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茫茫草原,少有人家,游牧散居,以渡生涯。这种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特有的自然环境培养了蒙古族彬彬有礼、热情待客的礼俗。蒙古族谚语说:“有朋友的人,社交遍草原,无朋友的人,涉足地窄小。”礼貌待人,广为交友做为蒙古族的礼俗沿袭下来。  相似文献   

2.
元朝的马政制度波·少布蒙古族是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有史以来就以逐水草而牧闻名于世。从事畜牧业是其主要的生产方式,其中养马业在整个畜牧业生产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号称“马背上的民族”。12世纪末叶至13世纪初叶,广袤无垠的漠北草原,为马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  相似文献   

3.
蒙古族从室韦时期始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但在悠久的历史过程中,蒙古族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形成了至今犹存的独特的社会文化生活风貌。其服饰虽吸收了突厥、契丹等北方少数民族适合于牧猎的服饰文化和汉族服饰文化,但他们根据自己世代繁衍生息的广袤草原地理、气候和本民族的喜好加以改进和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蒙古族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全县总面积为926万亩,总人口为23.3万多人,其中蒙古族3.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全县有草原面积469万亩,苇塘面积82.8万亩,水域面积140万亩;耕地92万亩,尚有57万亩宜林草面积,成为“六草二水一苇一分田”,具有全省闻名的“杜尔伯特大草原”之称。  相似文献   

5.
布里亚特是蒙古族中一个古老的部落。布里亚特蒙古族是跨界而居的民族 ,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蒙古和中国。十月革命后 ,俄国境内的部分布里亚特人陆续迁居到呼伦贝尔草原 ,带来了在当时条件下比较先进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给这片草原的原有居民产生很深的影响。随着牧业体制的变革 ,生活在呼伦贝尔草原的布里亚特蒙古族的生产及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迁。  相似文献   

6.
西蒙古“划拳歌”林春峰深入蒙古草原和放牧的蒙古族兄弟们住在一起,大家常困坐在蒙古包里,边饮酒划拳边唱一种短小而狂放的歌谣。心向草原,歌声绕梁。那些最初在繁琐的工作之余牵引我不断重归草原的歌谣正是“划拳歌”。这样的歌谣除蒙古族外在其它民族中绝少见到①,...  相似文献   

7.
“海中亥”是蒙古族少年儿童玩的一种用布制做的偶像。它在辽阔的草原流传了几百年。现就“海中亥”的由来、制做方法、游戏形式及其对传承民俗的意义等方面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蒙古包——这草原游牧民族的特有的建筑形式,伴随着草原牧民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岁月。 蒙古包有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在原始社会,蒙古族以狩猎为主要的生产方式。他们住在“窝棚”里,这是圆形拱顶的隐蔽窝,以活树为支柱,然后用芦草、桦  相似文献   

9.
名家小传     
197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长篇小说《草原的早晨》,小说表现了蒙古族第一代钢铁工人的成长过程和内蒙古草原的巨大变化。值得提出的是,正当“四人帮”猖獗一时,挥舞“唯生产力论”的大棒,竭力破坏  相似文献   

10.
春节逸闻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许多少数民族人民和汉族一样,喜爱这个传统的节日。古代,蒙古族人们把春节叫“白节”。现在蒙古族仍有人把旧历的正月叫作“白月”。“白”字出于何处?原来这个民族以白为吉,据说这与他们吃奶食有关,因为奶食是洁白无垢的。春节为“白节”,恭贺新春,吉祥如意的意义便在其中了。居住分散的草原牧民,把这个日子视为交往的良好时机,是他们欢乐的高峰。除夕,人们向长者敬“辞岁酒”,围着火挡吃饺子、下棋、  相似文献   

11.
曾经有知青这样概述在内蒙古插队的岁月:“在内蒙古牧区知青的记忆里,青春永远重叠在蒙古包上,青春等于草原。”在千万知青的记忆里,内蒙古牧区的生活,仍然是他们生命当中的一部分。时代造就了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也造就了他们的非凡人生,周秉建就是其中的一位,从1968年到内蒙古插队,到1975年到内蒙古大学蒙古语系读书,再到后来与蒙古族歌唱家拉苏荣结为伉俪……其他大多数知青的内蒙古生涯随着返城而成为记忆的片段,而周秉建与内蒙古和蒙古族,则是结下了终生的缘分。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最北部的海港边境城市丹东,我第一次见到新疆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州长阿尔亚。这位54岁的蒙古族州长,从遥远的西北边疆赶来,参加全国边境贸易研讨会。身材并不高大、皮肤却黑里透红的阿尔亚州长,精干而沉稳。就在鸭绿江边,阿尔亚州长把我的思绪带到那片神往已久的土地。“博尔塔拉”的蒙古语意思是“绿色的草原”。它位于我国西北部准噶尔盆地西端,北边和西边与苏联接壤,边境线长385公里。它的面积只有27000平方公里,人口31万。除蒙古族外,还有汉、维吾  相似文献   

