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林黛玉的丫鬟紫鹃、雪雁,其取名为主仆之间的生命同构关系埋下了伏笔。虽同为黛玉的贴身丫鬟,但她们的出身来历、个性特点、主仆情谊以及命运归宿,却有着很大的差别。幸有这两个忠心的丫鬟给予过黛玉温暖与感动,让这位绛珠仙子在人世间不至于那么孤独凄凉。  相似文献   

2.
林黛玉的丫鬟紫鹃、雪雁,其取名为主仆之间的生命同构关系埋下了伏笔.虽同为黛玉的贴身丫鬟,但她们的出身来历、个性特点、主仆情谊以及命运归宿,却有着很大的差别.幸有这两个忠心的丫鬟给予过黛玉温暖与感动,让这位绛珠仙子在人世间不至于那么孤独凄凉.  相似文献   

3.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以饱蘸爱与尊重的笔墨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活、性格丰满的红楼丫鬟,中国艺术画廊中第一次大规模地出现了拥有独立生命个体的下层女性形象。古代小说戏曲中上千年各具特色的丫鬟形象的积淀,明清时期尊重人权、解放个性的人文思潮的影响,加之曹雪芹本人以"实录其事"的手法为闺阁昭传的创作思想共同促成了文学史上最光彩夺目的丫鬟群像的诞生。  相似文献   

4.
袭人是《红楼梦》中作者不惜笔墨着力刻画的一个重要人物 ,也是大观园人物群中最有地位、最有影响的丫鬟之一。她性格内向 ,却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她温柔贤惠 ,对事关宝玉品行名声、婚姻大事 ,总是冒死建议 ,表现出对主子的忠诚性 ;作为丫鬟 ,她悉心服侍宝玉 ,表现出对主子的顺从性 ;作为与宝玉偷试云雨情的女子 ,又表现出对宝玉的爱慕性。这些复杂的情感融汇在一起 ,折射出袭人这一丫鬟特有性格的内敛美  相似文献   

5.
邹自振 《南都学坛》2007,27(6):40-43
林红玉(即小红),怡红院的一个三等丫鬟,与林黛玉这个"大人物"的名字仅一字之差,这是作者的无心之举,还是故意设之?宜从其一斑,窥其全貌。可以说,全书刻画的丰富的人格内涵使她成为《红楼梦》众多丫鬟中重要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中的、丫鬟群体生活在等级森严的封建大家族的最底层,毫无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封建统治者在封建宗法制的保护和纵容下,任意践踏她们的身体和灵魂、随意安排她们的婚姻和未来,并利用月钱、赏钱等经济手段实现掌控其人生的目的.主子间的尔虞我诈、仆妇们的妒忌猜疑,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又随时威胁着丫鬟们的生存安全.  相似文献   

7.
怡红院中的三等丫鬟小红,论相貌才学在大观园众多女儿中可谓平平,可她却是第一个坐上太太宝座的人,是《红楼梦》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位女性,她积极努力,不甘居于人下,善于处世、常于做人,她的处世之道值得我们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丫鬟形象,小红便是其中—位。关于小红形象的疑问很多:曹雪芹的原意是小红是扬善之人还是造恶之人?小红真是—个一味攀高枝的人吗?她和贾芸的爱情又会不会有结果呢?细读之后对于此三问似乎也有迹可寻。  相似文献   

9.
    
她,出身官宦世家,锦衣玉食,富贵荣华。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以像别的大家闺秀一样,打扮得楚楚动人,与丫鬟嬉笑打闹,等待着出嫁。但她却选择了一条与平常女子不同的路,  相似文献   

10.
文学本位视角下“红娘”形象流变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实甫《西厢记》成功塑造了聪明伶俐、泼辣机智、正义勇敢的丫鬟红娘。然而红娘形象的成熟却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在唐代元稹《莺莺传》中是对剧情发展无关紧要的人物,在金朝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是崔张爱情的牵线者,在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中定型,成为舞台经久不衰的形象。反封建礼教程度的加剧、作品体裁变化以及戏曲的传播接受是红娘形象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禾禾 《可乐》2010,(10):77-77
晏铃阴差阳错,找了份大型国企综合管理部的工作。所谓综合管理部,除了应对文山会海,还要兼管人事、宣传,甚至连工资表也要兼做。晏铃的专业是物理,如今做的呢?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大丫鬟"。  相似文献   

