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心理学家认为:知识是由个人自己建构的,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学生必须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要想在学校和社会中成功,必须充分把握自己的学习行为.这是因为学习自始至终都在学生自己掌握之中,如果学生不愿配合,教师根本无法代替其学习.实践证明,教师上课拼命讲,课后拼命让学生做作业,这种企图以外部注入知识的教学方法是难以奏效的.真正有效的教育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构建知识.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中学语文创新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切实成为学习的主人,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何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人?我就以下几方面作了尝试。  相似文献   

3.
更正     
汪国琴 《阅读与作文》2007,(10):F0003-F0003
我带的二(11)班是开学初新组建的班级,有一半学生是留级生,而另一半则是从周边学校转来的。这些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听课,精力不能集中到学习上。只要教室里有点声响,全班学生都会去关注,就好像你这个老师根本不存在。而且,不愿交课堂作业,不想写家庭作业,不懂得复习和预习……更有甚者,当我差点儿从讲台上摔下来的时候,他们不是扶我一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将研究性学习和信息素养教育整合进高校的专业教育中是知识经济时代高教改革的目标和教改思路的核心.若实现从"被动接受性学习"到"研究性学习"的转变过程,则要求创造情境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采集、吸收和消化信息.而信息资源最丰富的图书馆无疑是最适合这种情境的学习基地.因此如果教学方法改革真正按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实现,高校图书馆则可实现从"读书馆"到"学习工场"的角色变迁.  相似文献   

5.
钱学森 《可乐》2010,(4):56-56
我是在上世纪30年代去美国的,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麻省理工学院在当时也算赫赫有名,但我觉得没什么,一年就把硕士学位拿下了,成绩还拔尖。这一年没学到什么创新东西。很一般化。  相似文献   

6.
陈燕敏 《新天地》2011,(11):258-259
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老师们的共同追求。但是,学生如果只有自主学习的热情,没有自主学习的方法,无从学起,自主学习很可能是流于形式,无实效可言。这就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让学生掌握一般的学法,并付诸运用,自主学习才有可能插上飞翔的翅膀。  相似文献   

7.
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只靠课堂上老师“用功”还远远不够,“教”与“学”严重脱节正是学生成绩难以提高的症结之所在。适逢学校实施教学改革,让我们到山东杜郎口学校学习。通过学习他们的教学模式,我在自己任教的班级大胆改变教学方式,尝试运用分小组合作学习,先学后教,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不仅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提高了...  相似文献   

8.
马德 《今日南国》2008,(5):59-59
那天上午,是两节作文课。 窗外,冬天已经过去。垂柳虽在枯黄的枝柯间爆出了星点的绿,但寒风依旧,春寒料峭,让人难以抵挡。教室正对着的,是学校阅览室。我见阅览室的辅导员胖胖的人影一晃,就将一块小黑板矗立在了学校的公示栏前。黑板上写着什么呢?我信步走出教室,去看个究竟。  相似文献   

9.
洗钱     
林晓莉 《社区》2004,(23):55-55
张珊是嘉江市市委书记的女儿,明年就要大学毕业,暑假期间,想找一个单位实习,感受一下社会生活和校园的不同。按说张珊是学教育的,要实习应该到学校里去,可是暑假里学生都放假了,哪里有什么课好上。爸爸建议她到机关里锻炼锻炼,张姗一个劲儿地摇头:“那不行,你们那里的人要是知道我是你闺女,肯定都让着我,能学到什么东西?”张书记一听,提议找一家企业。可书记夫人不答应:“那哪行?现在企业效益普遍不好,工人工资都发不下来,对市委意见大着呢。你让闺女去厂里打工,那些工人如果知道了她是你的闺女,不定会怎么捉弄她呢!”一家人正讨论不定,张书…  相似文献   

10.
赴美留学是不少国内学生所追寻的目标,但是究竟美国的教育体制为何?在数以万计的大学中如何去选择一所具有良好风气且 适合自己的学校?抵达美国学校之后如何在最符合经 济与时效的原则下顺利入学?这是不少学子深感困惑之处。这里将一一为各位有兴趣赴美求学的学子解开您的疑惑。抵美后应当立即完成的九件事祝贺你——你终于顺利抵达美国了。现在,你该做点什么呢?还是让专家来告诉你抵达这片新大陆以后需要立即办妥的9件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吧。  1、“妈妈,我到了!”飞机着陆之后,立即找个电话告诉你的家人你已平安到达。他们在为你…  相似文献   