13.
蒙古族有过年的习俗.随着草原游牧文化的变迁,蒙古族的过年习俗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章利用田野资料探讨了当代蒙古族过年习俗的文化符号的传承与变迁.在研究中我们看到,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在碰撞和对话中,互相融合.它们都各自具有源远流长的传统,它们保持其原有的文化本体特征,而在交往中又不断更新,变成新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我们胡吉吐莫乡地处杜尔伯特草原中部,是个蒙古族聚居的乡。全乡总面积七十一万亩,其中草原五十万亩,耕地七万亩,水面五万亩,宜林地九万亩。现有十个村,十八个自然屯。乡办一个奶牛场,乡村联办一个渔场,乡办一个砖场。在十个村中有七个是蒙古族村。全乡总人口一万零二百人,其中蒙古族五千七百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六。 过去我们胡吉吐莫是有名的“三靠”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乡认真贯彻党的路  相似文献   

15.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的语言使用情况简述吉日木图蒙古族是在我国北方辽阔的草原上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一个勤劳勇敢的游牧民族,这个民族的一部分后裔驻牧于今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他们的先民主要是厄鲁特部中的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和漠南蒙古土默...  相似文献   

16.
1968年8月我来内蒙古插队。从踏上草原的第一天起,困难就处处伴随着我。但在牧民乡亲的帮助下,我很快便适应了牧区生活,学会了放羊,骑马,习惯了睡蒙古包。“文革”中,林彪、四人帮在内蒙古制造了“新内人党”大冤案,把蒙古族干部和群众中的许多人都打成“新内人党”分子,实行惨无人道的迫害。我给周恩来伯伯写信汇报了这一冤案,使党中央了解了实情,制止了事态的发展。 1970年草原上征兵。参军是我从小就有的  相似文献   

17.
当你置身于辽阔的内蒙古草原时,就会情不自禁地低吟起那首著名的《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支脍炙人口的北魏民歌描绘的正是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草原,是蒙古民族文化的摇篮。畜牧业,是蒙古族赖以生存发展的传统从业。祖国的五大草原,蒙古族游牧于其中之四。内蒙古草原、青海草原、甘肃草原和新疆草原都有蒙古族牧民的足迹。蒙古族也从事农业。河套平原、土默川、伊犁河  相似文献   

18.
蒙古族的自然神与自然崇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蒙古族的自然神与自然崇拜波·少布蒙古族的自然崇拜,从原始社会延传至今。是较早的宗教形式之一。自然崇拜的对象,一般都是灵化了的自然物、自然力以及一些自然现象。蒙古族从森林狩猎到草原游牧,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在这漫长的社会实践中,蒙古人对其生活有密切...  相似文献   

19.
骆驼刘的画     
我的祖籍虽在山东诸城,但一直生长在内蒙古,直到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那时,我周围的同学、老师中不少都是少数民族。大学毕业后我当过多年《包头日报》记者,走访过许多蒙古族旗、县,经常与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从而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和强烈的艺术表达欲望。可以这样说,草原在我心动中已经生根,她已成为我终生难忘的第二故乡,现在我还经常梦见过去经历的草原生活,仿佛就在昨天。 我从亲身经历中得出这样的结论:骆驼是名符其实的“沙漠之舟”,是“草原的神灵”。70年代初,我和几位记者到地处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  相似文献   

20.
乳制品是草原的恩惠,乳制品孕育了我们蒙古民族.在广阔的草原,乳制品是蒙古族的主要食品.本着"醒目、理解、好感"的原则,设计蒙古族特色"宝利尔"乳制品包装,使具有蒙古族特色的纯天然、绿色、环保营养极高的乳制品走进千家万户,让中国人更健康,让世界飘乳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