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中一直没有明确提出关于学校的理论,人们要么对之抱有某种想当然的看法,要么只是看到了它的物质、制度、设施等硬件,这样,无论是教育界还是社会,都对学校寄予过度的厚望,使现实中的教育人员难以承受,而教育理论工作者由于没有对学校进行科学的研究与冷静的思考,也有意无意地助长了公众的这种情绪。本文从考察教育史上的各种学校观开始,继而对学校一的社会因素以及运营模式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建立哲学意义上的学校理论的必要性以及可能性。本文的基本立意是,对学校的理性关注,很可能会导致我国传统教育思维方式的革命,同时也会使学校的现实运营不至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2.
“堂堂用”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理解,“堂堂”指远教设备专用教室不闲置,要根据课程设置情况用齐用足。“用”包含用于课堂教学、教师培训、教学研究、备课等四个方面远教设备“堂堂用”的基本要求是: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校“教”与“研”两大职能,阐述“教”为本,“研”为辅的基本思想。指出“教”是高校的核心目标,“研”则可以促进实验室和教师队伍建设、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等,促进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完成。同时,教学工作是科研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二者相辅相成。此外,对摆正“教”与“研”的关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林业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课是林业中专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对于学生学好其它学科,掌握专业知识,养成独立工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林业中专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什么?这是本世纪初直到目前,一直为从事林业中专语文教学工作的人所关注的问题.因为这是关系到人们对这门学科的性质和任务的认识,关系到这门学科的教材建设、教法运用甚至整个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的根本问题.那么林业中专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培养林业中专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中国当代著名的语文学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比如扶孩子走路,虽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  相似文献   

5.
田野 《新天地》2011,(8):84-84
“教是为了不教。”现代教育得目的是以培养人才需要为目标,多角度多方位对学生进行思想、知识、能力的教育。而全面实现教育目的最有效和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组成的。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是“学”而不是“教”。  相似文献   

6.
给我们上《领导学校更新》的符传丰老师在课堂上经常会给我们强调一句话“当众多事情摆在你面前时,你必须清楚地知道哪些事是不重要但是急于要做的事,哪些是重要而又不急的事。这样你才能在纷繁的事物中游刃有余做好自己想做的事。”好学的同学不禁问:“老师,那你认为怎样的事才是重要而不急的事?”“这个嘛,比如说,昨天我请你们填写个人信息录入表,就是属于重要而不急的,不急是因为你们填写的这些信息目前我并不急于要看,但是它很重要,一则是当我阅读你们提交的作业时我可以清楚地知道你所受教育的背景和工作的经历,这样便于我了解你们的思…  相似文献   

7.
理想的学校应当充盈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而读书则是校园文化最重要的底色。尽管校长的职务有较明显的行政色彩,需要对学校的人事、财务、后勤等负责任,但毋容置疑,他更是校园文化的引领者与经营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倡导者与带头人。正如张文质老师在一次演讲中所说的,校长应当是读书人的“范本”。  相似文献   

8.
桦甸市站前小学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优良的办学传统,是一所布局合理、设施先进、文化底蕴深厚的市直小学。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教学管理,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参加了“教育教学案例研究”工作以来,学校由一把校长主抓、教学校长和科研主任并管,连续三轮的“教育教学案例”课题研究,学校大部分教师都参与了此项研究,在学校形成了科研网络,  相似文献   

9.
近日有幸观摩了一节在省级优课评比中获奖的数学课《认识负数》,无论是教学的准备、实施,课件的制作、使用,还是教者的调控手段、评价语言等,几乎做到了极致。可以说整堂课预设得相当充分,但细细回味却发现这样的预设并没有为我们“邀”来精彩的生成,就是教学过程中偶然出现的一个生成点,也被教者“果断”地抛弃了。  相似文献   

10.
“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学思想。作者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对这一思想的领悟和应用:“教”好语文基础,为“不教”奠定基础;“教”学习语文的方法,“不教”也会自学:“教”学习语文的好习惯,“不教”也能自觉。  相似文献   

11.
刘勰是个什么家?王更生引论刘勰是个什么家?听起来好像是不成问题,实际上,是很不容易找到众所认同的答案。因为若干年来,学术界之于《文心雕龙》,或翻刻、或校勘、或注释、或著为专门论文抉发幽隐,而对“刘勰”其人,除了考其家世、生平、交游,编制年谱外;他到底...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叶先生的教学思想是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说的:从事“教”的活动的是教师;“为了不需要教”,是“教”的目的,是教师活动的依归;但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讲的,即学生在接受“教”的过程中,要能够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是“教”的主导者,学生则是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几乎一致认为:学习的出发点虽在于“知”.而终极则在于“行”。因此,“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的大厦.而是促他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建筑。”这就要求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教育时.其“正确的办法是把主要意义不放在学科上.而放在学生由于掌握了学科而获得的能力上”。①八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潮流汹涌澎湃.“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呼声日益高涨.“发展学生能力”的问题一时成了全社会的热门话题。而“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  相似文献   

14.
教育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教育领域中诸问题的扩展与应用。教育哲学既不能被一般的哲学所取代,又不能为一般的教育学所替代。教育哲学并不等同于教育学,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为“动态”的科学,后者是“静态”的科学,对于一个教师来讲,只精通于专业知识而没有教育哲学的修养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15.
正教而不学,工作将会平庸;教而不研,教学就会凝固"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这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话。教而不学,工作将会平庸;教而不研,教学就会凝固。校本教研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源泉,更是促进教师  相似文献   

16.
关春明 《中南论坛》2009,4(2):24-26
目前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局面,从现象上看是由于金融危机、就业岗位减少造成的,从深层次看,办教育脱离经济与社会要求的实际、产业的结构性矛盾则是最主要的原因。高校科学发展的核心是育人为本,各类学校、校长、教师在“百年大计,育人为本”这个大系统中,要“各就各位,促进学生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17.
校本教研是以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教育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式的实践性研究。其根本目的。就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们认为,校本教研文化的关键在一个“研”字上,“研”什么、怎么“研”是必须明确的,才能“研”出水平。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夏日,教育部周济部长率领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的代表参观了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校,周济在关于中职发展的现场专题扳告中指出:“职业教育就是为职业而进行的教育,就业是民生之本,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该校校长孙伟宏创导的“能力为本,校企合作练技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职教模式,被周济誉之为“代表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注重理念导向“学校管理,主要是办学思想的管理,校长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幺样的教育结果。”孙伟宏认为,“转变传统教育思想,更新职业教育观念是加快职校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他在学校教代会上率先提出“培养实用技能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什么     
一个父亲令孩子跪在地上,用尖刻的言辞训斥孩子,还口口声声说:一今天我就要好好教育你”。可人们或许说:“这哪是教育,简直是对孩子的侮辱和摧残”。可见,“教育”是一个与一系列评价标准相联系的规范性概念。  相似文献   

20.
范红 《国际公关》2012,(3):88-89
中国公关人的最大烦恼莫过于整个社会对于公关的误解。去年“达芬奇公关事件”提及到的“公关合同”和向“公关公司”支付所谓的“公关费”,更是把“公关”这个专业概念与中国社会的腐败行贿手段相提并论.“公关”一时成了花钱找媒体清除负面报道的代名词。这无疑让公关专业工怍者蒙受了莫大屈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