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也逐渐深入,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数比例明显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解决特困生学习、工作及思想问题已经成为一项关系校园稳定和育人质量的重要工作。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探讨特困生群体形成的根源,详细掌握特困生思想、心理及学习、生活状况,坚持正确的助困育人导向,积极寻求解决特困生问题的有效途径,进而保证特困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顺利地完成学业,早日成才。   相似文献   

2.
特困生作为大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除了面临经济压力,还要面对学习和心理压力,从而更容易出现学习、生活适应、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从环境和心理等因素出发对在校特困生心理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寻求预防和解决高校特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校特困生心理障碍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特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及行为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建立特困生档案、加强对特困生"四自"教育、注意对特困生的心理健康引导、鼓励特困生勤奋学习、设立特殊困难补助基金、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特困生的关心与支持等措施来解决特困生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校特困生“精神贫困”现象剖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高校招生体制的转变,高校中逐渐出现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特困生。近年来特困生一直牵动着校园内外千百万人的心。从贫困的环境中能脱颖而出成为天之骄子,他们的聪慧和勤勉,他们的不屈和坚毅,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奋发图强的精神,因而他们也成为众多望子成龙的父母用来教育生长于安乐窝中子女学习的榜样。为了能帮助他们完成学业,社会上许多善良的人纷纷解囊相助,高校内也采取了各种措施来缓解他们的经济困难,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让他们成为栋梁之才,不因贫困而夭折。然而,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笔者痛心地看到,相当一…  相似文献   

5.
高等院校的贫困生群体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一道特殊的风景线.针对各高校出现经济困难学生及特困生问题,提出了几点扶贫助学工作的建议,旨在为贫困生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能安心学习,尽快成才.  相似文献   

6.
伴随高校特困生的经济扶贫工作的开展 ,特困生中出现了一些使人不愿看到的现象。提高特困生的综合素质 ,已成为当前特困生工作的重要一环。因此从如何增强特困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社会交往素质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南京工业大学现有贫困生约25%左右,其中特困生约6%。学校应该在深入调查和全面掌握学生学习、生活、工作情况的基础上,采取扩大勤工助学渠道,鼓励学生争取奖学金,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等措施,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通过加强自立精神培养,加强心理知识和诚信教育等途径,引导贫困生成才。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特困生数量和困难程度的增加,他们的"精神困惑"日益凸现,迫切需要重视解决。通过对高校特困生形成的原因及现状探究,总结分析出他们"精神困惑"的内在成因,即不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影响以及家庭因素的影响和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进而提出解决"精神解困"的途径,即建立特困生档案,对高校特困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关注特困生心理问题,加强班集体建设,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9.
高校特困生心理特征分析及思想工作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高等教育已由"两包"(即国家包学费、包分配)转变为"两自"(即自费上学、自主择业),高校中出现了许多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特困生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针对特困生不同的家庭背景,分析其心理特征,探索高校特困生思想工作的新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建立起合理健康的伦理关系,不但有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和优良品质的形成,而且还有利于整个社会理想伦理关系的构建。而在高校的特困生这个弱势群体中,依然存在着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高校除了要在物质经济上给予之外,更要在心理、精神等方面对特困生进行伦理关怀。本文从伦理关怀的角度,对高校特困生的管理工作做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贫困生责任承担之合理性在于,它是贫困生作为对象性存在之内在规定,是维护助学整体利益之必然诉求,也是其行使道德权利之内在统一,更是其追求德性圆满之自由选择,责任生存也因之成为贫困生生存发展的伦理范式。  相似文献   

12.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做好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教育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文化转向理论为基础,以高校贫困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机制,从心理定势、心理强化和从众心理等方面,探讨了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资金使用效率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高度重视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资助力度不断增强,使部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得到了有效缓解。但高等学校资助工作仍存在少数贫困生得不到资助、少数家庭经济不困难学生得到资助、重复资助、少数学生用资助金进行高消费及造假骗取资助金等现状,其原因有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认定难度大,缺乏科学客观的标准;资助工作缺乏稳定性,资助项目之间缺乏整合;注重资助的前期评定,缺乏对资助资金去向的监管,应通过优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过程;促进资助项目之间的有效整合;加强受助学生资助资金使用去向的监督;扶贫性资助基础上尝试进行发展性资助等途径来提高资助资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目前,大学校园内的贫困生的问题越来越明显。笔者从社会角度、家庭角度和大学生自身方面来分析贫困大学生产生的原因,阐述了贫困对大学生的影响,提出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从分析当前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出发,就高校的情感教育及情感教育目标体系构建,以及情感教育理念下对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培养的目标层次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对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内化的路径从实践的角度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和谐校园视野下高校贫困生救助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贫困生救助问题是近几年广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和谐校园与贫困生救助相互关系入手,探讨我国目前高校贫困生救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以和谐校园的视角构建贫困生救助体系的大雁模型完整结构,以促进和谐社会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大学毕业生弱势群体的针对性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学生弱势群体主要是指生理残疾、学习成绩差、专业能力低、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群体。而大学毕业生弱势群体大部分往往是从大学生弱势群体中产生的,由于他们面临毕业和就业的选择和压力,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更是各方面关注的热点。重视大学毕业生弱势群体,解决他们学习、生活存在的问题,已成为高等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毕业生弱势群体的针对性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给每个人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关注他们身心的健康,这也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8.
贫困大学生资助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一方面需要全社会多渠道共同努力,另一方面需要贫困生及家庭正确面对困难和资助。进一步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生涯自我效能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143名贫困生和140名非贫困生在择业初期进行测量,对其中74名贫困生和85名非贫困生在择业后期进行重测,比较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生涯自我效能和焦虑的不同,并探讨择业期间两者的变化。结果发现:择业初期,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生涯自我效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贫困生焦虑水平显著高于非贫困生;择业后期,未找到工作的贫困生总体效能感明显低于找到工作的贫困生,焦虑水平最高;择业期间,未找到工作的贫困生生涯自我效能显著下降,焦虑水平显著上升;生涯自我效能和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助学贷款制度是高等学校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资助中最主要的资助方式。助学贷款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政府资助资金不足、助学贷款资助标准同一化、担保机制不健全、还款机制欠缺、学生身份识别制度不完善和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建公平的贫困生身份识别制度、改善现有助学贷款资助标准同一化问题,完善助学贷款制度担保机制,加大助学贷款制度资金投入,提高贫困生还款意识与观念等完善助学贷款制度的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