性相遇;1915年爱迪生通过一系列“声音测试”见证了留声机区别于现场表演的根本性变革;1958年,卡尔肖录制的唱片《莱茵的黄金》将声音再现与现场表演分离开,重建感官体验能力;1979年,电影《现代启示录》将声音再现从记录功能中分离出来,以虚拟感官经验取代人类实际经历世界,这也最终推动了“麻醉刺激”批评。  相似文献   

7.
中国第一代电影人由通俗小说作家(主要是鸳鸯蝴蝶派文人)与电影人组成。西方电影发展中,专门为电影工作的小说作家不多,且多半出现在无声电影时期。到了有声电影时期,小说作家基本退出电影事业,而代之以专门的电影作家。鸳鸯蝴蝶派文人作为文学与电影的双重作者,体现出中国现代电影发生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8.
对于电影而言,声音的设计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更能够达到不一样的戏剧效果。针对当前我国电影中声音设计所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声音在电影中设置悬念,并给出了多种声音设计方法,以期对电影的声音设计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一、电影技术。电影技术的发明和创新,使电影创作者能更清楚地认识电影的特性,从而为发展电影艺术开辟途径。在音响方面,有声电影的兴起,使电影的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电影不仅仅是视觉艺术,而且成了视听艺术,这就为电影的表现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剪辑技术已成为当今电影创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剪辑从最初的“分切”到用来“表现观念”,实质上使电影观念有了新的变化。因为简单地“分切”只是电影的一般制作过程,而用来表现观念的剪辑则是艺术的制作过程,电影创作者当然注意后者。电影观念在新的剪辑  相似文献   

10.
数字技术与电影语言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影1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电影语言经历了蒙太奇理论的诞生、声音的运用、色彩的运用、长镜头理论的出现等主要变化,这些变化都引发了电影的影像和叙事表意手段的深刻变革.数字技术拓展了电影的造型手段和表现领域,促进了电影制作理念和方法的变化,但是从建设电影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数字技术并没有直接导致"电影语言系统"的建立,没有促使电影语言的语法实现根本性的超越.数字技术的运用给电影语言带来的是一种"局部的重大革新".  相似文献   

11.
电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语言。电影修辞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电影导演的主体意识和审美品位,彰显电影导演的风格。英国导演史蒂芬·戴德利虽然至今只有四部电影长片,但每部影片都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以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提名,足见其导演功力的深厚。借助史蒂芬·戴德利的影片,从电影的主体、画面和声音等方面对隐喻、色彩渲染、声音暗示等手法的运用,来分析电影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2.
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 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萧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  相似文献   

13.
电影中声音元素的特点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电影美学的角度出发 ,在阐述了声音元素的运用过程以及声音与画面的关系之后 ,着重探讨了声音元素在电影中的特点 ,并通过列举大量的例证 ,详细阐明了声音元素所起的作用 ,即剧作功能、结构功能和造型功能  相似文献   

14.
1930年代中国电影从无声向有声的转变,是堪比“国片复兴”与“左翼电影运动”的重要历史推动力。孙瑜在此期间的电影创作经历了这一转变的完整历程,作为一个在影戏传统的影响下创作,并以积极介入社会现实的故事为电影内容的作者式导演,一方面他积极吸收欧美叙事电影的经典技法,另一方面他对电影的表意形式、煽情效果的主动探索与运用又使他的作品呈现出十分复杂的形式外观,而这种形式的复杂揭示出孙瑜早期的电影创作正处于一种由曾经稳定的形式本体——默片,过渡到另一种形式本体——有声电影的中间阶段。  相似文献   

15.
蒙太奇是电影艺术最重要的表现手法,它的运用大大加强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力,我国唐代诗词,非常注重画面、声音的有机组合,与作为电影语言的蒙太奇非常相似,达到的艺术效果也极为类似。李白的许多诗歌中运用了蒙太奇手法,阅读李白的诗歌我们不仅感到的是心灵的震撼,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诗中蒙太奇的平行、对比、隐喻、复现中去思考诗歌之外的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深邃的意境。  相似文献   

16.
关于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的问题,历来是电影艺术家们关注的焦点。我国大陆电影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上座率不高,这引起新老艺术家的极大不安。著名的电影导演谢晋1997年初回上虞老家过年后发现电影院已不复存在,观众已不看电影,感触颇深。他在肯定了探索电影的创新之后,尖锐地指出其与观众脱离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国际电影节上的奖杯不能弥补国内市场萎缩的沉重代价,并大声疾呼:“中国的电影艺术家真的该惊醒了!”谢晋的话的确发人深省。电影不能没有艺术,也不能没有观众。台湾导演李安的作品可算是一种尝试,他的成功可给大陆电影…  相似文献   

17.
娄烨的电影《推拿》突破了同类型残障题材电影的叙事陈规,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反类型化”倾向:它一方面规避了声泪俱下的“苦难模式”,另一方面亦不同于宣扬“身残志坚”的主旋律励志电影,同时也与略带理想化色彩的残疾人“纯爱电影”拉开了距离。将《推拿》置于描写残障群体的电影文本序列中进行观照,对其独特的“声音关怀”、“盲视觉”的电影语言,以及平等的叙事姿态进行了细致评析。  相似文献   

18.
人间好时节     
张曼娟 《社区》2014,(11):11-11
小时候,没有电视和电玩,连电影也难得有机会看,我的游戏,就是背唐诗。  相似文献   

19.
周小平 《北京纪事》2011,(6):100-101
大概没有哪一个故事能像“白毛女”那样,从1945年创作至今被改编成话剧、歌剧、京剧、舞剧,并拍成黑白电影和彩色电影芭蕾舞剧,并一直被人们喜爱。也没有哪一部电影像《白毛女》那样与我的生命轨迹不断交错着……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影的前景钟河从电影陷入困境说起市场经济对电影的最大改变就是创造出电影市场。市场由卖方与买方构成,买方若不热情,卖方就不走运。昔日被称为“皇帝女儿”,迈入市场以来,并没有自始至终受到热情款待。如今,城市多数影院门庭冷落,农村放映网络也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