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级差地租是商品经济中的一个经济范畴,而城市级差地租又有其特殊的表现和作用。长期以来,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城市级差地租没有予以重视,导致滥用城市土地的现象日益严重,影响了城市产业的合理布局,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衰退。这个问题,在上海尤其突出。为了实现改造和振兴上海的战略目标,研究城市级差地租并掌握这个有力的经济杠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级差地租分享制度:生成、特点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现行征地制度没有体现土地的级差地租,导致在征地过程中农民应有地租大量流失,出于分享级差地租的分配性努力,城市郊区出现了分享级差地租的制度创新--以土地入股为特征的社区型股份合作制,减少了政府通过征用无偿或低价的方式对土地级差地租的攫取,部分实现了级差地租由农村社区实际取得和共同分享的目的.但这一制度创新与城市化的要求存在差距,出路在于打破封闭性.  相似文献   

3.
目前,社会主义绝对地租理论已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但对绝对地租量如何确定?尤其是城市绝对地租量如何形成和确定?却分歧甚大.本文将循着马克思对绝对地租分析的思想,对社会主义绝对地租量的形成和确定,作一尝试性的探索.一、马克思对绝对地租量的分析1、农业绝对地租调节其他形式用地的绝对地租.城市级差地租可以不由农业级差地租来决定,而由自身(城市)土地的位置级差所带来  相似文献   

4.
当前城市级差地租的定量测算,已成为城市级差地租理论讨论的一个中心课题。测算级差地租“理论值”这项工作,就象测算“理论价格”一样,必须建立在科学的计算方法和科学的统计资料基础上。马克思对级差地租分析的三点启示第一,马克思认为,级差地租就是等量资本投在等量面积但不同等级的土地上(丰度、位置不同)所带来的级差收益(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这里,可以看到马克  相似文献   

5.
城市宏观级差地租是我国特殊国情下的创新理论。首先对城市宏观级差地租的概念进行了新的诠释,然后重点论述了城市宏观级差地租的形成机制,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别从城市区位级差地租、城市规模级差地租和城市功能级差地租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述,阐明城市宏观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最后总结了我国城市宏观级差地租理论创新的意义,指出中央政府对宏观级差地租理论的运用是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差距一个新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界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土地的有限性以及由此引起的土地经营垄断是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我们认为,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应该是土地所有权,土地的有限性以及由此引起的土地经营垄断是级差地租实体形成的条件,而级差地租实体是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试论社会主义城市土地有偿使用费的理论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社会主义城市土地的无偿使用改为有偿使用,用经济手段管理城市土地,是我国理论界及实际工作部门比较一致的认识和要求。城市土地有偿使用费是指使用城市土地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必须交纳的各种土地使用费用的总和。从理论上讲,它应包括城市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垄断地租和城市土地开发投资补偿及投资利息这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主要“考察资本投入农业而产生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然而,抛开资本主义地租所反映的特定社会形式,就土地级差会产生不同劳动生产率这一原理来说,对分析社会主义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的使用都是适用的。我这里就马克思揭示的有关级差地租的一般原理在各社会农业中普遍适应性问题进行探讨,并依据马克思的论述,对我国当前土地利用中的一些问题初步做些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目前巳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城市土地有偿使用的重要意义,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各种探讨。但是,征收土地使用费的依据究竟是什么?目前仍无统一认识。有种具有代表性的意见认为,征收土地使用费的依据有三:(1)城市级差地租;(2)城市土地投资的补偿;(3)城市土地投资的利息。这种意见同时还否认了社会主义绝对地租的存在。我们认为,以上三者是土地使用费的构成,但并非它的依据,不能把土地使用费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级差地租的讨论开始联系价格问题展开。主要提出了在价格政策中要不要考虑包括级差地租的问题。余霖提出,在农产品和矿产品的价格中,原则上不应当包括级差地租,它们的价格都应当根据它们的平均劳动消耗来制订。理由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虽然还存在着产生级差地租的自然条件,但已经不存在产生级差地租的社会条件(土地私有制度),因而在原则上没有必要保留级差地租。同时,如果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绝对地租”这一章中,对级差地租范畴作了进一步的论述。这些论述对于我们深刻理解级差地租的性质,正确把握它的量的规定性都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垄断产生了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在质和量的关系上都出现了复杂的情况。在这种场合下,级差地租如何计量,经济学界尚存争议。  相似文献   

