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母亲的节日     
去年4月底的一天,我接到一笔不错的“母亲节”订单。订花人在广州做生意,因没有时间回家陪母亲过节,想请人在“母亲节”为他母亲送去100朵大红康乃馨。之所以想到我们的花铺,是因春节回家过年,他在我们花铺里买过花,觉得信誉度不错,便记下了我们花铺的订花热线。“母亲节”那天,我花铺里的生意出奇的好,几千枝各色康乃馨一上午卖得仅剩不多几枝。生意兴隆消除了几天忙碌的疲劳,我怀抱100朵康乃馨正准备上车送给那位订花人的母亲时,妻却急忙送来了一束大红康乃馨,说:“看那位母亲的地址离你家不远,也为你妈带去一束吧!”顿时,我有点蒙了,一种…  相似文献   

2.
感恩母亲     
朋友,你记住昨天的母亲节了吗?母亲节总是在星期天的早晨悄悄地降临。也许,你在外面兴高采烈地玩儿了一天;也许你在紧张地复习功课;也许你忘记了在这一天,应该向母亲说上一句祝福的话语;也许你从来就没有想到该为母亲买一块蛋糕或一束康乃馨……我敢说,全世界的母亲都会记住儿女的生日,都会记住“六一”这个儿女的节日,可是又有多少儿女能记住母亲的生日,记住母亲的节日呢?  相似文献   

3.
听说每一位母亲都是大地上盛开的花朵,有人说母爱温馨如康乃馨,有人说母爱圣洁如鲁冰花……然而,我那与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母亲却从来没见过这些娇贵的花儿。我也一直在寻找,寻找一朵属于母亲的花。  相似文献   

4.
王纯 《社区》2023,(10):63-63
据说母亲节起源于西方,后来渐渐传到世界各地。人们会在这一天为母亲献上康乃馨,表达对她们的深情与感激。其实,母爱是不论种族,不分国界的,对母亲表达爱与感念,自然也不应该仅限于母亲节这一天。《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指的就是萱草,又叫忘忧草。  相似文献   

5.
那天,是母亲的节日。我兴高采烈地跑到一家新开的花店,想为妈妈买一枝康乃馨。"老板,请问康乃馨多少钱一支?"那一刻,我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与激动。"三元。"女老板用冰冷的声音回答。我的热情顿时像下了一场雪。我一直以为,花是美好的存在,那么卖花的人应是一个温和的人,没想到老板的声音会如此冰冷,表情会如此不耐烦。"帮我拿一枝吧。"我的心情受到影响,声音也变  相似文献   

6.
日本原众议院议员藤山爱一郎,曾写文章谈他母亲的教育方法,其中一段写到:“我上幼儿园时,母亲常让我到赤坂、日本桥等地卖东西。如果买错了,母亲并不发脾气,只要求第二天再来,”  相似文献   

7.
栀子花香     
父亲去世已有半年多了,和父亲恩爱相伴近三十年的母亲这些日子再没露过一丝笑容,她与我交谈得也越来越少了,她总爱独自呆在卧室里,默默地缅怀过去。“这样下去,她挺不了多久的!”母亲的老友常常焦急地提醒我。 怎样帮助母亲挣脱痛苦?我心烦意乱地在大街上独行,不觉中走入了城里的花市。这是一片花的海洋!文雅的黄桷兰,温馨的康乃馨,骄艳的红玫瑰,……这时,一桶含苞欲放的栀子花留住了我的脚步,我的心剧跳起来,一道激动而兴奋的闪电划过了心空。我买下了整桶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母亲逝世十周年,往事历历在目。 记得我八岁那年的一天,当我放学回家,母亲又给我端上了变味的“和子饭”——煮着榆树叶的玉米面糊糊。我一看清汤寡水,无油少醋,就嘟着嘴不去端饭碗。  相似文献   

9.
这一天,和丈夫翻天覆地地吵了一架之后,我决定回家探望母亲。这是我结婚7年来第一次离家远行。  相似文献   

10.
母爱的味道     
一天,我陪朋友到一家腌制品加工厂签订一份合同。走进宽大的车间,各种调味品的混杂味道扑鼻而来,这让朋友想起了远方的母亲。她说:“每次回老家,母亲都会为我精心准备几瓶咸菜。母亲腌制的咸菜特别好吃,共放入9种调料。腌好的咸菜不咸不淡,不酸不辣,还带着丝丝微甜,只是需要很长的腌制时间,而且要在不同的时间添加不同的调料,隔几天还要在阳光下晒一次。母亲说,只有把握好各种调料的添加时间,并享受阳光,腌出来的咸菜才更好吃。  相似文献   

