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禹锡在元气自然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有一定影响力的“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观点,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人与自然之间也是遵循这样的规律,在大自然的系统中,人与其他物种都是平等的,只有和谐相处,才能共生共荣.生态正义关涉的是利益主体对生态利益的分配和占有是否正义,既要体现代内正义,也要体现代际正义,还要体现入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加强生态法制建设,在法制建设中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和正义,协调各方利益,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平等真义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平等"这个道德理想的解读和实现中,不仅需要考虑平等与正义的关系,也需要考虑平等与自由的关系.正义意味着平等;平等一定条件下是正义的体现.平等优先于自由,自由应遵循平等.平等,是人的主体地位和尊严平等;是对各种利益平等对待;是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统一;应有一定程度上的物质平等和有限的结果平等.  相似文献   

3.
城市交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障碍了城市经济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城市文化繁荣,然而当前的研究成果对于解决中国城市交通中存在的技术异化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哲学角度出发,提出了当下城市交通发展所需的新理念:关注最少受惠者出行利益,城市交通发展应当是符合每一位城市居民的出行利益,尤其是城市中弱势或困难个人和群体的出行利益,即最少受惠者的利益;坚持程序正义原则,现实生活中大家的关注点已经由实体正义过渡到程序正义,城市交通中任何一项制度和规范的制定、执行必须符合程序正义;坚持以建构主义为前提的进化理性主义,建构理性主义则处于优先地位,进化理性主义应该占据主要地位;坚持公共理性原则,通过合理的制度供给、合程序的制度运行,达到个体理性与公共理性相统一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政治制度通过反映基本社会共识、确认利益结构、调解社会矛盾和规范政治行为等具体途径生长着一定形态的政治秩序.合理政治秩序是由按照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相统一、效力以及利益均衡等原则建构而成的政治制度的结果.转型期中国政治制度完善应以更加凸显公正性、适应性和整合性为着力方向.  相似文献   

5.
和谐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境界,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社会.柏拉图提出,正义必然带来和谐.他认为,正义即心灵的和谐,是个人灵魂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和谐有序;正义即阶层的和谐,是各个阶层各守其位,各司其职;正义即利益的和谐,是强者利益与弱者利益的和谐;正义即整体的和谐,是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相互协调一致的和谐.柏拉图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当代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罗尔斯第二个正义原则旨在解决经济与社会利益分配中的正义问题。该原则的适用范围是所有“社会合作”的参与者 ,不包括私人领域的女性。这一原则以男性价值为基础 ,只关注物质财富和利益 ,忽视决定分配方式的制度背景。所以 ,即使分配制度是正义的 ,女性仍无法得到真正的平等对待。女性主义要实现平等的目的 ,仅仅靠分配正义是不够的 ,必须改造罗尔斯的分配模式 ,把决定分配的制度背景作为正义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相关的环境伦理理论主要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相对弱化了伦理之于实践的现实意义。面对环境问题时,我们不能忽略正义在环境保护中的价值,正义是人们面临有限资源与环境危机的现实情景下的必然道德选择,是主体对环境权利诉求与资源分配中的基本伦理原则。环境正义的观点带动了环境伦理学的研究转向,使得环境伦理学从对抽象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转向对人类社会中具体的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关注。环境正义作为一种新的视角关注环境问题是对正义理论的延伸,为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融入了伦理的考量,提供了新的伦理维度。  相似文献   

8.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解读马克思经济正义理论的视角、考问资本主义道德属性和探寻经济正义的利益诉求等方面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从法律视角出发,提出马克思的"正义"概念指一种法律正义,他没有谴责资本主义不正义,其价值观表达的是无产阶级利益.另一种则从道德视角出发,主张马克思的"正义"概念指一种道德正义,他不仅对资本主义进行了严厉的道德批判,而且其正义理论表达了包括无产阶级在内的全人类的道德利益.西方马克思主义整理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遗产、重构马克思经济正义理论做出的努力值得肯定,其研究成果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环境正义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黑人因为垃圾倾倒问题提出抗争,引发美国社会公众与学者的声援,进而提出了环境正义这个新的伦理概念。本文主要着眼美国“环境正义”的概念和美国环境正义运动,评价美国环境正义的内容和应用:我们对于环境正义诸多方面的了解还远远不够;环境正义给环境政策博弈中的每个参与主体带来变化;环境正义更关注和强调同时代在环境利益分配时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行为不正义现象及矫正;环境正义揭示了环境利益通常表现为强势群体的利益;环境正义关心不同经济和文化背景下的群体所面临的环境胁迫及其解决之道;环境正义运用了平等原则解决环境权利和义务。恰当的环境正义理论有着极大的实践和指导意义,为有效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法,对于构建中国环境正义理论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直接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修复性正义是在反思与批判报应性正义的基础上,一种旨在修复犯罪人、被害人、社区与社会之间正常利益关系并实现正义和谐的刑事理念或价值取向.修复性正义起源于古老的宗教仪式,是对报应性正义的批判.修复性正义下的刑事司法制度建设在我国有着广阔的正义基础和制度空间.  相似文献   

