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仁爱无敌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就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 这是所有名的住宅,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的底价是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炒到了10万英镑,而且价钱还在不断攀升。要不是健康状况不行了,老人  相似文献   

2.
3.
感悟高扬     
《公关世界》2009,(4):3-3
高扬走了3月29日,他刚刚走完他的百岁人生之路。为此,我们在这期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圣已念他的长篇文章:《高扬百岁人生气贯长虹》。读罢这篇文章,深深地感到,高扬称得上是我们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位杰出的典范。从追念他留给我们的极其丰厚的精神遗产中,特别是从他终生为民、—世清明的光彩形象中,让我们痛悟到高扬百岁人生的非凡价值和多么难能可贵的高洁人品。  相似文献   

4.
著名劳模时传祥,曾以他“宁愿一人脏,换得万家净”的奉献精神成为那个时代的精神楷模。与父辈们相比,时传祥的长孙女时新春的人生经历却显得波折一些。25岁那年,她拒绝随同全家迁回北京,而嫁给了山东一名普通采油工人。37岁那年,她转岗成了一名环卫工。在外界复杂的目光中,时新春在环卫工的岗位上千得有声有色,成了时家第三代劳模。  相似文献   

5.
马德 《现代交际》2005,(3):60-60
多年前有一个鞋匠,在小城一条街的拐角处摆摊修鞋,寒来暑往,也说不清有多少个年头了。 有一个冬天的傍晚,他正要收摊回家的时候,一转身,看到一个小孩在不远处站着。看上去,孩子冻得不轻,身子微蜷着,耳朵通红通红的,眼睛直愣愣地盯着他,眼神呆滞而又茫然。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人间,曾经和继续存在着对于书呆子的种种传说与笑话。阿基米德,当敌人的大刀架到自己脖子上的时候,还能从容地说,让我把这一道题做完。一般人对此的理解是他大胆,视死如归,我看他未必是大胆,是他绝对地做题做得投入。你让一个官场上八面玲珑的人去理解陈景润所研究的数学,他将目瞪口呆。  相似文献   

7.
林月姣 《现代妇女》2010,(10):60-61
每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会不断地经历着苦辣酸甜咸,从碰撞到懵懂,再到大彻大悟。当我有时候看着刚出生的孩子愣愣地看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常不解于我们每一个人与这个世界说不明白的复杂关系。我的老师送给我他自身感悟的20个字,仔细揣摩一下短短20个字,可以让我们得到不少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8.
十年     
《现代交际》2005,(3):60-61
当危险就在前面的时候,我害怕了。 我知道她也害怕了。 不过,她比我冷静而且坚强。 一天下午。 我和她偷偷去登郊外那座在我们眼里一直是"高不可攀"的山。好不容易到达了山顶,可是天却黑了。  相似文献   

9.
无缘     
梁晴 《中外书摘》2000,(2):23-24
  相似文献   

10.
患者月怡自述: 父亲是个音乐迷,出于对艺术的钟爱吧,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拿着家里的全部积蓄,为我买了一架钢琴,很快,我就能在那架比我还要高出一个头的钢琴上,弹出几首简单的乐曲了。 转眼间,我到了该上小学的年纪。学习音乐课时,为了炫耀,我对老师说:"我也会弹这个。"老师自然是不相信,在那个年代,会弹钢琴的小孩子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11.
幸福的橘子     
童年的一只橘子就能让你多么快乐啊,从什么时候起,你的笑脸不见了呢? 小时候吃橘子对于我是一种奢侈。尽管那是一种在家乡十分常见的水果,便宜到只有两毛钱一斤。通常只有在期末考到第一名,又恰好遇上橘子上市的季节,妈妈才会喜笑颜开,从包了一层又一层的花布手  相似文献   

12.
张颖 《现代妇女》2005,(2):43-43
最近,当医生的爸爸有点不平常。按时回家的他,现在总要11点才回家;一到周末也不陪我和妈妈进行惯常的散步了,老说自己有工作要做…… 直到有一天,我在抽屉里发现了一本父亲的记事簿。随手一翻,一行小字跃入眼帘:"菲菲生日,9月6日。"旁边有这样一个名字:"李菲倩"。那一定是个女性!她是  相似文献   

13.
靖宇 《现代交际》2005,(3):63-63
记忆里,那个冬夜很长。 那年,男友早我一年大学毕业,他提前进入了"角色"。为和男友一起留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我们艰难地在生活中跋涉着。 那时,我俩都没正式工作。男友是学三维电脑设计的,刚刚揽到一家设计广告公司的临时差事,没日没夜  相似文献   

14.
牟丕志 《公关世界》2008,(12):39-39
麻雀小而无奇,平平淡淡.毫无艳丽之处。论嗓音唧唧喳喳,论勇猛。与鹰类猛禽无法相提并论。然而,这一切,却不能妨碍它成为鸟类的“精神之王”:你可以杀死我,但你不能战胜我,麻雀靠自己的不屈赢得了尊严。  相似文献   

15.
金涛 《中外书摘》2000,(4):10-14
1984年11月。经我国政府批准,我国第一次派出科学考察队前往南极洲,任务是建立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站,并开展对南大洋的科学考察。这是八十年代中国科学技术领域的一件大事。我当时作为光明日报特派记者有幸参加这次远征南极的壮举。于是我乘飞机飞往南美洲最南端的火地岛。在那里,  相似文献   

16.
1972年底,我从江西一个山沟沟里调回北京,结束了三年零一个月的“五七战士”生活。学院“文革”中被撤消,并没恢复,我是沾了妻子的光才回来的。她是医生,我是汉语教员,这证明我小时候父亲要我长大当个“科技人员”是高瞻远瞩的。这一年我39岁,正是父亲去世的年龄。  相似文献   

17.
人在难处     
人生在世,谁没有在难处的时候呢? 我们家最难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父亲被关进监狱,母亲没有工作,家里彻底断绝了经济来源。我如今每每在已经变得繁华起来的城市给女儿指出当年自己挖野菜、拣煤核的地方,女儿怀疑我那是天方夜谭般的故事,或索性问我:“你那是旧社会吧?”那时,母亲到处求人,揽来了钉纽扣、锁扣眼的加工活儿。一件上衣五分钱,一条裤子三分钱。不分白天黑夜地干,勉强糊口。我永远记得母亲眯了眼,凑到灯下纫针的情景。不到40岁,母亲早早就花了眼。  相似文献   

18.
时光就如同握在手中的细沙,不知不觉中,四个年头已悄然流走,在夏日微热的风中被吹散得零零落落。四年如一瞬,走出繁复而简单的象牙塔,新的梦想即将开始。 在拥挤的车厢站立了近十个小时之后,终于熬到了深圳。作为广告专业的学生,我明白深圳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四十不惑     
“什么?”我的老板蹭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眼睛里闪着迷惑不解的目光,“你真的想要回学校读书吗?”  相似文献   

20.
在纽约皇后区51街41—16栋4楼的一间住宅里,有一个免费的卡拉OK厅,曾一度兴旺,吸引了许多来自大陆、台湾、香港的华裔男女,每周三、六的下午2点至深夜2点,可以免费去唱歌,且备有免费的啤酒、可乐和宵夜小吃。这在美国是很令人称奇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