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当前,我以为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而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 2012年3月26日,国务院召开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在会上讲话强调,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腐败.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政权的性质就可能改变,就会“人亡政息”.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极为严峻的重大考验.  相似文献   

2.
《决策探索》2008,(7):8-8
3月18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温家宝总理在回答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提问时指出,在广大网民众多的问题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物价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此次总理答记者问,有七大精彩看点。  相似文献   

4.
3月18日,在亿万人民的殷殷期盼中,温家宝总理在与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时,娓娓道出了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目标和纲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温总理的“一二三四”。 “实现一个目标,这就是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同时,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温家宝 要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目标,必须继续执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于积极财政政策是否应该继续实施,近年来各界议论颇多,很多分析家的思路趋向技术层面,过多地  相似文献   

5.
程雄 《领导科学》2003,(9):12-14
2003年3月18日是个让世界媒体注目的日子,我国新任总理温家宝同志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首次与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提问。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政府首脑,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的一举一动,受到电视屏幕前亿万观众的关注。温家宝同志首次以总理身份与大家见面,便以他几乎尽善尽美的谈吐形象,向世人展现出一个大国总理的大家风范,以至时去多日,这场招待会还成为人们喜爱谈论的话题之一。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的艺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言表述简练流畅,逻辑性强。此次记者招待会历时110分钟,不包括自我介绍…  相似文献   

6.
《经营管理者》2009,(4):16-17
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此次总理答记者问,有七大精彩看点。 (一)谈应对危机,引唐诗——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温总理:今年的两会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7.
河之洲     
2003年3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有关工作风格的提问时说:“在我当总理之后,总是默念着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是我今后工作的态度。”这两句诗出自林则徐《云左山房诗钞》卷六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原诗为: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两句意为:行事进退,一切皆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岂能为了个人的安危福祸而算计。温总理在回答记者有关两…  相似文献   

8.
张兴民 《领导科学》2001,(13):21-22
最近,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三讲”教育联络小组负责人就搞好企业“三讲”学习教育问题,再度回答了本刊记者的提问。 问:自3月10日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三讲”学习教育活动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9.
2月22日。广州市长万庆良出席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记者招待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妙解“幸福广州”深刻内涵,回应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五年的时间转眼即逝。从十六大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职至今,留给世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对民生问题的关怀。无论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还是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提问时饱含深情地吟诵“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无论是走到普通群众家中嘘寒问暖,与百姓一同过年,还是深入田间地头矿山学校访民情、察民瘼……关注民生、  相似文献   

11.
《决策导刊》2005,(7):25-25
“中国的水价还有上升的空间。”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6月7日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这样说。  相似文献   

12.
河之洲     
温总理精言妙语答记者2007年3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以下是温总理在答记者问过程中的一些精言妙语摘录。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政府工作人员除了当好人民的公仆以外,没有任何权力。  相似文献   

13.
公安部新闻发言人、公安部宣传局局长武和平近日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记者提问: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是否对新闻发言人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武和平回答说:由于具有“天下媒体一网收,上天入地遍全球”的神通,  相似文献   

14.
语丝语录     
《决策探索》2008,(7):10-11
“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在台上。” ——3月18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时说  相似文献   

15.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这是2008年3月18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关于控制物价增幅问题时信手拈来的孟子语。  相似文献   

16.
资讯     
<正>权威观点温家宝:商业银行改革国家绝对控股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答中外记者时,就华尔街日报记者所提“中国政府什么时候会开始允许外资企业获得国有银行的控股权?”温家宝总理说: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我们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而股份制就是一种有效的实现形式。实行股份制不是目的,改革的目的在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从  相似文献   

17.
<正>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怎样妥当地回答记者的提问,不是个理论问题,而是个技巧问题。为此,笔者结合实例将领导干部回答记者提问的方法概括为ABC法则,希望能对广大领导干部感受和把握媒体公关技巧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决策导刊》2011,(3):5-11
2011年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市长黄奇帆在北京接受中外媒体150家、记者近150人的集体采访.在历时2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就转变发展方式、户籍制度改革、房产税征收、公租房建设、成渝经济区、“民工荒”、缩小“三大差距”等热点话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采访现场异常火爆.气氛热烈。  相似文献   

19.
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在1978年(昭和五十三年)自民党总裁选举前夕,回答记者提问时曾说:“人是很弱小的,发怒也无济于事,应以淡泊的心境处事。”“我一直认为在当一名政治家之前,首先必须做一个普通的人,今后也仍要坚持这样做。”“我认为  相似文献   

20.
《决策》2009,(10)
<朱镕基答记者问>是国内面世的第一部署名朱镕基的图书,收录了朱镕基同志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期间回答记者提问和在境外发表的部分演讲.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在九届全国人大会议5次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在境外发表演讲和答问;出访期间接受香港记者随行采访,等等.其中朱镕基同志接受境外媒体采访、在境外发表演讲和答问的全文,是首次在国内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