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现象学精神病理学是以现象学为理论框架的精神病理学方向,它特别重视对精神病人主观经验的探索。在它看来,精神疾病不仅是病人有意识经验的紊乱,更是前意识经验结构的紊乱。通过对疾病前意识维度的探索,精神医师可以把握第三人称的大脑神经生理研究所不能把握的东西。现象学不仅能够帮助精神科医生理解病人独特的主观经验及世界,而且能为精神病理学提供丰富的概念描述框架,如共感、自我感、意识等。尽管目前现象学与神经生理研究仍存在相当大的距离,然而现有工作表明,现象学与神经科学及其他自然科学进路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协同促进的潜力。对于人类精神疾病谜团的破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2.
他心问题是当代心智哲学和认知科学均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欧陆现象学家对交互主体性的反思为解决他心问题中的困难提供了丰富的现象学遗产。扎哈维和加拉格尔概括地重构了他心问题的“现象学主张”,认为对他心的“体验式理解”是一种前反思的直接社会知觉,它无须借助反思性的理论推理与心智模拟来实现。因此,“现象学主张”质疑读心研究中的心智主义假设和普遍性假设,并对理解他心的诸分析进路的认识论谬误提出批判。在现象学自然化运动中发展起来的“神经现象学主张”则进一步提出理解他心的神经机制,即一种镜像神经元系统激活所启动的具身模拟。这将推进“现象学主张”对直接社会知觉在社会互动中首要地位的论证,并在神经科学与现象学的互惠约束中揭示出“笛卡尔式焦虑”是造成他心问题的认识论根源。  相似文献   

3.
对意识现象性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的探索已然成为认知科学的重要议题。对此,神经现象学提出,现象学描述提供的第一人称数据与神经科学实验提供的第三人称数据之间可以形成一个动态的互惠约束,从而缩小研究意识体验与大脑过程之间的方法论距离。受东方传统中五蕴学说与中观认识论的启发,结合神经动力学模型,神经现象学家挑战了意识的神经相关物理论。通过双眼竞争的脑成像实验,神经现象学家初步确认了意识体验是不断流动的、非实体化的建构产物,不可能存在着单一、固定的神经相关物。未来,意识研究东方传统的复兴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4.
随着认知神经科学逐渐摆脱行为主义的影响,它愈来愈认识到解释有意识经验的必要性.为了克服解释鸿沟,有必要尝试以下将意识现象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相结合的进路:神经现象学和前置现象学.神经现象学是胡塞尔现象学、佛学和当代实验科学的结合体;它试图通过对被试进行第一人称能力的训练,来搜集第一人称数据,并藉此解释第三人称数据.前置现象学则主张:将现象学的概念或描述,作为实验设计的构成框架.  相似文献   

5.
现象学是当代重要的学术运动和学术方法。现象学家都高度重视自然科学对现象学的启示作用。量子力学是当代自然科学的研究前沿。量子力学对现象学的若干重要概念,如现象、直观、微观现象本身、自我、客体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概念的意义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展。量子现象必须借助科学仪器来实现直观。电子本身必须用科学语言——概率幅——描述。仅根据自我的原初性,是不可能构建出外部的客观世界。自然科学所依据的客体、实体等,通过现象学的还原之后,仍然以意向性对象存在于意识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6.
西方哲学的主流传统是观念论或唯心论,具有强烈的理论化倾向.作为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延续并强化了这种倾向;而作为德国现象学在法国的传播者的列维纳斯却批判这种倾向.他先是借助于具有一定实践倾向的海德格尔式存在论来读解胡塞尔的认识论哲学,进而批判胡塞尔哲学的强烈理论化倾向以及海德格尔哲学隐含的理论化倾向,在创造性误读胡塞尔直观理论的基础上,最终提出了现象学的实践转向要求.而在政治学和伦理学这两门主要的实践哲学中,列维纳斯主张伦理优先于政治.  相似文献   

7.
评罗杰斯现象学的人格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罗杰斯现象学人格理论的基本观点,分析了他的现象学人格理论的核心——自我理论和心理治疗的关系。自我理论既产生于心理冶疗实践,又是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罗杰斯现象学人格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他主张人是积极向上的,并能在适合社会需要的过程中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推动个体行动,以达到理想的目标。其消极意义则在于罗杰斯忽略了社会生活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片面地强调主观经验决定人的行为,结果,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深渊。  相似文献   

8.
现象学     
现象学一词是由黑格尔在他的《精神现象学》(1807年)一书中最早使用的,因此这一名词在哲学中得到了广泛流传。但现代现象学传统的主要起源却是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年)的著作。“现象学”一词是由源出自希腊语的phainomai(出现)和logos(理性)组成的复合词,这表达了胡塞尔现象学的主要研究对  相似文献   

9.
教育现象学与现象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育现象学从理论现象学中汲取营养,是实践现象学流派的组成部分。现象学为教育现象学提供了哲学基础,决定了教育现象学的基本原则和研究范式,也为教育现象学提供了本体论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 爱·胡塞尔(1859—1938)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现象学派的创立人。现象学是一个具有广泛和重大影响的哲学流派;它不仅对现代西方哲学、而且对现代西方的逻辑学、伦理学、历史学、文学和语言学都有极为重大的影响,甚至对病理学和生理学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胡塞尔在大学学习时是攻读自然科学的,他学过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1881年于维也纳大学获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就是论述复变函数的。后来他是在逻辑学家布伦坦诺的影响下由自然科学转向哲学研究。布伦坦诺关于休谟、康德哲学的讲演,以及关于心理学、逻辑学和伦理学的学术讲演,给胡塞尔很大的影响,几乎决定了他一  相似文献   

