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还灵不灵?阶级斗争是到处存在?还是只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是暂时的存在,还是长期存在?这是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出的新课题。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一点历史的观察和思考。一、革命导师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回顾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级相联系;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卷,第333页)这就是马克思主义阶级和阶级斗争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政治学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研究哪些课题?下面提出初步的看法。一、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和两类矛盾学说。在剥削阶级被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的总趋势越来越缓和,但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阶级斗争的性质和内容发生什么变化,人民内部矛盾将具有什么新的特征。这是当前政治学研究中迫切需要探讨的课题。二、研究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和实践。这是社会主义政治学的核心问题,我们的国体是  相似文献   

3.
<正>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总任务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一个重要目标。关于这个问题,报刊上已发表了很多文章。本文试就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特别是同资本主义思想腐蚀和社会主义思想反腐蚀斗争的关系问题,谈一点看法。(一) 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是在阶级斗争仍然存在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它不能不受到阶级斗争的制约和影响。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以后,仍然会存在着阶级斗争呢?这是因为,剥削阶级作为阶级虽然已经被消灭,但是它  相似文献   

4.
(说明:阶级斗争问题是一个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问题,大家都很关心,不少同志正在进行研究,有些学会正在或准备组织讨论。现将《解放日报》内部刊物《新论》八二年第39期登载的“‘阶级斗争问题一百题’(选登)”印出来供大家作进一步研究的参考,务请不要外传。1.阶级是个经济范畴还是社会范畴?列宁关于阶级的定义是否适用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状况?2.阶级产生的条件是什么?阶级消灭的条件又是什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社会主义时期,各阶级发生了哪些变北?作为阶级的资产阶级已经不存在了,作为其对立面无产阶级是否还存在?  相似文献   

5.
一九五六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我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新的转折。从此,在我国人剥削人的制度消灭了,随之作为阶级的剥削阶级也不存在了。但是,还存在着剥削阶级的残余,还有阶级斗争。这里所说的阶级斗争,是一种特殊形态的阶级斗争。它既不同于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条件下的阶级斗争,又不同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前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阶级  相似文献   

6.
在这篇文章里,准备就下面几个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1)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究竟具有什么重大意义;(2)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当怎样阐述在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以后还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是为什么还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怎样来具体分析经济领域中的阶级斗争。我的看法很不成熟,如有错误之处,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存在着和存在过一种僵化的制度模式和僵化的理论模式,但它的表现是什么?它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有着怎样的矛盾?笔者仅从若干侧面作些剖析,或许有助于对问题的认识与解决。 (一) 僵化的阶级斗争模式与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华民族向高度统一的一体化民族共同体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代曾经被分裂为阶级,残酷的阶级斗争的血和火,几乎在中国历史的每一页上都留有它的烟痕与血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最初几个年头,阶级斗争仍然是异常尖锐和复杂。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在我国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但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因此,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搞清楚:在人民内部是否还有阶级斗争?一般说来,在剥削阶级被消灭之后的人民内部就没有阶级斗争了,但有阶级斗争的反映。毛泽东同志一九五七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中国,本来属于对抗矛盾的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是阶级斗争问题,所以说当时的人民内部矛盾包含有阶级斗争。这是那时讲人民内部有阶级斗争的特定含义。后来,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不存在了,人民内部自然就不存在阶级斗争了。但是,目前社会上的阶级斗争必然反映到人民内部来。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著作研究会第一次年会,于一九八○年三月四日至九日在成都举行。会议就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问题,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社会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讨论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问题时,大家一致认为林彪、“四人帮”诬陷刘少奇同志搞“阶级斗争熄灭论”应予推倒。因为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随着阶级的消灭,阶级斗争也会逐步熄灭。我们不是“阶级斗争熄灭论”者。因为阶级斗争尚未熄灭;我们是“阶级斗争逐步熄灭论”者,因为阶级斗争正处在逐步熄灭之中。对于人民内部还存在不存在阶级斗争,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人民内部还存在阶级斗争。因为现在讲阶级斗争,已经不是过去剥削阶级尚存在时完整形态的阶级斗争,而是同剥削阶级残余的斗争,阶级斗争也是一种残余形态。这种阶级斗争,并不全部表现为敌我矛盾,同时表现为人  相似文献   

10.
如何正确认识、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这是一个事关全局的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来,我们犯过把阶级斗争扩大化、搞“以阶级  相似文献   

11.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阶级斗争的总趋势究竟怎样?是越来越缓和、削弱、以至最终消失,还是越来越尖锐、激烈?搞清楚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处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后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逐步消灭阶级,为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年来,林彪、“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肆意篡改和歪曲马列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在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总趋势这个问题上搞乱了理论,搞乱了人  相似文献   

12.
一九五六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进入了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阶级斗争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它已经不同于过去历史上阶级社会的阶级斗争,有了自己的特点,概括来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那么,它的特点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呢?本文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实体、范围、性质、形式和目的五个方面,谈谈看法: 第一,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是残余形态的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社会,人剥削人的制度已经  相似文献   

13.
在政治领域里,人们常用“人还在,心不死”这句话来说明剥削阶级分子的本性不改和阶级斗争的长期性。随着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的不断实践和认识:我们越来越感到“人还在,心不死”这个提法不科学,有必要进行一下探讨。 首先,“人还在,心不死”这个提法不符合我国改造剥削阶级分子的基本事实。叶剑英同志在国庆三十周年大会上,对我国目前的阶级状况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题。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探讨和正确处理这个问题,对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仅就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表现的特点、解决的方针和方法及其发展的规律,谈谈个人一些浅见。一、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人民内部矛盾产生和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阶级斗争的反映或影响。建国初期,我国人民内部含有民族资产阶级,因而在人民内部存在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人民内部当然也就不存在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因此,必须把人民内部矛盾与阶级矛盾严格加以区别。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我国社会的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国内和国际的阶级斗争还会影  相似文献   

15.
<正> 当前我国阶级斗争有什么特点,刑事犯罪是否都是阶级斗争的表现,刑事犯罪的矛盾性质是什么,以及怎样区分刑事犯罪的矛盾性质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以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社会阶级斗争实践向法学理论工作者和司法实践工作者提出的,需要认真研究并进一步明确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分析,以资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没有得到完满的解决,斯大林犯了严重的错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也有过严重的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问题取得了科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列宁曾经指出,任何革命,“归根到底都是阶级变动。”而提高群众觉悟的最好方法,揭露那些用革命誓言欺骗群众的行为的最好方法,“就是分析这一革命中究竟发生了和正在发生怎样的阶级变动。”学习和运用列宁这一指示,对于继续肃清长期以来在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上的“左”的错误及其影响,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的新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正确估计我国当前阶级斗争的新形势,防止和反对右的倾向,正确地贯彻党的十二大文件精神,全面开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国际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我国解放后二十九年来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都证明: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资本主义活动,并会产生出新资产阶级分子。那么,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新资产阶级分子究竟是怎样产生出来的?它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减少新资产阶级分子的产生?这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华国锋同志在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我国现阶段的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分析,着重指出:承认阶级斗争还没有结束,同时承认今后再不需要也再不应该进行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目前的主要矛盾;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有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必须严格区别和正确处理这两类矛盾。这些基本思想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我围现阶段阶级斗争必须遵循的根木依据,是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既要反对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观点,又要反对认为阶级斗争已经熄灭的观点”。这一科学论断,既符合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又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指明了方向。以《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