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正道德的产生,是来自人们意志的自愿,不受外界的约束,可以自主规范来约束自己,故道德的最高境界是"自律"。自律,是指根据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思维,为自己立法,并按自己的意志和立法去行动。具有自律的人表现出健康人格特质,如:自觉性、自制性、包容性、坚持性和自主性等。学校应该培养学生在个体道德生活和社会道德生活中学会自律。培养学生自律能力的方法有挫折性教育、自我评价教育、道德问题讨论、道德责任心培养、设置活动性德育课程等。在培养学生自律能力过程中,应注意层次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道德认同"问题内生于主体道德意识的自我觉醒,反映的是道德意识内部以及道德意识之间的深层矛盾,而这些矛盾在现代社会显得尤为激烈并使个体道德意识陷入困境:道德自我认同的内在纠葛、自我认同与他人认同的紧张以及道德自我与伦理实体的背离。如何应对此困境,传统伦理思维和现代道德建构都将为我们的思考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3.
从道德哲学的生存论观点来看,道德绑架是一种道德异化、伦理扭曲的社会行为,造成了对个人善和公共善的双重侵害。在道德绑架中,模糊和遮蔽了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自我与他者、个体与共同体、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之间的边界意识。要消解道德绑架,需要以生活化的道德叙事来推进现代公民教育、以主体间性的承认关系来奠基现代社会交往、以普遍化的媒介规治来促成现代公共舆论,这是从生存论的角度对现代公共良善生活的构建所展开的未来致思。  相似文献   

4.
道德类型就是根据道德的来源、职能、作用以及道德所关注的具体对象、调节范围来对道德现象进行的分类。在西方伦理学发展史上就存在着两种基本的道德类型:整体主义道德与个人主义道德。前者主张个人行动和信仰不是完全自由的,而是客观地为整个人类所限制的,社会整体价值高于或优于个人价值。后者则主张个人行动和信仰是完全自由的,个人是价值的创造主体和享受主体,是社会的中心,个体价值高于或优于社会整体价值。 主张整体主义道德的主要是德国的伦理学家们。从康德到黑格尔、孔德和海得格尔,在  相似文献   

5.
生活德育课程原型是一种原初的道德教育影响的选择与组织形式。基于知识论视角,生活德育课程原型从关照生活世界中的人出发,尊重主体地位,尊重个体生命,尊重个体在"遭遇性生活"为典型的个性生活中的道德领悟,使个体道德知识成为道德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个体道德叙事日益达成个体对生活的道德觉解,促进个体道德知识的解放,践行一种道德生活的道德教育基本实践形态。从知识论的角度审视生活德育课程原型,有助于深化人们对生活德育的理解与实践认知。  相似文献   

6.
从一些哲学观点来思考"市民社会个体的自我觉醒",以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契约的角度说明其重要性。在合理引导"市民社会个体的自我觉醒"的思考中,结合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的理论探讨"和谐社会"的构建,联系马克思对于费尔巴哈的合理的"利己主义"的批判思考解决市民个体觉醒中所具有的盲目性与滞后性,探究法律在合理引导中的运用,从而对理解合理引导"市民社会个体的自我觉醒"有所帮助,因而希望在此哲学思考中获得些许生活启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一系列社会现象或事件引起的广泛道德争议,凸显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道德价值冲突及其认同危机,以及由此导致的道德失范、道德冷漠等道德困境。重建道德价值认同、走出道德困境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强制性地划清个体情感、意义价值与社会规范价值的边界,建立规范价值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形成社会规范性价值共识,为个体生活提供公正的社会秩序;二是个体保持清醒的价值理性,依靠文化自觉,为自我的生活价值和生命意义提供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8.
康德从严格意义上提出了道德自律和他律的概念,其弊端由黑格尔指出并纠正,但直到马克思恩格斯才以辩证唯物史观将二者统一起来。过于强调道德自律或他律,或认为道德是无律的观点都值得商榷。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关节点在于理解道德之"律"的强制性。要把道德的自律和他律真实地统一起来,既要建立适应合理伦理关系的社会道德体系,也要建立与社会道德相独立的个体道德,建立有层次性的道德评价体系,并使道德个体融入现实的社会实践和生活的道德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9.
个体道德与群体道德究竟为何种关系的探讨在理论界已有多年。但迄今为止,社会上仍有为数不少的人只对个体道德情有独钟,而视群体道德为教条枷锁。原因是:在他们看来,商品经济条件下个人社会生活的自由度日益提高,与之伴随的道德生活也应更注重人的自由发展。个体道德正可满足这种需要。群体道德要求的却是整体的和谐,是个人服从,因而被视为远离现代生活而遭冷落。然而在个体道德与群体道德之间真有一个可以区别孰优孰劣的分界线线吗?或者说,个体道德真的可以远离群体道德而独立生成发展吗?显然,问题的症结依然在于两者的关系上,…  相似文献   

