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德馨 《老年人》2008,(4):37-37
湘昆,因发祥于桂阳县,史称“桂阳昆曲”。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昆曲列入了“人类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个古老而优秀的艺术剧种开始为世界瞩目。2006年,国务院又将昆曲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人类与海洋     
海洋孕育了生命,陆地孕育了文明。地球仍是唯一适合我们人类居住的家园。然而。人类正面临资源短缺.人口爆炸.环境恶化等严峻的问题。占地球71%面积的海洋将是最有希望维持、容纳人类并持续发展的领地。从这一意义上说,人类将“回归海洋”。1998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海洋年”,已再好不过地提示了21世纪的时代特征,那是人类向海洋进军。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类曾经高举“人本主义”大旗,将“人”作为独立的主体从“神”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赋予其生存的独立与尊严。现代文明的科技进步与物质丰裕非但没有彻底解放“人”,却将包括环境污染、物种入侵与灭绝、气候暧化等生态环境风险凸现。许多有良知的影视工作者,用影像来书写现代工业社会存在的生态危机,表达对地球命运的忧思及对人类生存处境的关切。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将进入一个绿色时代,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绿色潮流正在席卷大地。“绿色企业”、“绿色食品”、“绿色标志”、“绿色消费”、“绿色营销”等各种绿色概念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着深刻变化,带有环保或绿色标志的产品和厂商日益博得消费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5.
1851年5月1日,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举行 这次博览会的英文名称是“Great Exhibition”,可译为“伟大的博览会”,“巨大的博览会”是否当时就有这样的预见:世博会将对开拓人类眼界,推动社会发展起“巨大”,“伟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资讯     
《社会学家茶座》2006,(2):152-160
全世界人类源自36个女人英国牛津大学人类遗传学家通过10多年的DNA研究发现,现代欧洲人其实大多数都是远亲,97%的欧洲人都是繁衍自1万年前到4.5万年前的7个不同女性,这7名原始女人被称做是欧洲的“宗族母亲”。研究者宣称,全世界的人口分别繁衍自36个不同的“宗族母亲”。这些“宗族母亲”都是15万年前到20万年前非洲大陆上一个被科学家命名为“线粒体夏娃”的女人的后代。该理论是由人类遗传学教授布赖恩·西基斯提出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从年代久远的古代骨骼中提取出DNA的遗传学者。这7个“宗族母亲”被他称做是“夏娃的7个女儿”,7名原始女人通过“线粒体DNA”和现代欧洲人联系到了一起。“线粒体DNA”是只通过母系一脉传递的遗传基因,男性也能从母亲那里继承“线粒体DNA”,但却无法将它遗传给自己的后代。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女性生下的全都是儿子,那么她的“线粒体DNA”遗传链将就此终止。  相似文献   

7.
陈烽 《社会学》2008,(3):1-4
三十年来,中国的发展观发生了两次较大的转变:第一次是改革初期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第二次是近些年来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到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转变。“科学发展观”要求从中国国情和世情的实际出发,强调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环境的可承载力,突出发展的适度性;“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将生产力的发展视为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动力的同时,更将其视为服务于人类自身发展的手段,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高尺度并不是“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而是“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流传的那个预言:尼比鲁星(推测为太阳系的第10颗行星,又称“迷之星”)将和太阳系的其他行星排成一条直线,导致小行星雨爆发,地球将会遭受大规模的海啸和地震,绝大多数人类将被消灭。  相似文献   

9.
环境危机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重问题,对环境危机的解决是人类能否走出生存困境的关键。环境伦理学克服了传统伦理学和自然主义伦理学的不足,以人类的生存为终极目标,全面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伙伴”的有机结合。新人道主义基础上的环境伦理,从回答当代人类的生存问题出发,重新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力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解决人类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10.
论“休闲”     
人类对休闲的体验与人类对生命的自我反思同样古老。当亚里士多德将休闲定义为一种“不需要考虑生存问题的心无羁绊”的生存状态时,他实际上是说,幸福就是休闲;人只有在休闲状态下,才回复到生命的本来状态。因此,休闲是生命的本真。  相似文献   

