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澳门新中产阶层对澳门政制发展将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既要重视新中产阶层对澳门政制发展的积极因素,也要尽量避免其负面影响。澳门新中产阶层未来的成长既要扎根澳门本土,又要背靠内地;既要服务于澳门社会,又要链接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2.
发展我国中间阶层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中间阶层正悄然崛起 ,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正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我国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过程中应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科教文化事业 ,以促进我国中间阶层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民是我国社会阶层中人数最多、政治取向最复杂的一个社会阶层。农民阶层的政治态度与价值取向是国家制度创新与政策设计的重要基础。本文采用实际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取得大量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现阶段农民阶层的政治态度与价值取向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作者通过对我国中间阶层的历史变化及其同民主党派关系的分析,认为中间阶层是我国民主党派的合法性基础,同时指出,邓小平、江泽民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为新形势下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实践中民主党派的作用拓展了空间。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产阶级和中间阶层   总被引:69,自引:0,他引:69  
在市场转型以后,我国的中间阶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由独立经营者构成的新中间阶层,而且新、老中间阶层的更替速度非常快,作为改革以前典型的中间阶层的由国有企业职工组成的群体出现整体性的衰落。在任何社会中,中间阶层都是维系社会稳定的最重要的社会力量,因此,中国要获得经济稳定的发展,就应尽快实现从经济分化时期向中间阶层兴起时期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中间阶层作为我国新兴的阶层,有着广泛的代表性和相对独特的社会要求,因而是影响社会结构走向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当前我国中间阶层的界定出发,分析我国中间阶层的积极及其消极作用,最后探索出培育我国中间阶层的方法,扩大我国的中间阶层力量。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中间阶层的兴起与壮大。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已有的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合肥市的中间阶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其特殊成因,并提出巩固和扩大中间阶层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社会中间阶层进行角色定位是社会发展及其自身发展的共同要求。社会中间阶层扮演了多重角色 :他们是定型现代化社会结构、稳定社会形势、引导社会消费、创建社会规范及主流社会价值观的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中国经济转型对中国两种类型的中间阶层的阶层意识及其社会功能的影响,探讨中国中间阶层在中国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社会中间阶层进行角色定位是社会发展及其自身发展的共同要求.社会中间阶层扮演了多重角色:他们是定型现代化社会结构、稳定社会形势、引导社会消费、创建社会规范及主流社会价值观的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11.
尼赫鲁时期印度仍是世界上最为贫穷的国家之一,其经济发展缓慢,但它却保持了高度的政治稳定,其中,中产阶级的作用不可忽视。中产阶级对尼赫鲁时期政治稳定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中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政治稳定提供社会基础;中产阶级的价值取向为政治稳定提供思想基础;中产阶级对国家政策的影响为政治稳定提供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从美国文官群体的社会阶级属性与文化特征入手,探讨和研究美国中产阶级的"政治异化"现象与文官"政治中立"原则之间的关系,实为一深入探赜索隐。作为19世纪末诞生的美国中产阶级的一个特殊的白领职业集团,文官坚守"政治中立"原则,与美国中产阶级在政治上"冷漠"与"保守"的"政治异化"现象密不可分。文官之所以能够坚守"政治中立"原则,一方面是政府层面上法律强制约束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层面上中产阶级阶级属性和自然意识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亨廷顿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指出,战后发展中国家的中产阶级要求参与政治以实现其利益和主张,但是在没有政治制度和组织保障的情况下,容易引起政治混乱甚至是暴力革命,而政党作为政治组织具有吸纳和同化政治参与、维护政治稳定的功能,因此发展中国家要实现既扩大中产阶级政治参与又保证政治稳定的目标,必须发挥政党的作用。亨廷顿关于中产阶级政治参与、政党功能与政治稳定关系的思考,对于今天中国在中间阶层崛起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扩大中间阶层的政治参与、实现社会政治和谐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中产阶级正在崛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在文化传统上与中国大陆有着渊源关系,研究其中产阶级对理解中国大陆中产阶级有着较强的借鉴意义。总体上,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社会中产阶级主要产生于战后资本主义工业化,官僚政治的增长带来中产阶级的扩张,政府在阶级结构的形成和再塑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中产阶级的特征还不稳定,处于塑造和再塑阶段;其政治角色也是摇摆的和情境的。但中产阶级的迅速成长,已经并将继续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注入活力,为高度的社会整合作出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从实证研究出发,对我国中等收入者进行了界定,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作为中产阶层初级形态的中等收入者的特征、联系及区别。阐述了农民工成为农村中等收入者的主体、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等重要论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中产阶层的“冷漠”已成为一种带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其存在是我们民族(社会)凝聚力的一种缺损,是国民精神支柱的一种剥离。“冷漠”现象的形成与社会转型时期道德价值观的变迁、社会心理变化、人的精神追求等许多方面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消除中产阶层的“冷漠”应从如何理顺社会关系的失调入手。具体措施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道德法律化促进道德发展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把资本主义社会看作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极对立的社会。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个由专业管理人员组成的新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既不同于传统的资产阶级,也不同于无产阶级,即所谓的中间阶级。从总体上说,尽管存在着中间阶级有所扩大的现象,使得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呈现较为复杂局面,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呈两极化的态势并未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8.
旧中产阶级是自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代表。垄断资本的兴起和福利国家体制的确立,使美国旧中产阶级处于长期衰落的状态。旧中产阶级强烈的生产主义取向符合资本扩张的本性,其持续衰落意味着资本主义精神动力的衰竭。为了摆脱滞胀危机、回应全球竞争的要求,“里根革命”恢复了自由竞争体制,促进了旧中产阶级的复兴,推动了美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