10.
责任伦理是公共健康伦理的实质和核心范畴。角色责任意识、整体责任思维和道德自律精神作为责任伦理的基本要素和本质特征,也是公共健康伦理的题中之义和重要属性。公共健康道德责任的主体包括公共健康专业人员和政府、媒体、企业及公民个人等公共健康活动内外所有相关者,前者承担公共健康职业责任,后者与公共健康专业人员一起承担共同责任。公共健康道德责任的内容包括追溯性和前瞻性两种性质的责任,前者是以追究公共健康主体行为过失为主的过失责任,后者是针对公共健康活动风险、以未来行为为导向的预防性责任。公共健康道德责任的限度呈现出从“有限责任”向“无限责任”延展的趋势,前者是主体在公共健康活动中的角色责任,后者则是对整个社会和人类健康负责的普遍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1.
当代人面对越来越多的伦理观和德目表,但在行动时却往往盲目无措,一些传播与媒介伦理研究者推荐了“波特图式”和“博克模式”等实用的伦理推理模式,这些希望确定行为理由的推理模式实际上并不能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有说服力的伦理依据。那什么是我们行动时可以依靠的东西?是随处可感的道德感吗?然而关于道德感的基因、神经生物和生物进化方面最新的科学研究明显打击了我们对道德感神话般的期待。不过,这类研究也提供了一些线索:行为的道德依据或者说道德感形成也许必须要从历史和社会实践的角度来探究,这样,美德伦理的研究传统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伦理学家麦金太尔提出的追寻美德的办法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推理和判断的模型,还把我们引向一条德行合一的道德探询之路。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治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回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主法制建设的不平凡历程,揭示法制改革的现实成就及其面临的困境,总结法律发展的经验教训,在国际比较法学的研究中具有突出的样本意义。纵览中国法制改革的历史阶段及其标志性成就,可以总结出如下八个中国法治建设的模式特征及正反两方面经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机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协商型法治,自上而下推进的权力主导型法治,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苏联法律文化和西方法律文化交织于一体的混合型法治,“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的开放型法治,强调理性主义目标规划的建构型法治,先易后难小步快跑的渐进型法治,注重实践不断试验和总结经验的学习型法治,追求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的意识形态法治。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媒体的报道屡遭质疑,究其原因是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不同利益主体和不同新闻理念存在剧烈的冲突,新闻报道环境与事件本身的复杂性非常突出,新闻报道的标准及人们对报道的评价缺乏共识。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重新考虑忠诚伦理的价值。新闻报道的忠诚伦理有三个原则:忠诚到底,寻找主导忠诚和确认具体忠诚对象。然而,在对“南平杀童案”报道的伦理分析中上述三个原则还不够,人们会在最终忠诚于谁及忠诚于什么的问题上产生巨大争议。上述原则可能难以处理对凶手的宽恕问题,也无法处理未来可能受害者的利益问题。原因在于,忠诚不仅在于具体对象,更要忠诚于特定的道德信念,而忠诚于公正具有最高的社会价值。忠诚于公正是忠诚伦理的第四条也是决定性原则。基于公正的社会正义感为记者的忠诚和职业行为确定了方向,也将促使新闻媒体承担更多责任,在更加多元的信息环境中证明自己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虽说西方哲学在各个时期都为主流语言学派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后者也常为前者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如索绪尔和乔姆斯基就曾为西方哲学输送了新思路。已成为当代语言学主流的认知语言学派,一方面吸取了西方的体验哲学理论,另一方面也为体验哲学的建构起到了奠基性作用,同时也为西方哲学(特别是语言哲学和后现代哲学)提供了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例如“隐喻认知论”、“图式范畴论”、“SOS理解模型”、“事件域认知模型(ECM)”、“识解观”、“概念整合论”、“认知过程”等,这些都大大充实了西方哲学的相关论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方哲学的纵深发展,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5.
当代人口学特征的民族性是民族形成、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的积淀,被深深地打上了历史环境的烙印,是一种“历史地域性”。教育水平以及为“边缘效应”“胁迫效应”所强化的人口空间分布离散度,是民族人口学特征的主要环境塑造力。地域性内涵包括相互关联的“地域趋异性”“民族趋同性”和“聚居地烙印”。对民族人口学特征空间分布地域性的论证,理论上来自地域性内涵,以及“地域因子综合作用原理”“离散效应”和“教育效应”;实证上表现为人口学特征的东(部)西(部)、(西)南(西)北差异,离散度和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显著相关,以及聚居地分类与人口学特征综合因子聚类(东部与西部)、聚居地分类与综合因子设定分类(西南与西北)之间十分显著的地域重叠度。  相似文献   

