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论述文学欣赏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应将欣赏能力的培养渗透读文教学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张金梅 《学术论坛》2005,(8):153-156
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文"与西方现代诗学的"文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谱系.可是在晚清至"五四",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文"却和西方现代诗学的"文学"交织在一起,并最终"大河改道"式地确立了现代汉语语境的"文学"观念,实现了由中国传统文论之"文"向西方现代诗学之"文学"谱系的全面切换.在"文"向"文学"转换的进程中,阮元、刘师培、章炳麟等国学大师完成了对中国传统文论"文"的总结;而梁启超、王国维等则分别建立了功利主义政教型文学观和超功利的审美型文学观,对当时和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现代传媒不仅促进了现当代文学的繁荣,而且影响着现代文学传播观念的建构.现代传媒的飞速发展,迎来了文学传播的春天,形成了传统媒介与新媒介共存的多媒介文学传播.但是,在多媒介的文学传播中,不容忽视不同媒介的文学传播所起的不同作用.在辨别其差异的基础上,探讨文学传播的内涵和理想.从受众的角度提出互文阅读的必要性,并剖析其哲学基础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要走出汉魏六朝文学研究的当前困境,只有寻求突破。以往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从探讨作品的意义出发,挖掘作家与作品的深层关系,确实解决了不少学术问题。但是,文学史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与精神现象,只采用一种方法难以展示其真实的面貌。适当借鉴西方的一些理论方法或许有助于开拓我们的研究视野,深化研究论题。本论文本着充分开掘文献资源的目的,试图寻找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适当吸收西方接受美学的理念,从读者反应批评的角度,略论接受美学对汉魏六朝文学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吴昊  吕复娟 《理论界》2012,(10):116-118
在文学与图像的互文研究中,语境是不可或缺的微观研究视域和方法。因为"互文性"本身所具有的"语境"内涵,以及互文性理论发展的需要,"互文语境"在学理上是合法的,且在文学和图像的微观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绝对功能、解释功能、滤补功能和生成功能等。  相似文献   

6.
文学研究的发展态势与文学实践的生命之旅遥相呼应 ,在文学研究中人们也强调引进生命意识和生命活动视角 ,将文学置于生命美学的图景中进行审视和阐释 ,将对生命意识的考察上升到美学的层次 ,建构文学的生命观或生命文学观。理论和实践的共振共鸣 ,将文学活动引向深入 ,使文学的生命意识和生命美学观念犹如一道行走的风景 ,在开放、多元的发展变化中昭示着文学的行进和存在  相似文献   

7.
陈伟华 《学术研究》2004,(5):126-129
文化、文学、文字和图像四者的亲缘性和互动性为图文互文法提供了理论支点。《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新文学图志》、《京派海派综论》 (图志本 )等实践证实了图文互文法进行文学研究的可行性。其得失也让人从中窥见用图文互文法研究文学的优势和可能遭遇的困难。图文互文法使研究逼近文学本原 ,拓展文学研究主体的视域和文学研究客体的维度 ,给文学研究带来新气象。  相似文献   

8.
因接受不同的历史主义观念的影响 ,文学研究者对历史意识的把握程度以及所理解的历史意识的内涵是不同的。文学研究者既要把握文学创作者和文学文本所表现出来的历史意识 ,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作为接受者和研究者的历史意识 ,并且在文学研究中贯穿强烈的和正确的历史意识 ,以避免走入因缺乏历史意识而形成的研究误区。  相似文献   

9.
视觉文化的盛行引发了一场不可避免的图文“战争”,但“战争”的结果并没有导致文学的凄凉退场,文学的重要性从另一个角度被提出.张艺谋认为,影视艺术的繁荣与否主要取决于文学.由电影的创作可知,视觉艺术离不开文学的发展,文学艺术给电影提供了感性和精神层面的资源.通过对文学与视觉的双重超越,电影成功实现了对文学的改编.从这个角度上说,文学艺术并没有没落,它的一些光彩只不过是通过电影艺术凸显出来.而且,视觉文化也并非洪水猛兽,文学艺术的发展需要保持开放与坚守两种心态.  相似文献   

10.
须弥山石窟为全国十大石窟之一,1982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须弥山石窟研究,已有不少成果问世,但没有涉及有无藏传佛教造像的问题。须弥山石窟有藏传佛教造像和藏传佛教壁画遗存,一是第46窟的藏传佛教佛造像(在北周佛造像基础上的改凿),一是第48窟中心柱彩绘藏传佛教壁画造像。须弥山石窟藏传佛教文化有其生成背景:一是西夏藏传佛教的影响,二是忽必烈时期藏传佛教的影响,三是安西王忙哥剌皈依藏传佛教的影响。藏传佛教艺术影响须弥山石窟造像应该在元代,明代初年敕赐须弥山圆光寺碑记载,寺院住持和僧众大多为藏传佛教僧人,说明最晚也是在明代初年。即便是到了明代,藏传佛教造像的文化背景也是在元代奠定的。  相似文献   