11.
能源问题是当今全世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公关介入的全新领域。化石能源在推进人类文明的同时,也铸就了一柄“双刃剑”,一刃“枯竭”、一刃“污染”,将人类推向了悬崖边缘。于是,转变能源结构,建立以亲近环境的新能源为主体的持久能源体系,成为一项重大公关课题,已被世界各国列为首要的低碳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2.
“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相信每一个听到这句话的人,心里都会没来由的“咯噔”一下,人类的处境真的有那么危险吗?地球真的会因“缺水”而将人类置身于“万劫不复”之地吗?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在日内瓦召开的“新千年新情况”未来学研讨会上,专家们对未来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事情作了大胆预测。认为在新千年将会出现许多新情况,与人类密切相关的许多界限和差异将日趋模糊甚至消失。对此,人们将予以高度重视。排在前面的新情况是:  相似文献   

14.
单克胜  叶会乐 《职业》2015,(4):21-23
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永远是脚踩大地,仰望星空。脚踩大地是因为教育必须扎根实践,仰望星空是因为教育必须执著于人类的理想、理想的人类,而“德育银行”的新德育理念正是为了实现道德教育的理想而在实践中的探索。“德育银行”模式希望借鉴经济形态,化灌输式德育为活动式德育,弃结果性考核为动态性激励,转学校德育为社会德育,最终实现“解放教育对象”和“提升教育对象”的双重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15.
根据许多国家的科研人员预测,21世纪,男性的生育能力将面临严重的威胁。由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共同体、美国及国际劳动组织联合召开的“环境对生殖影响的国际研讨会”上,科学家们发出警告,全球性人类精子质量正在不断下降,如不采取措施,将对人类造成难以预测的危险。专家们提供的数据表明,人类精液的精子密度,  相似文献   

16.
土地和资本,同为人类生产活动不可或缺的要素。“地根”和“银根”,则被列为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利器。当“地根”和“银根”联手,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特殊威力?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关于金融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以严格限制粗放低效用地、积极支持节约集约用地为原则,加强信贷合法合规审查,进一步改进金融服务,积极引导和推动节约集约用地。  相似文献   

17.
李承志 《现代交际》2023,(1):101-110+124
贺麟的跨文化传播思想深受其个人学术经历与所处时代背景的影响。他用自家独到而严密的“文化体用论”作为坚实的文化哲学根砥论证他“以心为体,以古今中外的文化为用”的跨文化传播原则,并以之批判“中体西用”“全盘西化”“中国本位”等在近代中国常见的跨文化传播思想谬见,真正向往“面向人类文化本身的传播”。不可否认的是,贺麟的跨文化传播思想未能圆融地消弭民族国家时代“人类文化共同体”与“民族文化本位”之间的跨文化传播矛盾,其思想仍有待后人持续反思并完善之。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国内媒体闹了两次“人兽杂交”恐慌,还都和英国有点儿关系。3月份的时候,英国报纸报道称美国科学家已经创造出了含15%的人类细胞的“人兽羊”。9月,英国人类生育与胚胎研究管理局(HFEA)原则上批准了两项研究计划,允许将人的遗传物质(DNA)放入牛的卵细胞中制造种间杂交胚胎。  相似文献   

19.
姚金慧  刘红梅 《现代交际》2023,(8):102-111+124
本文以儒家仁学为理论视域,探究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仁学思想中“万物一体”“知行合一”与“执两用中”等思想资源的融合与继承。并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内容、价值引领与实践路径三个维度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儒家仁学的创造性转化,从国际治理规则、全球交往模式及人类文明发展理念三个层面探析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儒家仁学的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00年6月26日,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成。英国遗传学权威约翰·哈里斯也在此时宣称,遗传基因研究的突破,可能导致人类长生不死,未来人类的寿命将比目前增长一倍,并有活到1200岁的潜力。哈里斯还说,由于“长寿不老族”的存在,到时世界将人满为患,出现青年人必须与上一辈人竞争工作和生活空间的窘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