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彬彬 《社区》2014,(34):14-15
北京市海淀区聚集了22个街道办事处、570个社区近350万常住人口,包括43.1万老年人、31170名残疾人、4700户低保户以及24115名下岗失业人员,辖区内有高校70余所,省部级以上的中央单位60多个,巨大的社区需求和丰富的区内社会资源为海淀区社区服务工作提供良好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海淀区从转变社区服务中心职能人手,推动社区服务管理创新,社区服务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2.
孙京江 《社区》2004,(23):14-15
社区服务中心(这里重点是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能否正常运作,关键是要对社区服务中心有一个正确的定位。社区服务中心是政务服务的平台。这里的政务服务主要是指街道办事处劳动、民政、计生、城管、司法等科室(还可包括属于垂直管理的工商、税务、房管、环保等基层所站)进行的与居民密切相关的行政事务的办理,如婚姻登记等等。一般来说街道只是提供场所,具体工作还是由相关科室承担,社区服务中心不能承担政府的行政事务,也不排除某些事务的协助办理。社区服务中心是政府转移服务职能的载体。把政府为老百姓提供的各种服务从政府职能部门中分…  相似文献   

3.
略论社会转型呼唤社区服务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区服务发展是社会转型的客观需要,表现在:社区服务是市场化发展的需要;是人口老年化发展的需要;是家庭结构小型化发展的需要;是城市化运动发展的需要;是妇女职业化发展的需要。社区服务发展必须坚持走社会化道路,表现为:服务主体社会化;服务客体社会化;资金筹集的社会化;服务队伍的社会化;服务管理的社会化。社区服务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福利性与经营性关系,建立福利型和经营型两种运行机制,尽快走出“两个效益矛盾”误区。  相似文献   

4.
符正成 《社区》2009,(10):44-45
2006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把社区服务定位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一部分。那么,哪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属于社区服务范畴?社区服务由哪些部门承担?如何管理与实施?本文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社区是社会管理基础性的平台,完善社区服务对于社会管理创新意义重大.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实施了以改善社区服务递送为主的社区服务创新政策.然而由于政府提供的社区服务大都涉及到更高层级政府的体制、机制及相关的法规政策,导致了这些社区服务创新举措在执行中存在大量困难.通过对德阳市社区服务创新案例的深入分析,发现虽然地方政府在政策设计上期望社区承担起更多服务递送的重任,但制度性障碍影响着政策的落实,给社区服务创新带来诸多挑战.社区服务创新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而是要求政府从更高层级上改革和理顺资源保障、权责一致和激励相容三个方面的体制关系.因此社区服务创新不可避免地要求加快相关社会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6.
沈月梅  王亚娟 《社区》2011,(30):16-18
今年以来,作为深化“创先争优”和创新社会管理服氖促进社区凝聚力的重要抓手,坊门街社区探索建立了“幸福使者”工作驿站,驿站设在社区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民建广州市海珠区基层委员会参与社区服务管理为实例,对民主党派在当前社会治理创新视野下,参与社区服务管理的独特优势、效能发挥、主要困境以及优化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徐成卫 《社区》2011,(28):38-38
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今年6月,河南省焦作市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十二五”时期社区服务工作的目标——建设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内容多样、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施永週  李艳青 《社区》2008,(19):12-14
上海市虹口区广中路街道依托社区服务中心这个平台,实现了社区服务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社区服务中心到处都有,但真正把服务落到实处,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并不多见。广中路街道做到了这一点。他们有什么样的秘诀呢?  相似文献   

