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保华  杨杰 《中国劳动》2007,(12):14-17
我国的工资分配经历了由国家分配到市场决定的转变,在这个历史转轨过程中,国家逐步退出对工资分配的直接干预,转而注重对工资的底限保护,工资水平开始由市场决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工资制度的改革中被激发出来,工作效率、企业效益得到了迅速提升,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工资体制改革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合同法》在对劳动合同制度进行全面整合的同时,也对工资制度进行了规定,加强了对工资制度的行政干  相似文献   

2.
<正>企业工资单元是不同工资制度下的工资结构,宽泛的划分有固定工资和浮动工资两大部分,固定工资综合考虑员工基本生活需要、劳动力价值、岗位要求和特殊付出等因素,浮动工资主要与企业效益和员工业绩表现挂钩。工资单元的设置体现了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的要求和需要。一、工资制度模式与工资单元细化工资单元划分可以视工资制度模式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适合于大多数企业的岗位绩效工资制的工资单元可以包括:  相似文献   

3.
一、坚持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在学习《劳动法》的同时,我们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把国有企业的工资总额分别不同情况,纳入宏观调控的管理范围,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既要以市场为取向,坚持宏观调控、内部分配企业自主的指导思想,不断深化企业工资制度改革,逐步建立适应企业特点的工资制度和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又要搞好分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工资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工资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果主要表现在工资制度、工资水平和工资决定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我国的工资制度也从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主导型的工资制度,走向四元分割的工资制度,市场化因素逐渐加强。但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背景下,我国市场化的工资决定机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不景气的总体环境下,为了摆脱困境,日本企业加强了内部改革和管理创新,其中在工资制度改革上进展很大,传统的工资制度有很大的突破.这些改革和探索,反映了企业在知识经济和技术创新时代工资制度改革的方向,新型的工资形式对于企业经营业绩的提高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需要,调动境外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境外企业的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对境外企业工资制度进行改革。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改革的原则(一)改革现行制度中的"供给制"和"大锅饭"办法,严格划分公与私的费用开支界线,堵塞漏洞、节约开支。(二)以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主要依据核定工资总额并确定分配形式,形成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三)坚持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原则,兼顾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四)改革后的工资制度应符合驻在国(地区)的法律规定。二、改革的主要内容(一)境外企业不再比照执行驻外使领馆的工资制度和新华社香港、澳门分社内派人员工资制度。国家主要通过制定政策规定对其工资总量进行宏观调控并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国家不规定统一的工资标准和分配形式。(二)境外企业的国内投资单位负责所属境外企业  相似文献   

7.
岗位绩效工资制作为一种相对先进的工资制度,得到了企业的普遍青睐。在具体实践中,应该注重集中体现岗位、能力、贡献的差异,可通过构建员工职位体系,引入晋升机制等手段,稳步构建一套真正顺应企业发展的工资制度。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都在呼唤一种集效率与公平于一身的新型工资制度。笔者认为:综合考虑工资需求层次、行业特征、工作年限的立体金字塔模式工资制度应是我国工资制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根据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和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要求,近几年来,我省积极推进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以下简称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建设,逐年扩大试点地区范围。到2003年底,成都、宜宾、乐山、绵阳、攀枝花、德阳、泸州、广安、遂宁和自贡10市按要求积极开展了相关工作,其中9市已经建立实施了此项制度。为认真贯彻落实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都在呼唤一种集效率与公平于一身的新型工资制度.笔者认为:综合考虑工资需求层次、行业特征、工作年限的立体金字塔模式工资制度应是我国工资制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高广亮 《新劳动》2002,(24):19-20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西方国家的实施已经比较成熟。所谓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又称集体谈判工资制度,是指在国家法律的保护和约束下,通过企业(雇主)与工会(工人)之间的谈判来决定工人工资的一种工资决定方式。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劳动力市场运行,促进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和福利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一、工资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汽集团公司为了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分配机制,从1998年开始,着手进行工资制度改革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3.
4月19日至21日,劳动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劳动计划与工资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进一步提高对劳动计划与工资工作迫切性、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加强劳动领域宏观调控,积极推进企业工资制度改革。李伯勇部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重点强调了3个问题:第一,要进一步提高对劳动计划与工资工作的迫切性、重要性的认识;第二,企业工资制度改革一是要解放思想、大胆实践,二是要与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相配套;第三,要认真制订"九五"计划和2010年长期规划,抓好统计信息和分析工作。劳动部提出,1995年劳动计划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积极构筑劳动领域宏观调控体系,继续深化劳动计划体制改革,做好"九五"计划及2010年长远规划工  相似文献   

