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村公共服务对城镇化具有双重作用,在为城镇化提供动力和保障的同时,也增加了城镇化的机会成本。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呈现出家庭小型化、就业非农化、村庄空壳化、村民老龄化、决策民主化、生活信息化等趋势,为农村公共服务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政府应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出发,充分考虑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科学规划以确立合理目标,创新机制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与高效化,因势利导以增强农村公共服务决策的群众基础,构建信息平台以确保农村公共服务的公正与公开,进而促进农村公共服务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乡镇企业发展和农村城镇化都是通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二者应是一个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连动关系,然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乡镇企业发展和农村城镇化进程对比分析,表明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大大滞后于乡镇企业发展。本文透过乡镇企业分散布局的表面现象进行深层次分析,认为农村城镇化滞后于乡镇企业发展的原因不仅包括乡镇企业产权因素,也包括土地等相关政策、制度因素;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体制、制度改革,通过促进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构建乡镇企业发展良好载体,不仅是乡镇企业自身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打破近几年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农村及群众体育的概念,分析了农村城镇化对发展农村群众体育的作用,提出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藏区城镇化的发展具有其特殊性,不同于我国中东部城镇化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式。藏区城镇化的发展动力机制由于为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环境所决定,具有多元化和初级化的发展特征。藏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应该注重发展自身特色;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高原特色经济;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发展绿色城镇。藏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还应注意传统和现代这两个文化要素的融合,才能走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城镇化是中国社会工业化的必然结果 ,是中国政府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消灭城乡差别的政策选择。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基本途径是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职业教育、建构商业和农业科技转化体系。中国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基本原则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建立生态城镇、科学规划、建立农村人才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城镇化的推进必然要打破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发展的惯性,必然会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文章就此深入分析了城镇化对贵州农村养老方式的不利影响,以求在加速城镇化的进程中,既适应城镇化的需求,又对符合国情和少数民族特色的农村养老模式的构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分析了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的制约因素及有利条件 ,提出了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评析了影响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缺失对生态的观照就是其中之一.其具体表现是:缺乏全局观念,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盲目效仿大城市和新城区开发.有鉴于此,必须开展多种形式、多个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提升整个社会在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意识.  相似文献   

9.
农村城镇化指的是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进行转移,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或城市进行空间流动。我国学术界对农村城镇化主要持三种观点:强调农村现代化;建设小城镇提高城市化水平;强调农村功能的转变。时下,我国农村城镇化主要面临:发展整体水平低,速度滞后,城镇化水平地区差异大,空间布局不合理,小城镇建设短板阻滞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困境。因此,为适应新常态发展要求,国家可从四条路径推动我国城镇化水平:夯实农业基础、依托第二产业支柱、着力发展第三产业、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
使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农村人口城镇化,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的一大战略任务。但农村人口的彻底转移却十分缓慢,本文以安徽省无为县无城镇、高沟镇和二坝镇为例分析农村城镇化过程中计划生育工作遇到的现实障碍,对于指导今后无为县农村人口城镇化乃至全国农村人口城镇化发展都将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是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农村城镇的现状,认为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本文就我国农村城镇化如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导致的日益增多的征地冲突着手,总结最近二十几年的城镇化进程中引发的征地冲突和纠纷事件,从中分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导致征地冲突的原因。从国家的双重目标与垄断逐利行为;农地所有权主体缺失,产权被分割;征地补偿依据的基准不科学,补偿标准偏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方面进行重点阐释。针对成因探索破解我国征地困局,以实现我国城镇化进程良性发展和兼顾农民利益保护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城镇化进程与发展道路、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地论述了当前国家正实施的城镇化战略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简明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所走过的道路 ,并提炼分析了发达地区 3种典型的城镇化模式对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模式提出了设想 ,指出当前城镇化存在的若干问题 ,对今后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道路选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镇化在带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以惠州市为例,围绕惠州市"早日跻身广东发展第二梯队"的发展目标,针对惠州市城镇化发展问题,提出合理引导县区之间协调发展;注重扶持中小企业;完善县级以下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增强责任意识,搞好综合改革,促进惠州新型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城镇化是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之一。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优化城乡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机会,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只有确立城镇化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加强小城镇建设,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转型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界定乡村转型发展的概念内涵基础上,提出从乡村发展度、乡村转型度和城乡协调度三个维度出发构建测度乡村转型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评价了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中国乡村转型发展态势,并提出了统筹协调快速城镇化与乡村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今后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应通过政策创新,加强工业与城镇对农业和乡村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着力扭转农业和乡村被剥夺的状态,提升乡村地区竞争力与发展速率,以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人口城镇化的标准也随之改变,不再以城镇人口比重而是以综合发展水平来衡量。对环渤海地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人口城镇化的时空演变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综合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分为上升型、下降型和停滞型。在空间分布上,除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的沈阳市、大连市,以及山东省的济南市和青岛市等大城市外,其他城镇人口比重较高的地区人口城镇化综合水平较低。针对人口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下降和停滞的城市,结合其发展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推动新型人口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城镇化发展的方略也各不相同。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中,在质量、城镇化率、统计方法和规模结构等方面问题突出。应制定符合省情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提高城镇化质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