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认为,自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与反传统的思想文化运动相呼应,中国出现了主张用科学的、实证的原则来检验一切和衡定一切的科学主义思潮。而出于肯定儒家思想作为一种道德宗教的恒常价值的目的,现代新儒家则对科学和哲学的功能作了不同区分;在此基础上,他们主张从意义的层面来理解和把握我们民族近代以来所遭遇的文化危机,认为只有发掘和弘扬儒学的基本精神,恢复儒家的“形上智慧”,从而重建国人的终极关怀和价值信念,才能从根本上使我们民族摆脱近代以来所面临的危机和困境。文章对新儒家重建传统形而上学的思想局限进行了批判;肯定了他们关于科学与哲学具有不同功能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朱英杰 《社科纵横》2013,(1):209-210
新儒家作为中国当代文化中的一支中坚力量,在建设中国传统文化和吸收借鉴西方文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确理解当代新儒家是对中国文化建设指向的恰当把握。通过新儒家和新儒学概念的比较分析确立新儒家的基本特征。对不同时期三代新儒家主要代表人物思想的分析,归纳出当代新儒家的本质特征,为把握当代新儒家的精神实质起到积极的诠释作用,同时也为中国文化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方向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张妍 《唐都学刊》2014,(4):104-107
以郭希仁为代表的清末民初的陕西知识分子一直怀有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时代使命感,其中,美学所提倡的“经世致用”精神是他们改良社会的思想源泉.本文通过梳理郭希仁辛亥革命前的求学背景、对革命和地方建设的贡献和对儒家传统文化的坚守三个方面,揭示其思想主张和实践活动背后的美学印记:他始终秉持美学“立心立命”的使命意识,具有强烈的改造社会的使命感.实践证明,包括美学在内的儒学传统在今天仍然是可供开发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4.
一王阳明(1472—1529)是中国明朝最伟大的新儒学家。他的思想不只影响中国,也在韩国及日本等地广受接纳,在东亚曾开创新的文化局势。阳明思想的伟大到底在那里?他的新儒学到底新在何处?他所开创的新文化是什么?与中国道统有何关系?阳明先生伟大的地方很多,其中值得一提,而往往为人所忽略的,乃是他虽身为儒者而不拘泥于传统儒家的古典文献中,能超越出既有的儒家思想型态,借助他人,尤其是佛家及道家,重新透视及表现中国道统,使古板的旧文化重生新机,发展新思潮,如果没有非儒家外来的冲击及协助,阳明  相似文献   

5.
<正> 发生在我国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初期的美学问题大讨论,在我国历史上是一次空前未有的美学热潮,一次空前未有的美学大辩论、大普及。经过这次大讨论,大大促进了中国美学思想和美学研究的发展,提高了美学这个学科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地位,也密切了中国美学与世界美学思想的联系,使得在世界美学史上长期处于封闭或近于封闭状态的中国美学一下子同世界美学思想接近了。因此人们称这次美学大讨论为中国现代美学的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蒙。在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发展史上,这次大讨论留下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也留下了许多令人深思和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所要探讨的是这次大讨论是怎样兴起的,它的根源何在?以及最初它是怎样酝酿和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何生杰 《创新》2009,3(11):75-77
当人类进入经济全球化,思想多元化的新时期,作为中华民族的主流传统文化的儒家学说,在经历了外部的冲击和内部的反思后,以其日久弥新的魅力,为重塑中国人的信仰和道德提供精神支撑,为可持续地发展经济提供健康的思维模式,为世界和平提供积极的思想资源,积极而不断地展示出其丰富而深邃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7.
荀子是中国先秦时期的儒家大师,也是先秦诸子文化的集大成者.荀子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有深刻影响,要言之,可分"继往"与"开来"两方面."继往"角度说,荀子在诸子中突出的批判继承了先秦学术;从"开来"角度言,荀子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发展方向,并影响了中国传统儒家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于中国美学来说,对世纪是一个反思的时代。20世纪百年美学对于中国传统美学的反思采取了三种形式:批判、建构和发扬,它们又与一定历史时期相对应。从世纪初到1949年为批判期,主要引进国外美学之标准以检讨中国传统美学;80年代为建构期,主要守持中国美学的本位以建构中国传统美学;则年代为发扬期,通过比较美学的建立将中国传统美学推向世界美学舞台,使其精蕴得到发扬光大。百年美学也为即将到来的对世纪美学留下了深长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应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土壤,特别是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学说.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主要有"为政以德"的政治思想、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和"义以为上"的伦理思想,这些思想中的精华,都可以供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参考、借鉴,以形成中国企业文化中的"自律"、"正己"、"爱人"、"慎独"等思想精神.  相似文献   

