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世纪70年代,在西方掀起了研究晚年马克思的热潮。一些西方学者把马克思晚年转向人类学的研究,看作是《资本论》研究的中断,并据此否认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前后一致性与连贯性。本文通过探讨《人类学笔记》与《资本论》的关系,说明了马克思晚年对人类学的研究,决不是马克思思想进程的“断裂”,而是他整个思想发展过程合乎逻辑的产物。事实上,马克思晚年正是通过对原始社会和东方社会进行历史研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形态、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等学说。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视角看,有充分理由断定,《人类学笔记》在本质上是《资本论》的深化。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晚年《笔记》主要收集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中。它的价值之争,这次在我国始于1986年,集中表现在同年12月召开的“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学术研讨会”上,并汇编为《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论丛》第11期,《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研究论文集》特辑(以下简称《特辑》)。 《笔记》意义之重大是无疑的,问题是如何恰如其分地加以评价。国外学者对此众说纷纭。兴起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研究热,是从美国人劳伦斯·克拉德在1972年编辑出版马克思这些笔记就开始了,他说:“在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在他的晚年重新捡起了青年时代所关怀的问题:对自然状态的人和文明条件下的人的批判。可是他早期的方案是从哲学人类学(人本学)的抽象概念出发的,而后期的著作是从有关人的现代意义的科学观点来考察问题”.可见他出版这些笔记,目的是要把马克思晚年思想和早期人道主义联系起来,使马克思成为“前后一贯”的人道主义者。  相似文献   

4.
再谈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的写作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70年代,马克思晚年所作的“人类学笔记”一公开,就很快成为西方“马克思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并逐渐波及到我国。由于马克思晚年社会交往减少,与他人的书信往来也不多,关于这一时期马克思的理论研究活动,了解细情的人也就非常少。这给马克思晚  相似文献   

5.
一、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理论的突破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从经济所有制角度,把人类历史过程分为:部落的,古代的,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和共产主义。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称《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序言(以下称《序言》)和《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进一步深入阐述了上述历史分期理论。并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关于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马克思关于俄国社会发展的新思想说成是“跨越论”并进而说成是社会发展的“东方道路”,这种观点值得商榷。马克思晚年写作《人类学笔记》是为了完善和发展唯物史观的需要,与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中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马克思有关于俄国社会发展的新思路,但没有什么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7.
1837年夏,在柏林大学求学的马克思投身于黑格尔哲学的怀抱,参加了以布鲁诺·鲍威尔为首的博士俱乐部。从那时起,他结合进步思想界对宗教的批判以及博士俱乐部内部对现实问题的讨论,系统地研究并精通了黑格尔哲学。1841年3月,他写出了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为青年黑格尔派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博士论文》的马克思,就世界观而言,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而是一个青年黑格尔主义者。我们研究《博土论文》,就是要如实地了解作为青年黑格尔派成员的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的状况,他对青年黑格尔派作出的理论贡献,以及这些贡献对他以后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70年代,随着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部分手稿的公开问世,在西方马克思思想史的研究中,又开辟出一个新的领域,逐渐形成研究晚年马克思的热潮。我国理论界从1985年开始涉及这一领域。但要把我国的这一研究引向更深的层次,就不能不站在世界文明大道的最前列。本文具体地剖析了现代西方关于这个专题的主要观点,说明了西方学者无论在方法论上还是在理论观点上,都取碍了一些发人深省的成果,但由于他们都把晚年马克思的某一观点,从其整体中孤立地抽取出来,然后根据当代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评价,因而不能客观地反映晚年马克思的真实思想。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晚年对人类古代社会的研究十分重视,他不顾重病缠身,在1879——1882年间集中阅读了大量有关著作,留下了一批很重要的人类学笔记。其中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一书摘要和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在二十多年前已有中译本问世。最近,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根据马克思手稿原文,将这两本书重新翻译编排后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新译本不仅译文准确、流畅,而且增加了梅恩《古代法制史讲演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第一次被译成中文出版是在二十多年前。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同志完成了这项工作,他们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版本的译误很多(其中有些错误源自当时所据的俄译本)。在1985年出版的新译本中,这些译误绝大部分已经排除,这是新译本的突出优点之一。马克思的手稿是用德、英、拉丁、希腊等多种文字夹杂写成的,翻译起来难度很高。加以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行文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中关于梅恩《古代法制史讲演录》的摘录集中表述了他晚年的国家理论。马克思摘录了梅恩对近代国家理论尤其是法律实证主义主权理论的分析,同时对梅恩的历史法学进行了批判。马克思认为,从实证角度来看,国家的起源和生成过程大致是氏族→共同体→家庭→国家;从意识形态角度来看,国家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晚年,体弱多病。《资本论》第二、三卷的修改定稿工作急待完成。对于这一工作,马克思甚至认为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不止一次地暂时放下了《资本论》第二、三卷的修放定稿工作,在1879年10月——1880年10月写下了《马·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一书摘要》,1880年底——1881年3月初写下了《哼·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1881年4月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们理论界对马克思关于神话论述的研究偏重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关于神话与想象关系的论述,没有科学地考察马克思关于神话问题的全部论述,没有注意到把马克思关于神话的论述放在浪漫主义美学的视野中考察造成了多么尖锐的理论矛盾,忽视了马克思在古代神话为现代人提供的美感的实质这方面所作的深刻思考,从而部分地掩盖  相似文献   

