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当代艺术作品的战争叙事离开了自批判现实主义以来所具有的深刻的现实性,从而也失去了以往现实主义作品的历史性,这类战争叙事不再真实地描绘战争,不再注重从整体上理性地看待战争,而是把战争视为个体的一种经历,从个体的角度展现战争的方方面面,这一个体性叙事模式在深刻地呈现战争对人所造成的身体上、精神上的伤害的同时,也缺失了从整体上对于战争及人类社会命运的思考和把握这一深度,导致了战争叙事的娱乐化倾向。  相似文献   

2.
以动物诗和自然诗蜚声文坛的英国诗人泰德·休斯还著有一些战争诗篇。休斯的战争诗歌虽然数量较少,却是其诗歌成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休斯在其战争诗中以其独特的视角、敏锐的观察以及深邃的战争体悟揭示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精神创痛和灾难。  相似文献   

3.
从话语的角度来探讨文学作品中女性力量对真理的建构作用,从而反应出女性对具体事件的价值趋向和批判性态度,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方法.哈代的战争诗展示了大量的女性声音,促成了诗歌中的多声部模式,这在其它战争诗中是不常见的.哈代战争诗中的女性声音时而直抒胸臆,时而由他者转述,时而沉默.各具特色的女性声音从侧面揭示了战争的黑暗面,消解了战争的必要性,成为表达反战思想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沃尔泽的《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深入探讨了当今时代暴力和战争所应具有的道德属性。在对现实主义批评的基础上,他对战争的正义性质和非正义性质进行了系统化的道德论证。然而,当今世界正在或者即将发生着的暴力和战争的事实告诉我们,不存在单纯的理想化的正义或非正义的战争,如果说战争具备了道德的属性,它的根源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可以说,当今世界暴力和战争的特点,正处于一个由现实主义向具道德属性的转化期。  相似文献   

5.
周人战争观具体表现为对战争的高度重视,认为确保战争取胜的条件有敬神、和民、崇礼尚勇兼具的人格,认为战争和内政存在着密切关系.周人战争观决定了《诗经》中的战争诗和战争描写注重群体描写和群体情感的展现,注重对军队声威的渲染,对将帅形象的刻画,从而丰富了《诗经》战争诗的意蕴.  相似文献   

6.
宋蒙战争是一场关乎南宋最终命运走向的战争,宋末诗家心系时局,以诗为史,反映战事进展.局部战争时期,李曾伯、魏了翁等人在诗中表达对川蜀局势的关切.蒙古分三路正式进攻南宋后,王同祖在金陵幕中以诗专记战时应对之策与襄樊、江淮战事,补充了正史之外的细节.钓鱼城大捷后,刘克庄等人除以诗相庆外,还对战局的走向充满忧思.至襄樊战败,...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黑色幽默小说对战争题材情有独钟。基于作家特有的人生经验、现实感受、思想观念和美学倾向,他们对于战争的描绘与开掘别开生面。和现实主义小说对战争的表现不同,在黑色幽默小说的世界里,战争被赋予了更为荒诞的色彩和更接近存在本质的寓意。《第二十二条军规》作为其中的典范之作,从小说内容与形式的处理手法和主题立意的表达上,均凸现出这一流派独特的风格、观念。战争在该小说中通过作战部队里形形色色癫狂古怪的人物以及各种匪夷所思的离奇事件,呈现出遍布混乱与疯狂的奇异景象 而透过对掩盖在谎言与制度之下的恐怖与荒谬的揭示,战争的无理性与无意义昭然若揭。  相似文献   

8.
刘畅 《南都学坛》2001,21(2):62-64
李白是我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其边塞诗歌反映了他对待战争的态度变化 ,由对战争的歌颂、肯定转向静观和反对 ,进而进行无情揭露和鞭挞 ,这种情况在盛唐诸多诗人中是最为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9.
宋代立国后,为了巩固政权,发动了性质不同的大规模战争,其中宋辽战争以其持续时间之长与影响之深而广受关注,成为宋初军旅诗表现的重要内容。而此阶段的军旅诗也成为我们了解宋辽战争背景下宋代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关注当时军事形势,以诗论兵、论战也成为继唐代边塞诗后军旅诗创作的时代风尚,并对后世军旅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战争、和平与道德——兼论和平主义的可能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实主义看来,所有的战争都是合理的,无所谓道德或不道德;正义战争论认为,有些战争是正义的,有些则不是;和平主义则反对所有的战争,认为战争与暴力在道德上是错误的。和平主义在21世纪将日益显示出其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臧克家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他的诗歌创作具有独特的中国风格.本文主要论述他建国前作品中的中国式题材所体现的中国风格,即有"风骨"的现实主义精神,现代的"山水田园诗",亲历战争生活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无派别的兼容并收.他的中国风格是开放性的,是随着诗人的创作实践而不断完整的.  相似文献   

12.
作为美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革新者,惠特曼不仅开创了自由诗歌体,而且在其个人民主思想的引领下,创作了《草叶集》诗集。其个人的诗学思想与民主思想对后来文学家与诗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惠特曼的诗学思想与民主思想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3.
惠特曼作为男性诗人的性别特征十分鲜明,《草叶集》焕发着独具魅力的男性气质。硬汉精神、强者情结和野性放纵、雄奇铿锵的自由体语言雄风是惠特曼诗歌男性气质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4.
穆旦在民族革命战争的大合唱中,发出了自己特异的声音,在战争风暴中抒写了个体的生存体验。其创作与主流文学思潮相比,主流文学是革命古典主义-集体理性-民族的存亡-崇高的讴歌,穆旦的诗作是现代主义-个体体验-生存的意义-痛苦的拷问。其创作的现代主义意涵主要体现在:对战争的否定;对大写的我的否定;对现实的否定;以及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求。穆旦继承了国民性批判的思想,但又超越了启蒙主义。穆旦诗歌在民族革命战争的风暴中,发出了灵魂的呻吟;在革命古典主义为主旋律的时代交响曲中,奏出了现代主义的不和谐的声音。它虽然孤立、微弱,但仍然穿透时间的屏障,回旋在历史的长廊中。  相似文献   

15.
屠格涅夫是 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晚年创作的 82首“散文诗” ,以简洁、凝练的风格 ,隽永的笔调 ,抒写了作家对社会生活和人生的深沉思考。本文从他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性格的赞与忧以及对爱情的张扬三个方面 ,探讨了他的民族情结。  相似文献   

16.
以诗传史、以诗证史的“诗史”观念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诗学传统,其发展到宋代日趋成熟,宋夏战事诗正是宋人“诗史”观念的产物,它融铸着文人士大夫深沉的忧患意识与浓郁的爱国情怀。宋夏战事诗具有鲜明的“诗史”性质,并呈现出以下特点:1.发于危难,记录史实;2.有史有情,忠愤沉郁;3.律切精深,意在言外。通过对宋夏战事诗“诗史”性质的考察,可以帮助我进一步去深入认识历史、反思历史,并从中积累民族的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17.
《诗经》"二雅"中的战争诗主要产生于周宣王时代,反映了当时频繁的征战,歌颂了宣王对外用兵的胜利,有着很强的纪实性。从正义之战、敬德重义、重视良将三个方面不仅可以了解宣王时能够建立强盛武功的原因,而且有助于加深对"宣王中兴"局面形成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