14.
河南油田:建立分类动态薪酬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油田从1993年开始实施的以岗位技能工资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工资制度是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的。过去10年来,在基本工资制度总体框架不变的情况下,河南油田进行了一系列的薪酬制度改革,也加大了考核分配的力度,对稳定职工队伍、调动职工积极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加快,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工资制度亦不适应于时代的要求,在工资分配上市场理念不到位、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工资能升不能降、岗位能上不能下、职工能进不能出、平均主义、大锅饭等现象普遍存在。同时,由于劳动力价格没有和市场接轨,缺乏制度性、政策性的激励措施,进而加剧了稳定骨干、吸引人才的工作难度,造成了大量专业技术人员的流失。改革现行工资制度势在必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提出参照劳动力市场价位调整各类人员收入关系的具体要求,为河南油田坚定地引入劳动力市场价位,推行薪酬制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依据。河南油田引入劳动力市场价位,彻底改变过去几十年与市场相脱离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和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背景下,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取得了积极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我国政府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对计划经济体制的企业用人制度、工资制度以及社会保险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成都动力配件股份有限公司系1993年的上市公司,机械工业部的重点企业,现有员工两千名。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公司在工资制度改革中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从1987年至今先后推行了"效益结构工资制"、"岗位技能工资制"、"岗位工资制"。通过实践,我们有如下体会。效益结构工资制1987年公司审时度势,抓住了搞活内部分配的机遇,在工资制度上较早地改传统的等级  相似文献   

17.
工龄,是对一个职工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工作年限的认定。工龄工资(原称工龄津贴)则是一种对职工年贡献的货币补偿。1985年工资制度改革时,在机关和事业单位始建立了工龄津贴,初为职工工作每满1年计发工龄津贴0.5元,1992年增加到1元。钱虽然不多,但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职工的关怀。然而,1993年的工资制度改革,为使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与机关工资制度脱钩,归并取消了事业单位工龄工资。工改  相似文献   

18.
随着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在各高校推行,高校教师开始关注绩效和绩效工资。各高校都根据岗位性质和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基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的绩效工资制度。可是高校教师岗位、工作的特殊性在具体的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最突出的是工资收入不能反映岗位贡献。为此,要完善高校教师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必须与岗位、岗位职责和岗位贡献建立联系,真正贯彻"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19.
一,工效挂钩与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下降的矛盾实行工效挂钩工资制以后,职工的工资水平决定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即企业实现的税利指标。但近几年来,国有企业亏损面越来越大,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下滑。在物价逐年上涨的情况下,亏损企业职工的实际工资非但不能逐年增长,反而呈下降趋势,一些特困企业、特困职工将更加难以维持生计。如果政府采取扶持政策和补贴措施,又会使工效挂钩流于形式,工资制度改革的成果也将付之东流。  相似文献   

20.
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受到全社会强烈关注并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机关事业单位也存在地区和行业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实现公平分配目标,不是仅靠一个制度或一项政策就能实现的,而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为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都应紧紧围绕实现公平分配目标而努力。公务员工资制度下一步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解决的问题:实施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出台级别与工资等待遇适当挂钩政策;建立工资调查制度,统筹机关事业企业收入分配关系。深化事业单位工资改革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全面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相关配套改革;出台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相关配套政策;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时规范事业单位内部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