10.
赵庆鸣  喻惠贤 《创新》2011,5(2):71-74,127
从西汉"引礼入法"到清末"礼法之争",两千多年来,儒家法律思想一脉相承地在我国法律思想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虽然现代法治思想与儒家法律思想呈现出较大的冲突,但时代的发展也表明,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及合理成分使它具有无限生命力,并能够在相当程度上与现代社会发展的深层需求相融合。反思儒家法律思想与现代法治思想的深层融合点,挖掘传统法律文化鲜活的现实作用,对我国当代法治建设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马浮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新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六艺该摄一切学术”的命题内涵有二:其一是儒家文化该摄了诸子之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切学术的渊源和当然代表;其二是儒家文化也该摄了西方的学术。马浮认为人类文化学术发衣的根本目的,并不主要是知识与物质文明的发达,而是知识与道德精神上的全面发展。马浮的上述一些思想表明了他的强烈的新儒家文化立场。马浮在哲学上主张的也是儒家的道德哲学,他虽然极力会通程朱陆王,但其哲学的基本思想倾向及实质则更接近陆王。  相似文献   

12.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而民本思想则是儒家政治思想方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民本思想始于殷周之际,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对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儒家民本思想的发展历史,而且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先...  相似文献   

13.
现在,人们习惯于把我国的传统文化,称为“儒家文化”,甚至把东方一些接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国家也纳入“儒家文化”的范畴.有人也许会问,“儒家文化”这一概念是否能够概括我国传统文化的一般内容?要说明这个词题,就必须搞清儒家文化的内涵,以及它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儒家文化?回答这一问题的先决条件是要搞清什么是儒家思想,因为儒家文化应该是社会在儒家思想指导下自觉实现儒化的必然结果。儒家思想严格地说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不过,儒家学派的思想并非与史俱来,它是在我国的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的几千年之后,由春秋…  相似文献   

14.
段虹 《求是学刊》2007,34(6):135-138
蔡元培美学思想作为他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内容,吸收了康德、席勒等西方先进美学思想,并加以创新的产物。他以审美的普遍性和超脱性为理论依据,将其美学思想结合到培养完善健全人格和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代迅 《学习与探索》2004,(6):153-157
中西诗歌的概念有很大差异,中国诗歌相当于西方的抒情诗。中国是以儒家为主干的伦理型文化,西方是以基督教为核心的宗教型文化,这对中西诗歌不同美学风貌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的诗歌传统主题始终围绕忠君爱国,西方诗歌中没有与中国类似的忠君思想;忧国忧民题材是中国诗歌的重要内容,西方诗则对民生疾苦普遍有所忽视;中国诗歌常常描绘时间已经流逝而尚未建功立业的恐惧,西方诗歌却常常把时间的流逝和爱情、死亡联系在一起。诗歌在中国一直享有崇高地位,在西方则长期遭到拒斥。  相似文献   

16.
对于启蒙反思和现代性批判这个我们时代不可回避的问题,不同的学术传统具有不同的回应方式."第三代新儒家"从构建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具有极大包容性的新人文精神出发,发掘儒家文化传统对于解决人类当前困境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则立足于中国的当下现实,审慎地看待启蒙反思和现代性批判,并出于文化安全的考虑,对儒家文化传统与现代性的相关性提出全面质疑.  相似文献   

17.
亓元 《学术交流》2006,(10):17-19
老子由于受到巫风浓厚的陈楚地域文化影响,其美学思想体现为巫史精神融合的特点;随着华夏地域文化大融合的趋势出现,老子又融入了以商文化为特征的《归藏》思想。老子的美学思想体现是巫史精神和《归藏》文化的融合,而这种融合,造就了老子美学思想的神秘观念、重母权尚阴柔的特点,也是老子对其时代审美反思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8.
刘玮 《求是学刊》2002,29(3):104-109
作为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孕育出的伟大作家 ,曹雪芹不可能脱离其文化土壤 ,必然受到传统思想和文化习俗的制约。这样在《红楼梦》人物形象的塑造、特别是贵族少妇形象的塑造上 ,就呈现出对儒家传统妇德观的承传情况。具体地说 ,这些贵族少妇在事夫之德、去妒之德、守节之德等方面 ,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对儒家传统妇德观念的恪守与张扬 ,对此 ,作家多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肯定  相似文献   

19.
侯敏 《学术交流》2004,(12):14-17
当代学界对牟宗三的哲学思想研究较多,但对其审美理论很少涉猎。牟宗三美学思想的特色在于:强调中国文化生命中有一种“综和的尽气精神”,即英雄的、艺术性精神。牟宗三用儒家的心性之学,改造了康德哲学美学,建立了自己的道德理想主义美学,认为审美固然是一种判断,但它更具品鉴或赏鉴性质。康德的审美判断理论既有洞见,又存在着矛盾。从中国美学角度来看,真、善、美虽各有其独立性,但三者合而为一,“即真即善即美”。三者合一的关键在于善,在于道德之心,即实践理性之心。道德实践之心是主导,是人们建体立极的纲维。牟宗三“消化康德而归于儒圣”的美学运思,有助于国人确立中国美学的独特品质,实现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20.
中西审美差异溯源赵连元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从根本上说,是两种不同思想文化体系的美学,它们备有其不同的社会土壤和文化环境,不同的独立的发展史,不同的民族特色。以孔子和老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美学是经验美学、伦理美学和社会美学。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西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