16.
在老龄化问题研究中,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成功老龄化和生产性老龄化,这四种理念具有不同的内涵。在结合地方养老服务创新案例分析四种老龄化理念的相互关系及其政策蕴意的基础上,运用“生活质量-社会质量”视角,评估健康老龄化和成功老龄化在提升老年群体生活质量方面的效用,探讨生产性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对提升社会质量的意义,从而深化人们对各种养老理念的理解,将老龄化的问题延展至老年照顾之外的参与和增能方面,丰富养老政策的内容和内涵,为发展老年友好型社会提供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17.
裴斯泰洛齐被公认为近代瑞士及欧洲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在西方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他围绕人性和教育的有关问题展开深度的哲学思考和探索,试图将个体放在特定的社会境遇之中,力求造就适应并能不断革新现代社会生活的国民,由此为奠定现代教育的主旋律作出了突出贡献。总体而言,裴斯泰洛齐和他同时代的康德都继承了卢梭的教育哲学思想,但又有所发展和创新。深入探析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哲学思想,将有助于学界进一步把握这位 '人类的教育家'的精神本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主要类型有网络成瘾、网络侵权、网络犯罪,其原因主要为:网络环境的开放虚拟、行为主体的道德偏差、高校德育的薄弱滞后;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对策有加强网络法制、深化网络德育、引导主体自律。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以来,公民社会权利话语主导了户籍制度改革的理论探讨,并开始进入官方话语体系。但实践中,地方政府仍然设置了有条件的落户门槛,并基于户籍身份向公民提供有差别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如何理解地方政府以资格取代权利的控制落户行为?现有从工具性视角、政治性视角给出的解释突出了公共品供给中的政府问责性、回应性,但较不重视公共品生产中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平衡问题。财政分权化改革后,地方政府是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的主要支出者,其财政支出将随着户籍人口数增加而快速膨胀,其财税收入却不会因户籍人口数变化而显著变化。由此,地方政府形成了以地方财力确定人口承载力的单向、静态行为模式。超越公民社会权利的单一逻辑,建立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地方公共经济体,构建以人口为基准的地方财税收入与财政支出相挂钩的机制,是落实以公民社会权利为导向的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哲学基础是实践哲学。实践哲学在人类思想史上有着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中国法治实践学派正是要挖掘多种实践哲学的思想元素,丰富自身的哲学内涵。实践是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核心概念,具有多样化的思想维度。它具有一种本体论的维度,并蕴含了“中介化”的实践论思维方式;它还具有道德的维度,同时体现了自由自觉的创造本性。实践概念蕴含了自身的世界观立场,实践世界观在本体论的意义上克服了物质世界观的绝对性和教条化,在肯定普遍的同时高度强调了“个别”的本体论意义,这对形成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自主性理论至关重要。实践概念内在地包含了实践智慧,实践智慧是产生于普遍与具体之间的行动智慧,同时包含了智识、德性与能力等多重维度。关于法的实践哲学将引导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理论设计与实践谋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