14.
在评论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文章中,张奎良的《马克思晚年的困惑》(见1989年5月29日《光明日报》,以下简称《困惑》),可谓别具一格。这篇文章认为:由于马克思一生追求的革命在现实生活中都成为泡影,以前多次革命预言失灵了,于是马克思对自己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发生了根本动摇,即所谓晚年的思想困惑。我们认为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是涉及到如何评价马克思一生的革命实践和基本理论的重大问题,应当认真讨论。本文拟围绕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这个中心,讲一讲我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从几年前和最近出版的马克思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看,马克思晚年的研究兴趣发生了明显的变动。他放下其主要著作《资本论》第二卷不去作最后完成,却把主要精力放在古代社会史研究方面,并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为什么晚年马克思研究工作会有这种变动?是什么动因促使他将自己的研究范围从资本主义社会转到前资本主义社会,从西方转到东方然后又再转向西方?本文作者在系统研究马克思晚年读书笔记和大量的通信的基础上,作出了综合性的考察,认为马克思晚年探索,既有出于完善《资本论》第二卷和完善原始社会理论的考虑,更主要的则是为了从理论上系统解答东方社会(尤其是俄国)的发展道路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读了《光明日报》1989年5月29日发表的张奎良同志的《马克思晚年的困惑》一文(以下简称《困惑》),觉得他对晚年马克思的评价不符事实,提出商榷。一、关于所谓马克思晚年对革命的困惑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理论论证时,非常重视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的研究,特别注重他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论述。但在这种研究中,有的论者往往把《人类学笔记》称作马克思最后的“晚年笔记”,把跨越“卡夫丁峡谷”称为社会发展的“东方道路”。特别是,又把这种看法说成是马克思晚年理论“困惑”的表现。这样,就把马克思毕生所注重研究唯物史观的统一性给肢解了。这不仅不能从理论上对这一历史观进行全面完整的理解,而且,在实践上也不可能对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科学地说明。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马克思晚年两个历史学“笔记”及其关系,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探索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思想来源决不能撇开人类学对马克思的影响——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思想,是青年马克思和成熟马克思思想的会合点,体现了人本主义精神与科学精神的高度统一——在晚年的人类学笔记中,马克思倡导了一种更博大、更深远的历史方法。  相似文献   

20.
虽然在《历史学笔记》中,马克思论述性的文字很少,但他以大量详实的材料和具体的实证的历史事实,记述了许多重要问题。马克思晚年以严谨的治学方法和不懈的追求精神为我们留下了180万字的《历史学笔记》这一思想丰富的伟大著述,这驳斥了一些人所谓的马克思晚年“慢性死亡说”。虽然内容庞杂,读起来相对费劲,但是这部著作价值很大。因此,笔者对近年来《历史学笔记》的研究情况作一个综述。这里以红旗出版社1992年版的《马克思历史学笔记》为文本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