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民 《中外书摘》2009,(7):28-30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成为检验各国经济与金融发展模式可持续性的“试金石”。在这场危机中,一些经济体未能经受考验成为首批浮出水面的“裸泳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案例当属面临“国家破产”边缘的冰岛。  相似文献   

2.
全球经济走进后危机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9月15日,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告破产,拉开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序幕.如果将这一天视为这场危机的起点,那么,这场危机已经过去一年多了.  相似文献   

3.
郑媛 《现代交际》2009,(1):33-35
“美国次贷危机——美国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这场自2007年2月为开端的超级金融危机霎时席卷了全球。更被业界视为百年一遇,继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后最大的一次。我们不敢妄自揣测它造成的破坏力将有多大,也不敢枉然预测它还要持续多久。我们能做的只有坦然面对,尽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4.
时至今日.发端于大洋彼岸的金融危机没有丝毫减弱的征兆。面对这场还不见曙光的危机,最值得赞赏的当然是国家行为.但应对这场危机是不是政府的一场独角戏?显然不是,其中,最不应缺位的就是社会工作这个专业组织和群体。  相似文献   

5.
眼下,有句玩笑话“美国人生病,全世界吃药”流行甚广。由美国次贷危机衍生而来的金融危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全球播散开来,中国自然未能幸免,各行各业受到危机的冲击不言而喻。 作为旅游业,不免让我们想起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的非典、那时的旅游业也遭遇了彻骨的寒冬。  相似文献   

6.
杨生文  骆潇  李菲菲 《职业》2009,(6):78-79
“金融危机真的来了!”这是2009(第六届)中国薪酬管理高层论坛与会者的普遍感受。2008年三季度以来,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金融危机和降薪潮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带来巨大挑战。如何正确、客观地认识危机的影响?如何在“危”中把握“机”?如何在危机中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2003年春非典侵袭了许多国家,新加坡也是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3月13日,新加坡境内首次发现“非典”病例。4月19日,新加坡的总染病人数达到172人,总理吴作栋宣布“非典”是新加坡有史以来面临的最严重危机。但是疫情在新加坡很快得到有效抑制,4月下旬局势就基本稳定,WHO特地表彰了新加坡在防治非典中的优秀表现。在这场卓有成效的抗非典战役中,新加坡政府的危机公关与媒体新闻两者间的有效互动是一个突出的亮点。  相似文献   

8.
面对金融危机,中国不会隔岸观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这场金融危机,虽然肇始于华尔街,但受其影响的绝不只是美国。有人说,这场危机是美国实力衰落的直接表现,世界权力转移正在加速进行,美国作为世界主导国的地位很快就会被替代。然而,我觉得这样的判断可能为时过早,同时也低估了美国的实力,而高估了其他大国的实力。眼前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在这场危机中幸免呢?没有!从各大媒体传来的消息几乎都是坏的:冰岛破产了、德国衰退了、日本衰退了、欧洲股市下跌了、  相似文献   

9.
《中外书摘》2009,(1):24-26
国际粮价上涨会不会最终导致一场蔓延全球的粮食危机?这场危机离我们有多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这样的担心。世界粮食计划署2008年4月22日发表声明说,粮价上涨就像一场“沉默的海啸”,使全球1亿多人深陷贫困之中,世界粮食计划署正面临着成立四十五年来最大的一次挑战,在这次挑战中,中国的粮食市场会不会受到波及?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是否存在隐患?我们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先生,  相似文献   

10.
世巍平 《公关世界》2008,(11):55-55
美国金融市场出现百年未见的危机,金融恐慌在全球弥漫。中国能否在这场危机中“独善其身”?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其理由是:  相似文献   

11.
人们几乎不假思索地接受了“非典”是一场公共危机的说法。似乎没有问一声根据什么。是根据这场疫病的危害来说的?是根据意识形态、根据政治需要?还是根据其他的什么?如果大家有共识,承认SARS是一场危机,那它揭露的到底是什么危机?  相似文献   

12.
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新常态下组织的声誉管理与品牌传播”。既然说到了“新常态”那么首先,我跟大家来介绍一下“新常态”这个词在国际上怎么定义的,2010年冬季达沃斯论坛里面设的主题就是重新思想、重新设计和重新构建,主题就是构建危机后的世界,我们翻译过来就是“新常态”,这就是这个词的来源。它所讲的就是在2008年世界遇到了金融危机之后,经过了震荡,在恢复期的“后危机时代”,这个金融体系不可能简单的回到金融危机之前。世界也没有办法回到全球经济危机前的稳定的一种常态,而是将面临一个全新的正常的一个状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13.
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考验与挑战之后,当前全球经济开始出现积极向好的局面,进入后危机时代。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外部冲击,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政策。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土资源市场建设,在这场危机中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土资源管理积极配合国家出台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共同抵御金融危机冲击波的干扰,为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4.
龙夫 《公关世界》2009,(9):24-25
俄罗斯的市民是独特的:他们的崇拜多于渴望、烦躁多于闲趣、怀旧多于时尚、孤寂多于微笑……于是,在“华尔街风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一些精明的弄潮儿创办了前所未有的“市民危机情感企业”,把赚钱的市场与产业对准人的思想、愿望及情结。  相似文献   

15.
朱景丽  潘景霞 《职业》2011,(26):125-125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打击。受危机影响,我国就业压力陡增。全球性金融危机还未消除,各大高校扩招政策又相继出台。因此,技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短缺的现象,有关人士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技工荒”“高级技工荒”。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业一直以来都是综合性、风险性强的敏感行业,充满危机。如1998年的特大洪水、2002年的国航空难,东南亚金融危机、“9.11”恐怖事件和伊拉克战争,还有印度洋海啸事件、禽流感等,都曾给我国旅游业带来危机。作为“阳光产业”的旅游业非常敏感,政治、军事、天灾人祸等都有可能危及旅游业的发展及旅游企业的生存。可以说旅游企业的发展就是与危机共舞。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性国际金融危机,将世界经济拉入下行周期,从而导致全球企业进入一个再调整时期。我国也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沿海地区一些民营中小企业,引发了企业裁员浪潮,但随着我国经济恢复,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处于一种尴尬境地。人才短缺与企业发展急需人才之间的矛盾,以致今年下半年开始我国沿海地区出现了“员工荒”。文中在介绍金融危机对民营中小企业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小企业在吸引和留住员工的现状。最后对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下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底,一场撼动世界经济的金融危机也冲击了中国。中国的经济虽然在整个世界中率先走出谷底,但是这场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诸多影响依然存在。这场金融危机不仅对中国的整个经济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且对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冲击。2009年上半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通过电话调查一些市民对金融危机的看法与态度,  相似文献   

19.
王颍  钟伟 《公关世界》2010,(5):51-53
自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中,贝尔斯登和美林证券被收购,有着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也申请破产保护,而高盛、摩根斯坦利也转为银行控股。这场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各国的金融体系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冰岛甚至陷入国家破产的边缘。  相似文献   

20.
早在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党内刊物《共产党人》写了一篇很有名的发刊词。他在这篇文章中回顾了党走过的18年革命历程,提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制胜的“三个法宝”的著名论断。共和国60多年来战胜金融风暴也有“三大法宝”,这就是国家意志、宏观调控和市场手段,无论是1949年的第一次金融风暴,还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我们运用这“三大法宝”攻坚克难,不仅用得与时俱进,而且用得越来越高明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