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慈溪县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进一步完善和中共中央〔1984〕一号文件的贯彻执行,各种专业户、重点户大批涌现。全县已有多种经营的专业户、重点户40,068户,占农业总户数的17.37%。“两户”的生产门路越来越宽,经营项目越来越广,不仅有种植、养殖、编绣、捕捞、采集业,还有家庭加工、运输、购销专业户、重点户。全县已有各种家庭加工专业户1,036户,运输专业户1,853户,购销专业户1,621户。“两户”的经营规模越来越大,如养群鸭专业户,1980年平均每户饲养182只,现在已经达到637只,其中蛋鸭在千只以上的有16户,万只以上的有1户。并且有部分生产项目,由独户经营发展到联合经营,现在全县已有各种经济联合体1,541个。“两户”提供的各种商品量显著增加,1983年仅食品公司收购的鲜蛋、肉鸡,分别比上年增长1.8倍和6.5倍,多种经营的商品率达到了98.1%。在“两户”的带动下,全县出现了各种专业村33个,专业乡1个,专业市场3个,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空巢家庭1561.64万户,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户的22.83%;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2339.73万人,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26.51%。其中,农村老年空巢家庭1117.90万户,占老年空巢家庭户总  相似文献   

3.
近一两年来上海市个体经济发展很快,到1985年6月底,全市已有个体工商业户八万一千四百多户,从业人员十万八千九百多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1978年的9.78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98%,其中从事商业占53%,服务业占14%,饮食业占11%。个体经济迅速发展,总的说来,对于活跃市场,方便人民生活,扩大就业面,补充国营和集体经济不足,促进城乡经济的繁荣,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随之也出现了相当一批的个体大户,在社会上人们习惯称之为“万元户”。从目前发展趋势看,个体“万元户”越来越多。据有关部门的调查,上海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南市区的福民街市场里共有570家个体户,年收入万元以上者已有340户,卢湾区柳林路小商品市场450家个体户中也有80%以上年收入超万元,这两个市场中年收入在十万元以上富户至少有30家,本市郊县个体户雇工的大户也有二百五十多户,平均每户雇工15人,有的个体户拥有资本从几千元猛增到数十万元。  相似文献   

4.
积极发展小城镇,对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生产向商品生产转化,发展农村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缩小城乡差别,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要搞好乡镇体制改革,大力促进小城镇的发展。一、小城镇发展的新趋势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指引下,特别是以家庭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制的普遍推行,使我国农村经济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不仅农业连续三年获得大丰收,而且林、牧、渔业和多种经营都有较大的发展,专业户、重点户发展更快。我省到1983年11月,专业户和重点户已发展到87.4万户,约占全省农户总数的23%。中央1984年  相似文献   

5.
笔者近日随同农业部门的同志,对某乡平纯收入超2000元的四个村进行了调查,本意是总结经验,宣传典型,以点带面。然而,调查的结果却大大出乎意料,严重的「以富填贫」现象令人吃惊!这四个村共有2360户、9786口人。某中,从事建筑业,私营工业,甲鱼、螃蟹,野鸡、野鸭、剪毛兔养殖等各类专业大户721户,2840口人,其户平年纯收入均在3万元以上,高的在10—30万元之间,最高的一家生产地板砖的私营企业年纯收入达到112万元。这721户的年纯收入占四个村村民总收入的99%以上。其人平纯收入是四个村人平纯收入的7倍,而其余1539户人平纯收入只有760元,有590户人均纯收入不足400元,占26%,在国家规定的贫困水平线之下。据调查了解,这种「一俊遮百丑」的贫富悬殊现象决不是个别,在一些个体私营经济发达的地区甚至相当普遍。有的住进了别墅,有的仍然是草房。但在调查过程中,一些乡村干部不愿吐露真情,怕影响自己的政绩和形象,这种不面对现实,缺乏实事求是的做法则更令人担  相似文献   

6.
慈溪县是浙江的养蜂重点县,农村向来有养蜂习惯。合作化前,农民一般就地放养“中蜂”。合作化后集体放养,1959年曾发展到1,237群。文化大革命中,一度中衰。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才又有较大的发展。1980年达100,000群,1982年达150,000群。随着农村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养蜂专业户、重点户不断涌现,新的养蜂联合体也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已有养蜂专业户、重点户5,100余户,规模不等、形式不同的养蜂联合体也已经达到700多个。建塘公社牛角尖大队社员顾伯钿为主的养蜂联合体(名为牛角尖大队养蜂场第一分场)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个。  相似文献   

