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樱 《山西老年》2009,(3):18-19
一位普通的城市女工,青年时代正逢上山下乡,人到中年又遭遇下岗,下岗不久母亲瘫痪在床……可是有谁能想到,生活的磨砺不仅没有击垮她,还竟然成了她再就业的财富,成了她实现自我价值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下岗再就业工程的安全、合理运作 ,是事关社会稳定、改革成败的大事 ,是事关宪法规定的劳动权利能否落实 ,国家宏观调控能力能否正常发挥的大事。目前在下岗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表明 ,单纯依靠政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下岗再就业中的无序运作。“下岗再就业亟须法律保障”。笔者在分析下岗再就业现状同时 ,指出法律对下岗再就业工程的作用 ,并就如何完善下岗再就业工程的法律机制提出建议 ,以寻求解决下岗再就业结症的办法 ,促使我国这一跨世纪难题早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3.
一位下岗女工,创办了风筝工艺社,还拉扯下岗姐妹再就业。她制作的风筝飘洋过海,打入美国、日本、德国等国际市场,还赢得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授誉。这是一个很传奇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目前,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全局性影响力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大力抓好再就业培训则是实施这一工程的基础和关键。我国现行的再就业培训制度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与不足,直接影响了再就业培训的效果,致使再就业培训对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应有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必须从加强再就业培训立法、规范再就业培训管理、健全再就业培训制度以及加大再就业培训经费投入等方面完善我国再就业培训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企业职工下岗成为近几年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职工下岗或失业,既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作为农业大省,江西的企业职工下岗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为社会广泛关注。尽管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和各级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职工下岗和再就业的压力,但尚存在不少问题。因此,须进一步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做好职工下岗和再就业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阿菊当保姆     
严志明 《社区》2003,(14):43-43
阿菊从工作了多年的国有企业下岗后,有过焦虑,有过惆怅,有过苦恼。4个月前她开始从事家政服务,得到了主人家的赞许,在再就业道路上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刚过不惑之年的阿菊,去年下半年从一家国有企业下岗了。下岗后,每月的收入仅是在职时的一半,这给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政府提出了一些有关下岗再就业政策,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仍旧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本文概述了政府实行下岗再就业政策的必要性,同时针对下岗再就业政策存在的问题,从制度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的脚步即将迈进21世纪门坎的时候,我们的国家正面临着一个历史性难题:数千万职工因企业改革而分流下岗,失去了职业。党和政府实施了“再就业工程”,千方百计地缓解下岗职工再就业矛盾,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但对下岗职  相似文献   

9.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 ,多年来 ,我市民营企业在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下岗再就业这个社会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现行再就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下岗待业者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如何面向培训对象设计教育模式,提高再就业教育的社会效益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下岗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下岗失业者的就业观念陈旧、文化素质偏低,技能传统单一,政策的激励功能失调制约着再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为再就业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树立新的就业观念,以及开展教育培训等是再就业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下岗失业的原因和影响再就业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实施再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下岗女性职工自我效能感可以区分为一般效能感和再就业效能感两个部分。下岗女性职工两种效能感整体水平都比较高,再就业应对也以积极方式为主,而再就业效能感则低于男性下岗职工。两种效能感是受不同的再就业因素影响的,同时两种效能感也影响着不同性质的再就业应对方式。回归分析表明:当一般效能感较低时,容易产生消极的应对方式,较高的再就业效能感会导致积极的再就业应对。  相似文献   

14.
普通小麦面粉,经过济南市下岗女工高洪娣的手,变成了各式各样的仿真小食品,外观呈金黄色,形状栩栩如生,口味香酥爽口,有奶油、海鲜味、烧烤味、麻辣、五香等,深受人们的喜爱。原来,高洪娣是一家食品企业的工作人员,长期以来对食品开发研究情有独钟,由于市场经济的原因,她成了下岗再就业的一员。下岗后,凭着在食品企业长期的工作经验,研制生产了几个品种的产品,为  相似文献   

15.
中年女性再就业存在着诸多障碍,但在下岗进程中,她们中产生的心理障碍诸如失落、压力挫折感等尤其明显.因此,要从社会环境的支持方面寻求克服中年女性下岗所带来的心理障碍,诸如制定有利女性再就业权益的相关法规,加大对中年女性下岗再就业观念转变的教育力度等,都对克服这一心理障碍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受市场经济调控等各种原因影响,大量职工被迫下岗,同时面临着重新就业的问题。中年女性的下岗再就业也存在着很多障碍,其中类似于情绪失落、就业压力增大等心理障碍显得尤为明显。本文就中年女性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心理障碍特征,提出如何创造有利社会条件的相关对策,帮助广大中年女性克服下岗再就业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7.
中国通货膨胀问题解决之后,由于经济体制的转轨,下岗的再就业成了当前经济生活中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下岗职工的大量存在不仅浪费宝贵的劳动力资源,也影响国内消费的有效需求、经济发展速度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本文用经济学的失业问题理论为依据,对下岗的原因和下岗职工的存在形式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一些在当前经济条件下解决下岗再就业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失业、下岗和再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特殊的社会现象和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元的,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劳动力素质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施再就业工程,提高劳动力素质是关键。因为无论从增强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竞争力,还是从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进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来说,都必须以提高劳动力素质为基本前提。只有劳动力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再就业工程的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9.
徐云 《社区》2007,(22)
关注再就业日益成为关系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金桂苑社区开展的"送一个岗位、送一份保障"活动,不仅对社区下岗、失业居民做了大量工作,对特殊群体的再就业问题的关注与帮助真可谓倾尽了爱心、诚心和耐心。  相似文献   

20.
职工下岗及其再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普遍关注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敏感的政治问题。造成大量职工下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实现其再就业工作也应是多渠道、多形式的。作为下岗职工自身应该正视现实、正确定位,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增强择业上岗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抓好三个紧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