12.
汪旭庄、顾存伟、夏顺康等同志在《学术月刊》1962年第1期发表的“农村人民公社级差土地收入的形成问题”一文,对拙作“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级差地租”提出许多宝贵意见,使我得到很多启发。但其中有些论点尚值得商榷。拙作“再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级差地租”一文,曾对某些争论的问题,有过一般的论述,现在专就商品价值关系与级差地租的关系、经营管理好所获得的额外纯收入是否全属于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Ⅱ与级差地租Ⅰ的相互关系等问题,粗略地提出一些商榷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朱剑农早在30年代就开始致力于农村经济和土地问题的研究.他在1939年至1944年间,先后在《时事类编》、《经济汇报》、《新中华》、《东方杂志》、《财政评论》、《四川经济季刊》和《中国农民》等刊物上发表大量有关土地和地租的论文,揭露国民党土地政策的反动实质及其"土地专家"对农民的欺骗宣传,阐明了我党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一系列正确主张.解放后,尤其在六十年代初以后,朱剑农又着重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地租进行了富有成果的研究.他先后在《江汉学报》、《学术月刊》上了发表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级差地租》、《再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级差地租》以及《有关农村人民公社级差地租的几个问题》等论文,论证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因消灭了土地所有权的垄断,绝对地租随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学界最近正在讨论级差地租问题。有些同志试图用马克思的地租学说来解释我国当前农村人民公社内部各个生产队之间存在的经济差别。他们认为由于某些生产队耕种着丰度较大或位置较优的土地,或是在同样的土地上投下了更多资金和劳动而使土地生产力提高,从而得到的差额收入,是“级差地租”。因为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  相似文献   

15.
农村人民公社的级差地租问题,是对实际工作有重大意义,在理论上颇有争论的。本文拟针对目前学术界的争论,就下列三个理论问题,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一)农村人民公社级差地租形成的直接社会原因及其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二)农村人民公社级差地租(实体)的形成、转化、分配与土地所有权的关系;(三)公社的集体生产单位间分配级差地租时应否以按劳分配为尺度  相似文献   

16.
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管理体制、集体土地产权的“虚位”及城乡二元管理混乱等是“城中村”形成的制度根源。“城中村”问题的本质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城市化过程中弱势群体的利益。随着房地产业的繁荣及城市的不断扩张,相应地段的级差地租日益增大,各方为了最大限度地取得土地资产收益,出现了许多不协调的现象。建设节约型社会重大战略抉择的提出为“城中村”的治理和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巨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级差土地收入与级差地租级差土地收益同社会制度没有关系。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都有土地肥力大小、地理位置好坏、农业生产投资多少的差别,形成级差收入的客观条件都同样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和人类社会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发生的,如果撇开在不同的社会具有的不同性质这一点不说,级差土地收入是永远存在的。那么,在社会主义社会,土地级差收入,究竟属于级差地租范畴,还是属于级差土地收入范畴呢?  相似文献   

18.
经营管理因素不能舍象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级差地租”问题的讨论,涉及很多问题,其中,一个值得重视的争论是: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与级差土地收入的关系如何,即由于经营管理较好所产生的额外纯收入是否属于级差土地收入的范畴问题。有的同志这样置疑: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级差地租时并未提及经营管理因素,如果经营管理确是级差地租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为什么把它舍象了。在探讨社会主义级差土地收入问题时,应不应该或能不能够舍象经营管理因素?我认为是不能舍象的,不仅不应加以舍象,而且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对李嘉图的级差地租量的三种表述和评论在英国古典经济学中,李嘉图系统地阐述了级差地租。但是,在一些论著中,对李嘉图的级差地租量存在不同的表述和评论。主要有以下三种: 1.级差地租是劣等地所调节的价值和中上等地的个别价值之间的差额。苏联有的论著认为:“在李嘉图的解释下,……凡是比劣等地稍为优良一些的土地,都应该产生额外利润,这个额外利润是劣等地所调节的价值租中上等地的个别价值之间的差额。”我国有的论著认为:“李嘉图指出,……劣等地上所耗费的劳动即所谓最不利条件下的劳动,就成为决定全部农产品价  相似文献   

20.
人民公社的级差土地收入,有它的形成和分配两个方面。级差土地收入既是生产范畴,又是分配范畴。生产决定分配,处理好分配关系,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巩固人民公社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级差土地收入在国家、大集体与小集体之间的分配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性试作探讨。级差土地收入主要归谁所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级差土地收入,就其实质而言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级差地租。资本主义的级差地租为农业雇佣劳动者所创造,经由农业资本家而归不事生产经营的土地所有者所占有,因而它所体现的分配关系的实质,是农业资本家和地主阶级之间如何瓜分农业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问题。而社会主义的级差土地收入,则为基于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