7.
据笔者对江两省奉新县11名民政工作者的调查(调查对象占应调查对象的61%),45岁以下的6人,46岁以上的5人,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54.5%、45.50%;高中(中专)以下的8人占72.73%,大专以上的3人占27.23%;属招聘干部身份的7人占63.63%,属国家干部身份的4人占36.63%;担任民政工作者5年以下的5人占45.45%,6~10年的3人占27.27%,11年以上的3人占27.27%;担任民政工作者前的岗位,在乡镇机关工作的6人,村干部4人,其他单位的1人,分别占54.54%、36.36%和9%;个人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3人占27.27%,1万元以上的8人占72.73%;家庭人口3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专业经济承包责任制的发展,市场观念和经营问题已深深扎根在专业经营者的脑海里。他们在买难卖难面前,自然会想到搞储运、加工、运输,搞兼业经营或专业化协作,以致搞联合经营。据1984年末统计,我省农村主营专业户已发展到101,741户,占农村总户数的2.7%,比全国平均数(2.3%)还高0.4%,但与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要求还相差甚远。以种植业为例,占农业总产值68.6%的比重,而主营种植业的专业户却仅占总户数的1.4%,绝大多数仍然是自种自食、剩余部分出售并以剩余劳动时间兼营他业的综合型小农生产户。这种综合型小农的特点是经营落后、自绐自足,经济基础薄弱和保守,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大发展。必须从政策上促其向主营专业户发展,对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典型意义上的核心家庭(即一对夫妇与他们的孩子)所占的比例在近10年间日趋减少。一方面,三代同堂的家庭户继续减少:1970年占家庭户总数的16.1%,1980年占14.6%,1985年占13.9%;同时,一对夫妻和孩子组成的家庭比例也呈下降趋势:1975年为42.5%,1989年为42.1%,1985年为40.0%。而夫妇二人无子女的家庭户由1975年的11.5%变为1980年的12.4%,1985年又增为13.7%。单亲家庭也有增长的趋势,尽管不很明显。由于核心家庭减少,日本家庭中小孩人数也急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巩固和发展。1984年在发展商品粮专业户的基础上,富锦县涌现出142个家庭农场。它有规模大、效益好、商品率高的优势,因而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它的出现,标志着土地开始向种田能手集中,也是实行集约经营、发展商品粮的重要途径。通过调查看到,家庭农场有五个主要特点: 一是经营规模较大。这些家庭农场共承包耕地82,617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6%,平均每个农场承包土地584亩,是一般粮食专业户经营土地的7倍。其中经营300~450亩的47个,450~750亩的65个,750~1500亩的16个,1,500亩以上的11个。最多的达2,250亩,它们以开发性承包为主。兴龙乡11个家庭农场,承包耕地8,520亩,其中撂荒地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农村生产队总数的92%已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其中分户承包的家庭责任制(主要是包干到户)已发展到78.7%。这是农村生产关系方面进行的又一次大规模的调整和改革,它不能不使农村家庭发生一定的变化;另一方面,几亿个家庭户的变化又不能不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农村家庭经济单位的恢复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村普遍建立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家庭的根本变化是由集体的劳动部门变为经营承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昌邑县1984年底在农村中普遍开展了“文明户”评选活动,共评出文明户14,300户,占全县乡镇总户数的9.6%。这些文明户既是勤劳致富的先行者,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带头人,因此也称“双文明户”。他们为千千万万农户树立了新的榜样。例如:饮马镇东北村以服装加工和经销为业的于海生、王秀珍夫妇,是全县闻名的万元户。1984年全家收入1.6万元。他家以自己的剪裁缝纫技术在本村带出12家服装加工户,对三乡五里、非亲非故、慕名而来的求教者,包教包会,不收学费,教出了40多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广大农村在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中,涌现出一大批有技术专长、有经营能力的专业户。这种以专业生产为特征的劳动组织形式,使农村的多种经营有了新的生机,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商品率,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我们所说的专业户,是指那些家中有一定专长的主要劳力或全部劳力,从事国家许可的商品性生产,初具规模,其收入占到家庭总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农户。这些农户,不管是集体经济的承包户,还是在社员家庭副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营户,都可称为专业户。现在,那种全家脱离大田生产,专门从事某种专业生产的还不多,绝大多数是兼业户。在所兼各业中,有一项或几项是主要的,也可称为专业户。  相似文献   

