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8,(6)
高考作为学生实现人生理想、国家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历次课改的风向标。在现行高中教学体制下,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最终要通过高考命题的走向起导向作用。政治新课程的理念的实施需要教师紧急围绕高考命题的特点展开。 相似文献
2.
[考场真题]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 相似文献
3.
4.
顾开永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1(6)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和考试大纲的研读来看,地理高考命题仍立足于学习地理概念,利用地图语言,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呈现出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的思想,地理命题仍会通过新材料、新情景和新图表,加强考察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再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王丽娟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9,(4):103-105
本文通过对2008年2009年江苏高考物理中的主观题(简答题和计算题)进行分析对比,结合新课改理念,感悟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方向,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和体现新课改精神. 相似文献
6.
7.
张海芝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0,38(3):90-92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评价体系中的高考改革日臻完善。本文对几年来全国高考和各自主命题省份的高考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阐述了作者对高考的看法和评价,提出了一些高考命题的预测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纵观2008年上海市普通高等院校招收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文化考试数学卷,命题有两大“突出”,一是突出考查学生的“双基”——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技能;二是突出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2009年高考仍会保持这两个“突出”。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新理念的教学原则》教导学生的主要舞台,在学生的增长知识了解自然社会中占绝对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的好与差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绩,同时也间接影响学生今后走向社会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题目:举手投足之间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相似文献
11.
12.
丁海林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9,(2):75-78
优秀的高考复习方法必定为学生提高复习效率.因此高考化学的复习方法,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策略:首先对模块进行有效的整合,重建学科复习顺序.例如:用好教材、教辅资料,把握复习教学主动权;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切实做好纠错工作;重视基础知识梳理,重建学科知识体系等方法.其次要专研试验区高考题,悟新课程命题精神.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喻学忠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20-26
2011年重庆实施新课改,2013年为新课改后重庆第一次高考历史试卷命题。新课程改革引起重庆高考历史试卷命题的诸多变化。这些变化对中学的历史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重庆在全国分省命题中,探索出具有"渝派"特色的命题风格,值得关注与思考。但2013年重庆高考历史试卷仍存在一些不足与遗憾。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人教版的高中语文课文总数的60%是文学作品.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当作阅读训练来讲解.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下的小学作文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关注生活,积累素材;二、放飞心灵,抒发真情;三、创设契机,丰富想象;四、张扬个性,自由表达:五、创造机会,体会成功。 相似文献
17.
陈告生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数与计算是人们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当前计算教学的窘状,迫使我们在如何改善计算教学,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计算课,如何让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明显的提高上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课堂上,老师说:“我们今天来做个小实验。”随后,他拿出一个装满石块的玻璃广口瓶,放在讲台上,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答:“满了!”“真的吗?”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与新教学模式具有内在联系,新课程改革实验是新教学模式生成的活动,新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实验的结果。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模式三者融为一体,并使教学模式成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可联系的媒介和桥梁。 相似文献
20.
【考场真题】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