11.
正义是人类基于内在冲动而产生的最基本的价值理想,国际法上的正义价值更是代表了全人类的对平等、公平、公正的价值追求。从世界历史的发展上看,国际法上的正义价值理念不断受到挑战,其自身也在不断的完善,在实体上和程序上体现了一定程度的人类正义需求。当今世界由于国际社会高度分权的特点,国家利益的驱使以及国际法自身存在的弱法性导致了国际法上正义价值的扭曲,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人类的共同利益不断增多,如何利用这一时期,发现国际法上有效的正义价值实现途径,从而更好地维护正义、实现正义是我们关注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利益与正义之结合 --浅谈联合国安理会的否决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与正义的结合促成了联合国安理会否决权的产生。但在协调利益与正义的问题上,否决权的具体操作存在着许多缺陷。面对利益与正义的选择,各国往往会将利益放在正义之前。面对否决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利益与正义的结合终将促进否决权制度走上平等开放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形成的弱势群体,是和谐社会视角下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十六届六中全会有关社会体制改革所关注的一个焦点.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有利于利益均衡和社会发展,也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通过构建有效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使其能够拥有平等的利益表达权利,自主、理性、合法地进行利益表达,从而由权利均衡走向利益均衡,是促进弱势群体走出困境的一种有效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4.
人学视野中的环境正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表面上看,环境正义涉及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体现的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社会正义。不同层面的环境正义根源于人的多种存在属性,人的类属性与全球环境正义相对应;人的群体属性对应的则是群际环境正义,与人的个体属性相对应的是个体间环境正义。在环境正义中贯彻“以人为本”,就是要公正地分享环境利益和承担环境责任,重视每个人都具有的环境权利和应尽的环境义务,在权利和义务面前人人平等,特别是要关注不发达国家、落后地区和穷人在环境权利与利益方面的诉求。  相似文献   

15.
刑事诉讼利益冲突,必然会付出不愉快的代价。程序正义对于利益冲突之解决,肯定了个体利益之优位价值,成为利益冲突之公认法则。通过比较程序正义之两种不同利益观,揭示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不同利益观之下,程序正义构造之不同。无论何种程序正义利益观,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理性地认识程序正义之利益局限,才能理解无论是追究犯罪,抑或保障人权之裁判,其最终的胜利者,乃是国家之法治。  相似文献   

16.
从当代有代表性的正义法理中提炼出适用于法官思维与司法过程的内容,组成一种指导法官司法裁判的正义思维系统,是当今司法哲学的一项重要理论创新.从正义的前设到正义的范围、区域与相对性,直至正义的原则与具体权利、利益、底线、程序标准,最后回归正义的神圣与宪政的标准,法官在正义的思维中实现正义的裁断.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富分配方面的不平等状况便日益令人注目,自由与平等的矛盾也就日渐显露,平等也越来越具有经济的涵义"。因此,"构成近一百多年来西方社会正义论的主题的,正是这一对矛盾——自由与平等的矛盾"。罗尔斯与诺齐克等当代思想家们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激烈争论。罗尔斯强调社会正义,关注"社会之最不利成员"的利益;诺齐克"持有正义"理论的"核心是反对国家出于平等动机进行再分配"。他们的论述都能够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作为分配正义的空间正义,关注的是空间生产和空间资源配置领域中公民空间权益分配正义的问题;作为承认正义的空间正义,则是以主体间相互尊重、相互承认为基础的。立足维持空间中内构关系的正义性,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去规范空间生产,是现代空间正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分配正义的空间正义,要体现基本需求满足的原则、按劳动(贡献) 分配的“应得”原则以及在利益分配中实行“差别原则”;作为承认正义的空间正义,要关注城市化过程中“新市民”的身份承认问题,也要关注人的城市归属感问题,同时要重视“底线承认概念”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试析柏拉图理想政治模式--从"哲学王"到政治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着重讨论了政治学最基本的问题,即正义和国家正义.他认为,正义意味着被统治者的利益、一人一事原则以及社会的普遍和谐.国家正义是一般正义原则的具体体现,而能最好地体现正义及国家正义的模式,就是"哲学王".但是,正义概念的内在矛盾以及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迫使他对"哲学王"思想进行修改,并逐步过渡到政治家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环境正义是全球的重要议题.现实的环境问题、文化观念、信息碰撞提出了普遍关注环境正义的要求.与环境权相关的生存权与健康权以及对人的尊严的承认,蕴含了人际间环境正义的要求;以此为基础,拓展出了种际环境正义的要求.它们共同证成了环境正义的价值合理性,且作为决定性的道德理由促使我们推进环境正义.为此,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观念的改变、个体能力的提升、制度的保障.作为可能条件,唯有制度先行,观念与能力两翼并进才能不断实现国内环境正义与全球环境正义,继而实现代际环境正义与种际环境正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实现环境正义的方案,对世界各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