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博客的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科研等领域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逐步把它运用于教育教学领域之中.文章通过分析博客对教育教学的影响,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现状,提出了基于博客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辅助模式,旨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予以有力补充和延伸,促进教学要素和环节的优化.从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时代,艺术类院校思政课教学迎来新机遇,尤其在贯彻落实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有了新起点.从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角度看,观察艺术类院校思政课教学可以从理论、功能、要素、实践四大维度予以检验,以此来指导和推动艺术类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随着高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也得到了创新。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慕课、互联网教育等教学形式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在生成性理论的指导下,不同的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地运用。  相似文献   

4.
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利用新媒体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是一个具有创新性又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通过研究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制订合理的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真正变革,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切实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社会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为了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为了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应积极利用并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优势。在此通过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及社会力量等方面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构建课上实践与课下实践相结合、集中实践与分散实践相结合、基地实践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
王婷 《南方论刊》2024,(1):99-101
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直接目的是实现就业,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理应突出培养与就业相关的政治素养和思想品德,以更好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就业导向与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基本一致、教学内容互相渗透、教育主体基本相通,对国家培育时代新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突出就业导向,应当树立“大思政课”的育人理念、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就业教育相融相合、科学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就业教育内容、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案例"课型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需要从教学观念、师资力量、教学设计、案例编制与共享、教学评价制度等方面来系统构建,才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慕课"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在线教育模式,使人们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慕课"具有规模庞大、开放共享、个性多元等特征,但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点存在着悖论.如何正确运用"慕课"教学形式,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好地发挥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值得所有思想政治工作者思考.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评价是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实施,教学质量的评价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受到高校的普遍重视.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仍面临评价目标、范围、方法与效果的困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评价问题研究的发展,必须实现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效果研究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已经成为审视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域,处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中的前沿.自21世纪初,新媒体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界的关注以来,人们对其的认识有冲击论、工具论到环境论三种观点,且形成了三种观点并存的局面,在研究中广泛运用了传播学、社会治理等理论资源.但受限于对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认知,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研究仍然存在着研究思维、研究视野、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观点的局限.新媒体实现了媒介、信息以及互动交流前所未有的融合,其所引发的不仅是交往方式的变化,而且是意识形态传播机制的变化.进一步拓深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研究,应结合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政治传播理论以及我国特有的政治文化传统,实现对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跨学科解读.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影响下90后大学生社会政治心态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伴随移动网络的发展,微博、人人网等新媒体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的重要载体,对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重大影响,也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通过对福建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重点调研分析了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社会政治心态产生的影响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思政工作者要主动融入新媒体,以人本主义教育观为指导创新思政及媒体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系统的政治观,探索实践育人新途径,从而实现课堂教育、实践教育和网络教育的“三位一体”有机结合,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良性互动,营造出一个健康的新媒体网络环境,进而纠正部分学生偏激的政治心态,学会辩证地对待时政焦点、民生热点,树立科学的政治观。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探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新媒体只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就拥有了传统媒体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才拥有的受众群体,并以惊人的速度继续发展.目前,新媒体已成为当代中国大学生了解世界的最主要的媒介形态,并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和把握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有利机遇,开拓思维,努力探索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实现"三全育人",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前沿阵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实现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结合。受协同育人管理体制不健全、教育主体缺乏合作、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支撑不够等因素影响,当前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结合,需要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实现同向同行,健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的管理体制,建立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常态化合作机制,营造二者协同育人的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5.
深化教学改革,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行新课程体系以来,从教学的总体效果上看,它更好地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正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现实挑战。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以教育环境建设、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革新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仍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以来,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处于改革与发展的新环境中,在继承党在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改革与发展.从历史与逻辑分析的视角来看,新时期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显示出加强、改进和创新相统一、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原则相统一等四个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7.
信息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探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中新载体的出现成为必然.在信息时代,比较常见的新载体主要有网络载体和数字通信载体.我们应该把握这些新载体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以运用,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科学化、社会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论研究型教学理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成长特点和他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规律的认识,同时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德育主渠道地位和作用,我们应该坚持以"研究型教学理念"为基本指导思想,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这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和吸引力的根本途径。通过讨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意识成长的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规律、研究型教学理念的基本内涵和要求、研究型教学理念的实践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素质等问题,阐发了以研究型教学理念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QQ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兴载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环境的变化及对象的变化,需要挖掘新媒介的优点,在因材施教思想的指导下,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QQ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兴载体,在自我管理、公共空间、沟通平台、知行合一、成长记录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良因素,需要加强探索、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其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