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系统地分析了“前见”合法性的解释学内涵,并结合以波普尔为代表的批判理性主义和后经验主义,如库恩的科学范式理论、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劳丹的研究传统等思想,进一步确证“前见”的合理内涵,从而说明,就理解的主体角度而言,自然科学具有解释学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
前见: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见”是伽达默尔解释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伽达默尔阐述了“前见”的必然性,并从历史发展的意义上为前见正了名,阐发了前见的正当性,在此基础上引发了其一系列理论命题,在20世纪思想链条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认为哲学解释学把法律解释学引向主观主义陷阱并严重破坏了法律的确定性,这个批评是从制度之维和认识论之维展开的。制度之维的批评从中国司法制度不够完善反推法律解释学决不能借鉴带有主观主义色彩的哲学解释学;认识论之维的批评主张哲学解释学所说的事情本身不足以区分合理与不合理的前见,因而不能使法律认识有效地避开主观主义陷阱。然而,哲学解释学的经典文献《真理与方法》的相关内容证明了事情表现构成了前见合理与否的判准和法律认识的“证实”标准,从而对主观主义的批评构成了有力的回应。据此,法律解释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是一门以哲学解释学的本体论为基地的、隶属于法律认识论的法律解释学,而不是返回到以传统认识论为基础的法律解释方法学。  相似文献   

4.
解释者的“前见”对于法律解释而言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解释学这一路径对“前见”的概念予以界定,并对其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对之前人们对于“前见”的“偏见”予以匡正。进一步说明解释者“前见”的形成及其在司法解释活动中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对这一机制特点的分析,期望给解释者的解释活动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论前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解释学主张克服前见以达到对文本的绝对把握,哲学解释学把前见看作理解的本体论处境,是理解得以可能的本体论条件,前见是无法超越的。这两种观点都有片面性。人首先属于历史,同时历史又是属于人的历史。在本体论意义上,一切理解都是从前见出发的理解,是无法超越的;在方法论意义上,一切理解又都是不断超越前见的理解,前见又都是可以并且应该被超越的。对前见本身应当保持自觉的解释学意识,我们应该认识到理解的相对性与绝对性、多样性与统一性,以及理解的可能性、局限性、派生性等等。前见决定了理解的相对性,同时又决定了理解的绝对性,理解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阐释,始终是中国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近几年在很多领域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本文从现代解释学的视角,就理解之前的“前见”和“前结构”、过去与现在的“视域融合”、在“效果历史”中发现自身的情景、“意义”发现的“无限延伸”等4个方面,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解释学认为,作者思想的命运就是文本在理解中的命运:“前理解”、“语言”、“间距”和“解释学循环”等理解条件的辩证性决定了理解结果的辩证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二者是相辅相成、有机同一的,不能用一个方面否定另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游戏”和“对话”可视为哲学解释学的“原型”,它们在伽达默尔那里既有现象学的意义,又有辩证法的意义,二者相互交织,互为参证,共同承担起对理解的理解,对解释的解释。本文力图从现象学和辩证法这两个角度出发去揭示它们在哲学解释学中的深刻内涵和意蕴。  相似文献   

9.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理论创新在于,他通过开放“理解和解释”的内涵,扩张“文本或本文”的外延,实现了其后现代解释学在理论上对传统解释学的积极突破。尤其将语言引入哲学和解释学,赋予语言和理解、解释以本体论的意义,强调历史传统在现实人们的处境及视域中融合创新,敢于肯定历史偏见的历史地位与价值,这是很富于时代人文积极创意的。但是,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无视理解、解释的客观实在性基础,淡化理解、解释的实践性矛盾斗争,漠视理解、解释的正当性与非正当性的原则区分及主导性与非主导性的原则差异,这是必须清醒加以批评鉴别的。  相似文献   

10.
从帛书《易传》看孔子易学解释及其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解读帛书《易传》,阐述了孔子易学解释学。孔子早年将《周易》文本定为卜筮之书,晚年好易又发现了《周易》内涵德性,故在承认《周易》卜筮性外,又将其定为德性之书。为改变《周易》文本性质,孔子确立见仁见知的解释学原则,提出了“后亓卜筮、观亓德义”易学解释方法,以此出发,由对于卜筮的解释转向德性的解释,最终实现了以德行求福和以仁义求吉的易学解释目标。最后作者指出:孔子关于易学解释已具有了西方哲学解释学的意味,与西方人不同的是孔子仍然未放弃中国传统的文字训释、象数和史学等方法,并以之为哲学解释的进路。孔子及其后学的易学解释学,是一种循环的解释学。  相似文献   