14.
潘明信 《社会工作》2009,(21):60-61
“空巢家庭”是指在最后一个子女离开后,老年人单独居住或老年夫妇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据最新统计,近年来,我国空巢家庭一直呈上升之势。在全国有65岁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户中,空巢家庭户占22.83%,其中,单身老人户占11.46%,只有一对老夫妇户占11.38%。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户中空巢家庭户的比例,山东省最高,达到36.05%,其次是浙江省,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区有170万余户家庭,近四年每人每月用于文化的支出从2.75元增长到3.84元。一个将通的四口之家,每月有11~15元、全年有130~180元用于文化消费。在全国十大城市中,居广州、北京之后,其中书报消费列全国第一,家用文化电器消费列全国第二。(1)文化消费随人均收入、支出的增长而增加家庭文化消费作为一项经济支出,首先取决于家庭收入和生活费支出,而这二项近几年在发展社会生产提高人民生活的形势下,变化显著。表一反映了四年来变动的情况:表一市区500户家庭总收入,总支出,文化消费支出情况(月/人)  相似文献   

1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上海的个体经济发展很快。1980年恢复个体登记时,全市个体工商户只有11,686户、人,资金仅105万元;到1988年4月底,已发展到105,898户、158,035人,自有资金2.3亿元,分别比1980年增加了9.1倍、13.5倍和219.5倍。个体从业人数已占全市总人数的1.3%。1987年营业额11.1亿元,其中社会商品零售额7.21亿元,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1%。市区和郊县集市贸易市场已达447个。从全市来看,农村的发展大大快于城镇,1980年农村个体工商户只有598户、人,到1988年4月底,已发展到59,197户、98,033人,户、人数分别增加了99倍和164倍。个体所从事的行业也从简单的手工业、商业、修理业、服务业发展到工业、运输业、建筑业、饮食业、旅馆业、咨询业等,行业结构日趋合理,同时还出现了技术开发、信息服务、体育娱乐、翻译、旅游、经纪人等新兴行业:生产经营规模越来越大,从一人经营发展到雇工经营,从手工工场、作坊发展到使用机器生产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工厂。个体经济的发展,对活跃市场、繁荣经济,满  相似文献   

17.
张鹏君  马鸿 《社科纵横》2002,17(2):31-32
一、基本现状(一 )粮食不能自求平衡。临夏州辖七县一市 ,农村人口 167.14万人 ,人均占用耕地 1.3亩 ,其中山旱地占 65 % ,农民人均占用粮 2 4 2公斤 ,每年约有 2 0 - 3 0 %的粮食需要调进。(二 )政策性企业高负债运行 ,持续亏损难以扼制。全州在农发行开户粮食企业 5 4户 ,2 0 0 0年末总资产 3 0 4 0 5万元 ,其中流动资产 2 65 3 3万元 ,固定资产 3 5 2 6万元 ,无形及递延资产 3 4 6万元。负债总额 2 90 71万元 ,其中向农发行贷款 2 4 4 0 5万元 ,资产负债率高达 95 .6%。政策性企业累计形成亏损挂帐 2 169万元 ,占同期总资产的 7.1% ,占贷…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城镇化步伐逐步加快。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是农民工理性选择的结果,也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近1.5亿的农民在外务工,打工者数量还在以每年超过500万人的速度增长,其中70%以上是男性一方外出。农村年轻人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和土地,跨省流动越来越多,并且,他们离开父母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时空距离的增大,使得子女外迁的农村老人成为空巢老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空巢家庭1561.64万户,占65岁及以上有老年人家庭户的22.83%;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2339.73万人,  相似文献   

19.
据日本《产经新闻》1984年1月8日报道,目前日本65岁以上的孤独老人已突破了百万大关,其数80%是女性,每5个人中就有3人患病,只有四分之一的人有工作。该调查说,1983年日本的家庭总数是3,649.9万户,比1982年增长了0.7%。由男65岁或女60岁以上的老人同未满18岁的儿童组成的家庭达到了279.2万户,是1970年的2.3倍。而  相似文献   

20.
据对上海市区500户居民家庭和郊县1000户农民家庭的抽样调查,1989年城市居民家庭每人用于卷烟的消费支出为46.32元,比1988年增加10.3%,占食品支出的比重两年均在4.7%左右。1989年每个农民用于卷烟的支出为69.96元,比1988年增长29%,占食品支出的比重由1988年的11.1%上升为1989年的12.5%。城乡居民卷烟消费支出的比例从1988年的1:1.3扩大为1:1.4.支出差额由1988年的12.22元扩大为1989年的23.64元,每一郊县农民卷烟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比城市居民高出18.7个百分点。据调查,1988年每人平均消费卷烟46盒,每盒卷烟混合平均单价为0.91元;1989年人均消费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