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史料、作品的分析,论述了节序词所蕴涵的宋人在物质生活上的世俗化享乐化追求,由此进一步探究了节序词所展示出的宋人诗意化人生,即他们在精神生活上的高品质追求,以及从词体本身和宋代文人这一特殊文化群体出发,论证了节序词所外化出的宋人的情感特质。  相似文献   

2.
情感的内化性倾向是郁达夫小说创作的突出特点。情感在文本中的高度张扬使得人物失去了其在传统模式下的功能,成为传递情感的中介。郁达夫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了传统诗歌语言的"诗言志","诗缘情"品质,即将空虚而抽象的性与具体而切实的情相结合,另一方面吸取和异化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创作理念,走出了他独有的将古典意象赋予现代情感,将现实的生命体验以诗意的笔调进行重新演绎的创作道路。这种独抒性灵的诗意创作,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史料、作品的分析,论述了节序词所蕴涵的宋人在物质生活上的世俗化享乐化追求,由此进一步探究了节序词所展示出的宋人诗意化人生,即他们在精神生活上的高品质追求,以及从词体本身和宋代文人这一特殊文化群体出发,论证了节序词所外化出的宋人的情感特质。  相似文献   

4.
威尼斯画派(VenetlanSchool)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艺术画派,在16世纪达于极盛。此地艺术家的作品长于用色彩表现光色交融的田园风光以及强调官能性的女性裸体,尤以诗意画(poesie)这一主题最能代表威尼斯画派的特色。从主题、风格诸角度对诗意画进行读解,探寻诗意画的发轫与演变。以威尼斯画派代表性画家乔尔乔内和提香的作品为例,重点阐释分析该类型绘画的形式语言特征,井兼以社会学的视角考察16世纪的威尼斯社会文化,论证威尼斯贵族的艺术趣味与威城宽松的社会氛围如何影响诗意画的审美走向,从而揭示威尼斯艺术家藉诗意画这一类型进行的艺术探索影响了17世纪之后的西方绘画艺术并孕育了现代绘画的形式主义观念的雏形。  相似文献   

5.
方方是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但其作品并非都是客观地原生态地反映现实,“零度情感”地观照生活.在其系列爱情题材小说中可以看到作者对于小说“诗意”的追求,这种“诗意”主要表现在小说中浓郁的主观抒情色彩、具有象征性和丰富涵义的意象的选用、人物形象的简化以及语言的诗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诗词意义可区分为词典意义的陈述和解释与诗意意义的解释与描述。论述诗词的诗意意义的构成方式 ,指出诗意意义的解释和描述比词典意义的陈述和解释更接近于对诗词本身的把握 ,但这种接近对古典诗词的把握来说 ,还隔着两层 ,即文字文本诗意经验层和声音文本诗意经验层。  相似文献   

7.
里下河文学流派代表作家汪曾祺在作品创作中始终远离庙堂,与当代主流文化也保持着距离,驻足于民间这块自由广阔的空间里深耕。民间意识在汪曾祺的小说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他的小说创作具有明显的民间地域特点,表现在小说中诗意的民俗风貌、诗意的小说语言、诗意的民间人物等方面,作品着力于营造出一种自在的民间生活形态,构建出诗意的民间世界。  相似文献   

8.
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诗集副文本成为诗歌语言和结构探索之外,高举“不可思议”大旗的美国后现代主义诗人进行大胆的文本实验和区分现代主义诗歌的重要着力点。作为其代表的垮掉派诗人理查德·布劳提根,致力于诗集的形态实验,将诗集规模、发声材料以至于传播行为都拓展为副文本形式,使正文本的功能备受挑战,甚至传统正副文本地位互换。布劳提根式的后现代形式实验,刷新了副文本参与诗意生成的深度和广度,极大深化了美国诗集副文本的后现代变局中体现的语言与形式的双重变革,并为新形式设置成为诗意生成主要机制提供了重要例证。  相似文献   

9.
如果从生命体验、体验美学的角度对《野草》进行解构 ,可以发现《野草》是鲁迅个体生命体验的深度表现 ,寂寞、孤独、苦闷是其情绪特征 ,生命存在的悖谬性是其基本认识 ,绝望之为虚妄 ,正与希望相同 ,绝望的抗争 ,从而赋予生命以意义 ,显示出存在主义哲学的胚芽。这也使得《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对生命体验最有价值认识的文本  相似文献   

10.
张枣的诗,其开阔的情感空间为最大限度地获得诗情的自由发展提供了颇具生长性的可能,其有效的诗意隐藏也使文本始终处于流动不居的"召唤结构"中,而这一切均有赖于意象活动所带来的弹性与张力。  相似文献   