11.
传统中国社会为一身份社会、伦理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从当代法律解释学这一视域出发,结合传统中国社会之特质,传统中国具备不同于西法意义的“礼法”文化当属自然。传统中国人的“天人合一”、“一多相融”本体论哲学决定了传统中国法文化是“礼法”同体法文化。  相似文献   

12.
道是老子哲学中之核心概念。依据清代哲学家戴震的解释学思想,运用现代语言哲学与分析哲学方法对老子哲学中“道”概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老子哲学中“道”具有多重意义,其中“本原之道”与“规则之道”是老子道概念的基本内涵。作为“本原之道”,意谓道是万物的总根源,可以从存在论与演化论两个角度去考察;作为“规则之道”,意谓道所蕴含的规则属于次生意义,可以从“天之道”和“人之道”两个方面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3.
逆向理解解释学中“解释学循环”理论,建立“三级目标”写作模式新文本形成机制的视角:确立第一级写作总目标,即:写好作文的中心段;确立第二级写作目标,即:写好每个段落的中心句;确立第三级写作目标,即:写好每个段落中每句话的中心词。该模式实践表明:可强化相关的、一个系列的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预制语块”的学习能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能对提取词汇、句型等知识点的熟练程度大幅度提高,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提要]马丁?布伯的宗教哲学思想包含着强烈的对话解释学、对话哲学与关系哲学维度,实际上这些维度之间具有内在联系,而它们的内在联系的基础就在于“我-你”关系对话。布伯这种“我-你”关系与作为伽达默尔解释学核心的解释学“我-你”关系得以成形的一个重要原因,它同时与伽达默尔解释学“我-你”关系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资本逻辑成为全球现代性扩张的强权逻辑背景下,美国学者詹明信站在晚期资本主义学术批判的立场上对“毛主义”进行了解释学意义上的评价,并探讨了第三世界国家现代性建构的路径问题,肯定了“毛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哲学诠释学为视角分析作为存在意义的法律解释,能够发现法学前见作为法律解释前提存在的必然性。因此,法律解释学应恢复前见的合法地位,在法律解释的视域融合过程中领悟相对客观的法律真理,剔除不合法前见,使前见不断向前发展。法学前见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凸显了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核心价值,而法学前见的特征表现为历史性、开放性、创造性、实践理性和客观性等几个方面,其中,法学前见的客观性对于实现法治理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海德格尔的解释学理论,迦达默尔也对于人的“理解”进行了检讨。他认为,人们在进行文本解释之前,必然已经具备了一个“前观念”,而这个“前观念”依赖于由人的解释所构成的传统。相对于文本解释,传统是一种“过滤器”,它影响着人们“前观念”的形成,影响着人们对于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不过,迦达默尔拒绝了黑格尔关于“进步”的观念,他否认文本解释之间存在着“进步”的关系。迦达默尔的解释理论使得文本永远处于“开放”的状态,它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对于不存在单一的、最终的、正确的或“真正的”答案感到欣慰。当然,依照迦达默尔的逻辑,我们也必须同时要理解这些答案可能也会改变。这便是迦达默尔解释学思想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8.
安东尼·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与"第三条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与“第三条道路”具有内在精神纽带:(1)“双重解释学”关于社会科学的实践意涵;(2)时空条件与“第三条道路”的晚期现代性背景;(3)对现代性多维度的分析,强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与国家的互动;(4)结构与能动的关系,政府与市场、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关系;(5)能动性、乌托邦的现实主义与“第三条道路”的理想。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哲学史的整体发展来看,几乎可以把中国哲学史看成是一部经典诠释史,思想家通过经典的注释和解说的形式来发展、建立、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已经成了一种传统。而这一方式必然包含着“客观”地诠释经典的“原意”和建立诠释者自身的哲学体系这对矛盾。从前者看,中国解释学带有方法论解释学的性质;从后者出发,中国解释学的性质则是本体论的。而事实上中国解释学不必遵从西方解释学先有方法论解释学,后有本体论解释学的演进逻辑,中国解释学的特质在于本体论寓于方法论之中,注经、说经是形式,是载体,思想创造才是内容,是实质。  相似文献   

20.
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学科合法性问题是我们从事这一学科研究之前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研究目标与现实社会实践之间的融合性是确立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学科合法性”的根本依据;深入展开对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学科合法性”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政治意义以及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