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准确把握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和特点,明确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原则和方向,建章立制,完善措施,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培育校内毕业生就业市场,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义重大.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上升,就业工作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本文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入手,提出了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一直是政府、高校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笔者对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指标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提出了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指标体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套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到数值型监测结果——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指数,用来表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相似文献   

4.
史学伟 《成才与就业》2023,(S1):56-59+88
从2022年开始,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就已超过1000万人,这无疑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不小压力;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亦面临诸多问题。在当前时期,只有认真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才能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对策,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本文从当前高校毕业生自身心理变化、高校和社会外部环境变化等方面来阐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原因,并从学生、就业工作队伍、国家政策等多方面探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高校毕业生就业违约现象的预防和疏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但高校毕业生就业违约现象却越来越多,预防和疏导毕业生就业违约问题对高校办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违约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从加强毕业生诚信意识教育、法律意识教育、高校就业管理等方面进行预防和疏导。  相似文献   

6.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跟踪与服务是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新增的重点工作。经过调查统计,在实际工作中,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存在着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信息库更新速度慢、政策宣传不到位、毕业生对人事公共服务部门服务不满意等问题。调查显示:动态跟踪管理是掌握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基础信息的关键、建立高校——社会——政府三位一体的宣传体系可以有效保证宣传效果、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援助需求趋于务实、母校是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寻求援助的主体。建立完善、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是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与服务工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高校毕业生人数却迅速增加,因而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非常困难。我国政府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出台了一些直接地和间接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然而,这些税收优惠政策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优惠的力度也不够大。我国政府应当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条例》,将税收优惠政策法律化。同时,政府必须加大税收优惠的力度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难探析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和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分析和研究,积极探索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建立符合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机制,端正毕业生就业思想,是当前高校就业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作用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辉 《南都学坛》2010,30(1):121-124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政府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如何恰当定位政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是当前政府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我国政府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主要作用体现为组织协调作用、规范监督作用、支持保障作用、计划调节作用、规划指导作用、岗位创造作用。我国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效途径有努力发展经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进一步加大政府主管部门的调控力度,优化就业政策、保障大学生就业,规范就业市场、完善多元化就业服务体系,加强高校管理和评估干预、引导高校加快改革。  相似文献   

10.
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然而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就业存在着周期短、流动量大等结构性失衡问题,现实情况不容乐观。从高校毕业生流向的结构性失衡现象着手,分析影响和制约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寻找建立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良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