11.
汪曾祺“日常生活”的诗意建构是汪曾祺对日常经验的想象性表达。作为百年“日常生活”叙事发展中的个案.汪曾祺偏安于自己地域性的“日常生活”的玩味,赋予“日常生活”一种诗意。这是其“日常生活”叙事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表现在风俗民情的描写与民间人物的塑造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作品是一个由创生、接受两种力量在物态文本基础上交相作用的动态过程,可命名为“场式作品存在”。作品场域内的作者因素和读者因素在普遍心理结构和语言公众性的支配下经由文本达到交感,由会义、对话直到敞开,使场式作品存在成为充满动感的有效行为。  相似文献   

13.
唐传奇与唐诗,并称为“一代之奇”。它为何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呢?本文试图通过“诗意结构”理论的提出和阐释来回答。唐传奇的诗意结构主要体现在其“幻设的诗性”、“存在的诗根”和“人性的诗魂”这三个意蕴层面上。三者和谐统一在作品中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诗意美”是唐传奇艺术魅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生态批评既体现文学阐释策略,又旨在超越文本局限,意在凸显文本与外部环境(自然、社会、文化及人的生存等),以及人与自然生态之间关系的有机性。生态批评实践生态世界观,在生命有机性及生命活动关系的场域中拓展批评原则,力主表现生态正义;其复杂性与多样性方法应对批评对象的多重性、关系的多层次性及内向性与外向性交织、多学科相融合的批评特性,并启悟人的生态化的生存体验;其诗意性则从人的审美体验中润化生命运行的节律,彰显生命—生态体验的诗性特征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态存在必然诗意地寻归生命有机性的运演节律。对人来说,或者对人的生存来说,生态对文学、文学对生态,都依生态存在而动,都是人的生命活动状态使然。生命有机性既是人的自然之身及感性生命的基础,又有机呈现人的多重存在关系,更需要精神性及审美化的提升,文学则是其中重要提升力量。生命、人与文学的生成及效应则依循诗意的节律,既形成整体的有效性,又显示着各方的魅力。当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出现,从发生之初到广泛影响实际都在极大地关注着人的生存问题,并探寻人何以能诗意生存。当生态批评作为文学活动在助力,必然要成就那种“有效”及“魅力”,其方法、策略及目的性追寻,旨在助推人的活动不断地融入诗意生存。事实上,生态批评的阐释、评论、理性确证及学理基质,就是通过生态整体及诗意性的综合性体验,把控生态、生命、人与文学间的诗意关系,彰显其相互促动、相互映衬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对赛珍珠小说"土地主题"的探讨总是离不开对"母亲"意象的文学研究。实质上,"母亲"意象和"土地"意象一样,既是赛珍珠赖以创作的原型,也是她的创作结晶。两者血脉相连,融会贯通,达到几乎不分主体与喻体的境界。到赛氏创作《母亲》时,其作品对"土地"意象的处理又有了别开生面的文本表现,即借着"母性"和"土性"的交融、借着人性的升华,作家完成了独特的诗意空间的营造。  相似文献   

17.
以曾引起广大读者热切关注的当代作家刘亮程的一篇散文为例,通过细读作品,指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现象,即一篇散文的"诗意"和动人之处不只是由于其中所叙的故事,而是那经由作者简洁、细致和生动的笔触楔入文字的令人"终究意难平"的生命细节,是那"压在纸背的心情"。从修辞的角度看,作者通过一系列修辞手法来达成他散文的诗意,以及浸透、弥散其间的生命感。而从更深的层次来看,造就他语言的穿透力的是他独特的生命感觉,即他对生命尖锐的痛感和深沉的悲悯感,尤其是"齐物"感、全息感、生命与宇宙的共通感。  相似文献   

18.
以曾引起广大读者热切关注的当代作家刘亮程的一篇散文为例,通过细读作品,指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现象,即一篇散文的“诗意”和动人之处不只是由于其中所叙的故事,而是那经由作者简洁、细致和生动的笔触楔入文字的令人“终究意难平”的生命细节,是那“压在纸背的心情”。从修辞的角度看,作者通过一系列修辞手法来达成他散文的诗意,以及浸透、弥散其间的生命感。而从更深的层次来看,造就他语言的穿透力的是他独特的生命感觉,即他对生命尖锐的痛感和深沉的悲悯感,尤其是“齐物”感、全息感、生命与宇宙的共通感。  相似文献   

19.
方方小说中的爱情书写大多是悲剧,且悲剧之中蕴藏着诗意之美。散文化叙事、对意境的追求与营造以及语言的诗歌化表现等无不体现出方方对爱情悲剧的诗意化阐释。  相似文献   

20.
元宵节,有源于汉文帝庆贺戡平“诸吕之乱”,有说源于道教,“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除了正书野史的记载,元宵节在宋代文人笔下却别富诗意。北宋文坛泰斗欧阳修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既写出花灯如昼的元夜景象,又采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去年的莺俦燕侣,今年却形单影只,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或许是不合身份,欧阳修的这首词曾被误为出自才女朱淑真之手。朱淑真才高而失意,嫁给商人,作品郁闷幽怨,凄恻感伤,其《元夜》诗:“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