11.
每次和母亲通电话时,母亲总是饶有兴致地说:“晚上回来吃猪蹄火锅吧?”我的回答总是:“过两天,今天很忙!”母亲依然说:“好,那就过两天!”我们一家人都喜欢吃火锅。母亲做得尤其好吃。  相似文献   

12.
爱心降血压     
第一次带妻子回家见母亲,妻子的心里惴惴不安。因为她耳闻我母亲是个“厉害的角色”。多年的操劳使母亲积劳成疾,患有高血压、心脏病,一着急生气,血压就“噌噌”地往上窜,降压药大把大把地吃,一天也不敢耽搁,效果却始终不理想。为母亲诊治的医生说她老人家是顽固性高血压。我对妻子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母亲脾气不好,又有病,有言语不妥之处,我们多担待就是,她唠叨她的,我们左耳朵听右耳朵冒,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妻子提着精挑细选的礼品紧张兮兮地随我到了家,一口一个“妈”地叫,直喊得母亲心花怒放,嘴都合不上了。我正暗…  相似文献   

13.
乔叶 《社区》2008,(5):32-33
天落急雨,行人莫不大步流星地奔走。匆忙中我蹊跷地看见:一位母亲骑自行车带着孩子,孩子穿着一件偌大的鲜黄色雨衣,而母亲却尽着衣服浸雨,头发和脸都已经湿淋淋了。  相似文献   

14.
小妹不是我的亲小妹。 她是继父的女儿,母亲带我改嫁到许家的时候,小妹就在了,她比我小十天,我记得自己很紧张,一直牵着母亲的手,那年我九岁,小妹倚在门上甜蜜地叫我,哥。  相似文献   

15.
美好的位置     
马亚伟 《社区》2012,(5):20-20
有一次。学生们送给我一束鲜花。有百合、康乃馨,还有几枝叫不上名字来。这些花朵,有的盛开,有的含苞,姿态婀娜,五彩缤纷,很美。  相似文献   

16.
失落的版图     
我平生参加的第一个葬礼,竟是母亲的葬礼。 今年三月的一个下午,我照例完成了一天的写作,吃了一顿以牛奶为主的“站立午餐”,心里莫名地生出一阵微痛的思念;我通常是存这种思念之痛突然发作时.一把抓起电话的.因为是心血来潮,往往在电话那端有了应答时,发现自己并不知想说什么;只不过觉得母亲的声音比之信中的字更来得有声色些,更物质些,并且使我和母亲远隔重洋的沟通,  相似文献   

17.
散发激情 我18岁时,和母亲一起住在尼斯。 一天,母亲的女友带我坐游艇出海玩。没过几分钟,我突然觉得天旋地转,估计是受不了海上颠簸,晕船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绝望地躲在角落里。一位和蔼的绅士走过来,亲切地询问我怎么了。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便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带着我悄悄溜下游艇。这位体贴的绅士正是名扬全球的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  相似文献   

18.
给母亲洗脚     
三年前的一天,我请假到市区看望做手术的母亲。昏黄的灯光下,我看见病榻上的母亲被病魔折磨得瘦了一大圈,变得更加苍老,眼窝明显下沉。望着消瘦的母亲,心里涌起阵阵悲凉与歉疚。我端来一盆热水,浸上毛巾,扶母亲坐下,“妈,我给您洗洗脚吧。”母亲微  相似文献   

19.
母亲的偏方     
梅子 《社区》2008,(10):56-57
我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在发育生长时期遇上了“三年自然灾害”,由于缺乏营养,我常年小病不断,每当我有个头疼脑热的时候,母亲就会说:“上火了,没事,过两天就好了。”母亲说得多了,我便知道“上火了”不是什么大病,不舒服的时候,只要听到母亲说这三个字,我心里就踏实了。  相似文献   

20.
《女人世界》2009,(5):37-37
黄金有价,母爱无价。世人最真的真情,就是母爱。我们的生命母爱塑成,我们的成长母爱培育。在我们幸福生活之时,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你会怎样为母亲送上祝福?一枝康乃馨?一顿可口的团圆饭?一个问候电话?还是一条温馨的短信?面对我们无私而伟大的母亲,仿佛任何言语都显得苍白无力,其实只需我们有一颗感恩的心,就是对母亲最大的安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