12.
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高中第四册)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语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公子。这段文字是写林黛玉见贾宝玉之前的一次心理活动。其中的“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一句令人费解。如果从标点符号考虑,这一句应该不是林黛玉的心里话,但如果从后面的“心中想着”而论,则  相似文献   

13.
对比元稹《莺莺传》和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最大突破就是成功塑造了丫鬟红娘。其成功不仅在于红娘聪明伶俐、泼辣机智、正义勇敢等性格的突出,更重要的是红娘内心情感较前些作品的逐渐丰富。其中,红娘对张生的情感变化作为维系故事情节的重要线索,直接影响故事情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的人物命名十分新雅有趣,体现了作者精心的艺术构思,其中丫鬟的人名寄寓了其主人的身份、地位、兴趣、爱好甚至性格命运等特征,是作者的一大创新.俗语云贴身的奴才半个主子,现实生活中他们的命运又何尝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呢?本篇拟从命名取义的角度来探讨怡红院丫环命名的特点,并兼谈宝玉的空幻意识和雅洁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5.
选段     
丫鬟进来报道:“宝玉来了。”黛玉心想,这个宝玉不知是怎样个惫懒人呢。及至进来一看,却是位青年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  相似文献   

16.
贾宝玉和袭人的世俗情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时阔 《南都学坛》2007,27(2):49-52
据《红楼梦》文本描写,小姐里宝玉爱的是黛玉,丫鬟里宝玉爱的却是袭人。虽然宝玉和袭人的爱主要体现在生活层面上,爱得相对世俗温暖,但这也是一种真情之爱,也可以说是一种世俗情缘。宝玉和袭人之间的情爱是逐步发展的,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宝玉对待袭人同对待黛玉、宝钗、湘云、晴雯态度的异同比较,可以看出宝玉和袭人之间确实存在着爱的真情。  相似文献   

17.
杨明彩 《社区》2014,(30):46-47
旧时迈皋桥老百姓称“卖糕桥”。相传早在洪武年间,住在红山脚下的马娘娘侄子马三少常常仗势欺人,要知道,小红山地区即今天的红山动物园片区,曾经是皇家的跑马场。一天,马三少从乡下抢来一名有孕的美女作妾,美女为了腹中的孩子只得忍辱负重,待生下孩子后不久,美女不堪凌辱,寻机投井自尽了。侍从的丫鬟悲愤至极,主动承担了慈母之责,一天星夜冒着生命危险,  相似文献   

18.
曹雪芹的《红楼梦》在刻画人物时,总是能抓住人物的灵魂,使他们每个人都有鲜明的个性,即使性格相近也决不重复。同作为贾府备受瞩目的大丫鬟袭人和平儿,她们同样是美丽、温顺的女子,身上都带有一层奴隶以至奴才的色彩,但她们在社会地位、智谋、品行、情感等方面却又是不尽相同的。从人物的灵魂深处看,袭人的灵魂是丑陋的,而平儿的灵魂是善良美好的。  相似文献   

19.
茶作为符号媒介在《红楼梦》中,不仅是这个诗礼簪英之族的有闲生活方式的体现,而且也叙述着豪门的生活时光和心灵细节。它作为交往行为的媒介更是一种隐蔽的文化符号,暗示和显现着贾府中每个人的心态和行为。在主子和丫鬟之间都透着严格的身份和等级的意味所指。茶符号的媒介功能传播和扩大着人际交往信息的空间,调理着微妙的人际关系,在贾府这个环境中充分表现了中国传统符号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0.
《金瓶梅》中,西门庆一共有一妻五妾,其中孙雪娥是位居第四的妻妾。按理说她的地位应该不算太低,至少会受到下人的尊敬,可在书中却看到了一个地位及其低下卑微甚至连丫鬟都敢欺负的弱者形象。任何人都不愿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孙雪娥亦是如此,于是她奋起反抗,努力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但奈何她生在封建社会,这种反抗很快被封建伦理与等级制度打压下去。最终,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和冷酷的环境迫使她一步步地走向自缢而亡的悲惨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