10.
田志梅 《社区》2015,(10):28-28
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一是加强政策创制。省内相关部门先后出台文件,对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山东省财政和省福利彩票公益金累计投入1.85亿元,以奖代补支持各地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带动市、县、镇三级累计投入120多亿元,用于全省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目前山东省建设城市社区服务站6286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8666个、社区服务网点10余万个,初步形成了覆盖面较广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较好地满足了社区居民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11.
李红 《社区》2003,(23):24-24
广州市全力推进社区服务,从解决社区服务中心人员编制、壮大社区服务队伍、增加服务中心投资等基础建设入手,为社区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略论社会转型呼唤社区服务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区服务发展是社会转型的客观需要,表现在:社区服务是市场化发展的需要;是人口老年化发展的需要;是家庭结构小型化发展的需要;是城市化运动发展的需要;是妇女职业化发展的需要。社区服务发展必须坚持走社会化道路,表现为:服务主体社会化;服务客体社会化;资金筹集的社会化;服务队伍的社会化;服务管理的社会化。社区服务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福利性与经营性关系,建立福利型和经营型两种运行机制,尽快走出“两个效益矛盾”误区。  相似文献   

13.
符正成 《社区》2009,(7):44-45
2006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把社区服务定位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一部分。那么,哪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属于社区服务范畴?社区服务由哪些部门承担?如何管理与实施?本文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王俊贤 《社区》2013,(3):17-17
整合与投入并举,解决“公益用房”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在不断深化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按照“有利于社区管理、有利于服务居民、有利于实现社区公益用房达标”的原则,科学整合社区资源,扩大社区服务半径,实现“两个全部”,即街道全部建成上千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服务中心,城市社区公益用房全部达到300平方米以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深圳市借鉴香港经验,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社区中引进专业社工机构运营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作为新生事物,在嵌入社区过程中可以采用评估社区需求作为切入点。本文正是以深圳市F社区服务中心为例,介绍其进驻社区开展的需求评估及其服务方案的设计过程,为实务工作者提供范本。最后提出了关于社区需求评估的三个疑问:如何处理调查得来的需求与真实需求之间存在的距离?社区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应为何?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到公平?  相似文献   

16.
张建忠 《社区》2002,(22):20-20
2002年初,大连市西岗区委、区政府把社区服务数字化作为电子政务建设九大系统之一,列入全区工作议事日程,并在全区选择了北京,建设、工人村、黄河路四个街道进行了试点,年底前所有街道社区服务中心配备了计算机、触摸屏、信息大屏幕、呼叫查询系统及社区居委会管理软件,开通了社区服务热线电话。同大连奥德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了社区数字化呼叫系统,建立了点与点连接的局域网,筹建了西岗区社区服务呼叫中心平台和社区服务网站。目前,社区服务热线和社区服务网站已投入试运行,标志着西岗区社区服务工作进入数字化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社区、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等概念,目前在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的使用频率都很高,但是却存在着不少歧见。“社区”是相对于“单位”和“政府”而言的,而不是相对于“社会”和“社团”而言的。“社区服务”包括具有福利性的社区福利服务和具有经营性的社区社会化服务。“社区管理”中必须认真处理好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社区服务水平已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社区服务具有福利性、社区性、群众性和产业性.它既要提供福利性服务,也要提供行政事业性服务与商业性服务,具有五大功能.它将成为城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为此,应建立、健全领导机构,理顺关系;应加大投入;组建四大服务系统,使城区的社区服务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许伟文  高雷 《社区》2012,(9):13-14
2012年2月22日,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第二届社区服务特色品牌项目创建活动正式启动。去年,该区在省内率先引入项目管理理念,全区各级投入百万元启动社区服务特色品牌项目创建活动,涌现出了-一批为老服务’邻里互助、慈善帮扶、绿色环保、文化教育等各具特色的社区服务项目,为社区服务品质的提升,创出了一个全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以满足人们的家庭生活和公共生活需要为目标,提高社区服务效率、遵循公平原则、增强居民的参与意识是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与方向。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模式为当前我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成功经验,即由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建构集商业服务、公共服务、居民参与为一体的复合式服务体系。这一成功经验也可以用来解决我国社区服务中存在的设施分散、社区服务效率不高、管理混乱、居民参与不足等问题。在这一服务体系中,先期规划、政府投资、公共企业、公民参与是其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