11.
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是其独创的现象学方法的创新成果,但也受到了各种批评,米歇尔·亨利批评它是一种外在性哲学,没有现象性的彻底化。这表现在现象学中的现象与自我都是在一种外在的距离中被把握的,丧失了内在性。进一步的考查发现,胡塞尔现象学的外在性来自其意识结构的二元性和自我意识的反思化;此二者又源自觉知("知")的关系模式。然而,研究表明,"知"(觉知)并不是关系范畴,其意义是"明",也即是现象的"自显示"。由此可反回现象和自我的内在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萨特的早期文献为依据,探讨了萨特思想得以形成的基础和过程.年青萨特通过研读胡塞尔的现象学,澄清了胡塞尔现象学与康德哲学在主体课题上的重要分野;进而又通过对胡塞尔的超越论的自我思想的批判,推进了早期胡塞尔的非观念论现象学的进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的非自我论的意识概念,从而为他后来的存在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对德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尼古拉.哈特曼哲学的简明而系统的研究。哲学一再追问物质和精神、存在和意识、人和世界、意义和价值这类终极基础问题,却始终不能最后解决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在形而上学这种矛盾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同时一直存在着哲学的批判活动。批判哲学主张不再从形而上学中寻找解决终极问题的出路,而要开辟新的道路。哈特曼提出的新存在学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文章论述了新存在学的最主要理论:批判传统存在学,阐述新存在学认识论,运用现象学方法对整个实在世界的存在结构及其不同领域和层次之间的关系进行细致的范畴分析,以达到对世界统一性的存在学理解;简要分析了由存在学、认识论、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伦理学、美学和逻辑学构成的新存在学理论体系;指出新存在学在现代哲学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在于:实现了对康德哲学的“哥白尼转向”的反转向,将认识论置于存在学的基础上,为解决近代认识论批判所产生的认识形而上学奠基的难题提供了批判实在论的论证,确立了通向存在学的新道路;改变了胡塞尔现象学以主体意识及其意向活动为基础的认识方向,从反思态度重返自然态度,走的是一条不同于本质直观和先验分析的范畴分析的道路;以新存在学为基础,实现了对传统的以主体意识为中心的人类学转向。  相似文献   

14.
舍勒的羞感现象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舍勒的羞感现象学研究在其整个情感现象学研究中占有一个独特的位置。羞感在本质上是一种具有意向性特征的个体的自身保护感受,它具有身体之羞与灵魂之羞这两种形式。作为一种意识行为,羞感不可能起源于后天的教育,而是人类经验结构中的本质要素。从身体羞感和灵魂羞感出发都可以生发出现象学的、先天的羞感伦理学,其先天性归根到底都源自于在羞感的本质现象学描述分析中被给予的身体羞感与灵魂羞感本身的先天性。  相似文献   

15.
维特根斯坦的现象学之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对于欧陆现象学运动知之甚少,维特根斯坦还是在他于1929年年初重返剑桥之际独立地提出了一个他自己的"现象学"版本.他的现象学观可以被归结为这样一个信条:用一种所谓的"现象学语言"来再现被直接给予的现象乃是可能的,而同样的任务则是日常-物理语言所无法胜任的.但通过对于"予料"之本性的深入探索,维氏最后却不得不承认了:再现直接经验的任何尝试都会不可避免地牵涉到物理语言的表达式,而这种牵涉恰恰是以牺牲现象学语言的独立性为代价的.这一发现最终导致了维氏对于现象学的放弃.  相似文献   

16.
胡塞尔与皮尔斯在现象学的重要问题上具有基本共识,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胡塞尔将注意力集中于意识结构分析及现象学方法上,皮尔斯则专注于现象的呈现及其分类和特性的描述上.两者的现象学差异明显,最后却又殊途同归.分析胡塞尔现象学与皮尔斯现象学的异同,揭示它们互为参照所产生的价值意义,可以在进一步深化、完善对现象学的认识和研究的同时,获取进行理论发展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A.许茨在继承并发展胡塞尔现象学理论和吸收马克斯.韦伯理解社会学观点的基础上,创立了一种新型社会学流派———现象学社会学,从而奠定了他在当代社会学理论中不可替代的地位。通过对意义、自然态度、主体间性、日常生活世界等几个核心概念的分析揭示了许茨社会学理论的现象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论胡塞尔自然科学基础思想中的先验逻辑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试图根据胡塞尔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揭示出隐含在胡塞尔关于自然科学基础的思想中的一个结构,这就是我们在德国古典哲学那里常见的先验逻辑结构;本文力图表明,胡塞尔现象学的本质直观的内在性方法实际上是一个自在地受这一先验逻辑结构支配的方法。这一揭示不仅为我们解读胡塞尔现象学及其思想发展历程提供了一个逻辑主线,而且也使我们通过胡塞尔进一步认识先验逻辑对人类科学(理性)思维的必然性支配力量。  相似文献   

19.
胡塞尔把哲学看作是严格的科学,试图在先验现象学中实现哲学的理想。欧洲社会的现实使他意识到哲学已经背离了这一理想,陷入了危机。他将伴随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兴起的自然主义和客观主义当作哲学危机的理论表现,并在对两者的批判中论证了先验现象学的原理,揭示了哲学危机所蕴含的人性危机的真正含义。通过对上述思想的剖析,进一步阐明了胡塞尔的哲学观及其局限性,并对其后期哲学的理论取向做了必要的澄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