11.
学生感到作文难.是因为觉得没什么可写.这是学生未能将写作与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的缘故。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我觉得必须从教学内容人手.设置作文情境.刨设与学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描述材料.让学生展开思维活动,运用言语去描述。通过改进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把作文教学与智能训练、语言表达、性情陶冶、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变单一封闭式教学为多元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心感受丰富多彩的写作情境,从而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12.
温骥媛 《新天地》2011,(12):166-167
长期的义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不得不让我们重新认识和思考:学生的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整个的课程结构中知识与生活怎么联系?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的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领入学习殿堂,老师的身份是观察者、引导者、帮助者,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4.
社团、选课、学分制、交换生……这些已不是大学的专利,如今也被许多中等职业学校所吸纳。为了让学生在校园中找到学习的幸福感,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都竭尽全力打造学生心目中的魅力校园,把教育学生接受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变成一个愉快的成长之旅。走进上海各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你会发现,学校已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场所,更是一个学生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乐园!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朱清时回顾自己当校长的历程时“悟出了一个真理”:“几年来我们满怀豪情地去争经费、争人才、争硬件,猛然回头一看,一些学校慢慢在失去它最根本的东西,校园里的人已经静不下心来读书想问题了。我做了10年大学校长,最后悟到大学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真理,就是学校一定要让师生们能静下心来读书想问题。如果一所大学没有这种氛围,我们得到的东西可能都是虚的。”  相似文献   

16.
因为业务关系,老公被派去芬兰工作两年。我不想一家三口分居两地,又听说芬兰的基础教育是世界最好的,便带着12岁的女儿随同老公前往芬兰。我最担心的是女儿到了芬兰有语言障碍。还好,那里的学校有专门为不会芬兰语的外国孩子设置的预备班。女儿入学后,每天的主要课程就是学习芬兰语。刚开始,我感觉芬兰的老师有点"不务正业",他们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让孩子做游戏、玩积木、做手工、熟悉乐器上,天气好的时候,仅上几分钟的课就带着孩子去活动场了。偶尔也教孩子画画,然后让孩子用芬兰语去描述,根本没有国内记单词、学语法、做习题的那种气氛。  相似文献   

17.
正我学的是金融财务与管理专业,刚进大学不久,学长就告诉我:"金融行业虽然不错,但将来心仪的工作并不好找,竞争也很激烈,所以一定要提前准备,在校期间多去大公司实习。"学长的话很实在,我铭记在心。我很早就开始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规划。除了认真对待学业,我还参加了学校里和专业学习紧密相关的社团,课余时间也用在团队学习和团队活动上。到了第二年暑假,听说与社团有合作关系的立信CMA将开办暑期班,教授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课程,学员还能得到去知名企业实习的机会,我想这正好可以弥补我没有实习经历的软肋。由于我的学校不在上海,而暑期课程会将学员集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校园里让人目不暇接的社团话动又开始"纳新"了,对于那些面对全新生活的学子们,如果你们渴望走出课堂,去结交更多的新明友,那么加入社团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今作为校园"第二课堂"的学生社团,通过开展喜闻乐见、健康高雅、富有成效的活动,来挖掘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学生可通过参与其中,丰富自已的校园生活,并借此开阔视野,学习新鲜知识。让在题海中遨游的学子,也能在校园的舞台上,留下一袭轻灵的身影;在美丽的校园里,寻觅到一位位志同道合的知己;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感受校园生活独有的魅力,从而尽快融入到新的学习环境。——编者  相似文献   

19.
正小时候,因为家穷,我直到7岁才进入一年级学习,什么都不会,什么都要问,成绩在班上多次排名倒数第二。父母最担心我会留级,不止一次说如果我没及格,就和他们一起种田去。我是最怕父母说这句话的,为了长大后能  相似文献   

20.
创建和谐校园,是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学校的其体体现,也是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创建和谐校园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师生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入手,切实解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突出问题,让师生享受教育教学的成果,得到发展、提升的实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