11.
文化研究兴起于 2 0世纪 60年代 ,科学哲学和后现代哲学既是其哲学基础 ,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文化研究向其他领域渗透。场论、惯性系、宇宙膨胀 ,权力、大众化、文化工业 ,这些都是文化研究的哲学基础。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是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的表现 ,文化批评是其具体实践方式 ,文化主义思潮和天人合一思想也在进一步改变文学研究的思维方式。文学研究不可能被文化研究所取代 ,但是必然在文化研究的刺激下表现出新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克孜尔石窟年代分期的几种意见,碳十四测定为克孜尔石窟年代分期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测定方法的进步和完善,是解决石窟分期问题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3.
吴小玲  张霄 《天府新论》2018,(2):131-138
“种田文”是女性向网络文学的一种主要类型,主要由女性作者编写、女性读者阅读、以满足女性的欲望和意志为归旨。这类文学表面上看起来处处彰显着女性意识的觉醒,然而,从女性主义视角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发现这种觉醒本质上是虚假的。通过梳理中国女性文学发展脉络,发现无论是以丁玲、冰心、陈染等为代表的女性作家的近现代文学写作,还是当代网络文学的写作,在最终实现女性解放、实现性别真正平等上均遭遇困境。  相似文献   

14.
涂鸿 《天府新论》1999,(4):78-83
世界之交中国现实的变革和社会经济生活与人们精神需求的深刻变化,导致了文学的深刻调整与剧烈变化。无论我们在情感上承认与否,当代中国文学的主体意识、自我精神沉沦于大众市场已是不争的事实。自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兴盛,从“自我”的寻找开始,至80年...  相似文献   

15.
文学经典危机与文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文学经典在精神生活与文化建构中的重要性明显衰落,经典化机制本身的合法性受到理论质疑。定位为人文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文学教育可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调节、完善消费社会的价值体系,培育消费社会中理想的文化主体。经典文本的人文价值与审美价值久经检验,是文学教育之范本,应该为受教育者认真研读。  相似文献   

16.
辽代文学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代文学既是当时的北国文学 ,也是中华文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辽代文学的崛起 ,为多元一体、北雄南秀的中华文学提供了同北宋文学优势互补、异轨齐驱的重要范本。现存辽代文学作品 ,以诗文为主。辽代初期的诗文传留殊少。中期以后文化趋于繁荣 ,作者逐渐增加 ,艺术技巧日益成熟 ,作品开始大量涌现。而契丹族妇女文学的崛起和发展 ,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辽代的妇女作家以萧观音、萧瑟瑟为代表 ,其文采风流 ,不让须眉。辽代的口头文学 ,主要有神话传说、民间歌谣等。辽代的神话传说大多与契丹民族的历史发展有关 ,是民族发展的曲折反映 ;其国土风俗歌谣纯朴遒劲 ,指陈时弊的讽刺歌谣俚俗生动。辽代的契丹文文学 ,也取得了颇为可观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李斯所作的刻石文流传下来的共7篇,采用的是每句四字的形式,继承的是四言诗的形式。在7篇刻石文中,有6篇是三句为一章,是古老诗体的复活,同时又是楚文学影响的结果。7篇刻石文,各篇或36句,或72句,每篇作品的句数相对固定,体现出森严的法度,带有法家特色。各篇刻石文都有自己的风格,针对性较强。在运用比喻的地方,继承的是先秦文学所奠定的原形。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文学研究向文化研究的转折使得文学理论获得了拓展 ,也遭遇了困惑 ,从而凸现了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之间的天然矛盾。这一矛盾来自文学与文化的差别 ,最终通向文学传统与文化传统的歧异。首先 ,文学传统主要寄寓于文学文本之中 ,表现为文本形态 ;文化传统则主要隐含在日常生活之中 ,表现为实际生活形态。其次 ,古往今来围绕着文学一直表现出建立学科范型的热情 ;文化却不仅不抱这种热情 ,相反地倒是反对生硬地进行学科设定的。再次 ,文学历来是作为象征符号、以象征形态间接参与社会历史 ;文化则在很大程度上转向了实践活动、以现实形态直接介入社会历史。这种种歧异决定着文学与文化不能相互替代、有所偏废 ,文化将继续存在下去 ,文学也永远不会泯灭。文学研究也不会因文化研究的登堂入室而被废黜、被放逐 ,人们有充分的理由将文学研究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9.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德国的一种文艺美学思潮。本文根据接受美学理论对文本意义的阐释和对读者中心地位的理解,阐述了文学翻译以读者的阅读、创造性阐释为文本意义形成的主要依据的读者中心论范式的转向,从译者和译语读者的角度分析了接受者在文学翻译中的影响和作用。接受美学为文学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文学研究的特征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研究作为学科是针对文学的,没有文学作为对象,文学研究便是无米之炊.文学研究作为后于文学现象的认识,它主要体现为对文学现象的追踪,对文学规律的追寻,以及对文学秩序的追认.这样几个方面相互联系,同时也体现了和作为研究对象的文学的不同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