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艳君 《学术交流》2007,(8):169-171
和谐文化建设与和谐世界理念同是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世界理念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对外纲领,倡仪各国努力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充满着博爱情怀和理论智慧,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谐文化建设与当代中国外交的和谐世界理念,二者互为促进,互为包容:和谐世界理念及其实践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和谐的发展环境、重要的国际机遇与巨大的智慧源泉;和谐文化是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终实现和谐世界理念的重要武器,二者统一于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之中,对中华民族在和谐理念指引下实现新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易 《创新》2011,5(1):8-13,126
儒家国家关系伦理思想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尚未受到应有重视的知识领域。随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深入发展,儒家国家关系伦理思想日益凸显出其独特价值和历史使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儒家国家关系伦理思想可为我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提升国家软实力和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从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出发,推动建立以现代、平等、开放和对话为核心的新型文明观,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外贸易是当前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先导和桥梁,在促进技、工农业方面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加速发展,推进技术改造和经济结构的改革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世界,面对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和竞争日益加剧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无论是发达国家也好,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和技术交流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是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解放生产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4.
"和平发展道路"是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创新,是实现新世纪国家发展目标的战略选择。它基于"和平"的概念,它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和历史意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稳定的国内环境和和谐的文化环境中,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建设独立社会主义的道路是显而易见的。本文简要分析了"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世界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5.
魏晓莎  张淼 《学习与探索》2023,(11):109-115
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历史背景、指导理念、实践路径、价值立场等方面凝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指导中国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理论突破与实践超越,是中国共产党立足新时代对中国发展模式作出的创新性优化,不仅向世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智慧,也为世界各国和全人类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道路,展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担当,具有深刻的世界意蕴,具体表现为以创新为突破口助力发展中国家摆脱“发展陷阱”、以协调的经济策略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以绿色的发展理念开拓了生态文明新时代、以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以共享的大国情怀为解决世界贫富差距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6.
在品牌竞争时代,政府应担当起区域品牌建设的规划者和建设者重任.政府通过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一是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二是有利于促进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三是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开放,使区域经济发展有效融入全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之中;四是有利于推动区域政府品牌建设和政府品牌形象提升,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回顾我国实施品牌战略历程,品牌带动战略基本上局限于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领域.当区域经济发展由品牌竞争区域化向区域竞争品牌化转变以后,政府应及时调整品牌战略,将品牌带动战略升级为全面实施品牌带动战略,这既是区域品牌建设的需要,也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7.
北京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旅游业是该进程中的优势产业和重要支柱产业。20世纪80年代的全球化浪潮和服务社会兴起构成了世界城市诞生的背景。世界城市在全球发挥着控制、创新、服务和消费等功能。建设世界城市要构建良性的城市—区域关系,旅游流是维系世界城市网络的最重要纽带。北京作为中国的总部基地、创新中心、服务中心和"消费城市",在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必将带动北京旅游业的多元化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该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现状,指出国内特别是河北高职院校在"双高"建设计划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探索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理论、方法和策略,对于推动河北加快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高专院校和专业群,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以及推动河北省乃至全国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了适于河北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的理论、方法与策略,以探索一条适合河北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关于黑龙江文化大省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中共黑龙江省委提出了"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如何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如何在"文化国力"崛起的新理念的指引下促进地域及阶层的均衡发展,是黑龙江省目前必须思考和解决的大问题。应当顺应当代世界发展的新潮流,以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开拓一条有特色的经济—文化发展道路,即"以文育人"、"以文兴省"、"文化发展牵引经济",使经济增长与文化发展相协调、相平衡。  相似文献   

10.
加强研究室建设是促进学科发展的基础。中国社科院的学科建设依托在实体研究部门(研究所、研究室)的基础上,研究室是促进学科发展的最基础平台。在国际经济和金融快速发展,金融理论不断更新的趋势下,在既有的资金、人才等客观环境下,加快学科建设,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学科体系,促进学科发展是研究室建设的根本任务,而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提高科研水平、促进学术发展是研究所的根本任务。研究室强化基础理论和前沿理论的研究是实现我国构建、完善和发展金融学学科理论体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2010年,中共北京市委第十届七次全会上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决策,是发展模式的升级,是向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对学界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聚焦课题,如何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在首都经济研究方面,房价问题关注度上升,专家学人调查分析,积极建言献策,讨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调控房价的有效对策;首都的创意文化产业研究持续深入;进一步发展北京高科技服务业,是很多研究者的共识。在社会与人口研究方面,北京的人口规模与布局和人口老龄化等仍是研究的热点。此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受到教育专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英国被称为“社会企业大国”,是目前世界上社会企业最活跃、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作为社会领域的一项组织创新,英国社会企业的异军突起与政府的培育、支持、引导和规范密不可分。借鉴英国社会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我国社会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应着重于提升社会企业的公众认知度、制定促进社会企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建立健全社会企业的法律法规体系、推进社会企业的能力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方虹  张军峰  彭博 《创新》2014,8(6):25-29
航空港是社会高度发展的产物,已经成为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空港经济逐渐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主流经济形态之一。在国家促进空港经济发展相关政策的引导下,中国正掀起一轮空港经济发展热潮。通过梳理空港经济的相关概念,比较国外空港经济的发展特点,总结国外空港经济模式的演进规律,提出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创新驱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发展外向型经济等路径推进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最后提出发展空港经济可以提升城市发展空间、扩展航空产业价值链、促进与世界大都市对接、加速信息化和绿色生态建设,进而成为带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14.
一些人认为十月革命是一个错误,它使国家走进了死胡同,后来的全部发展只不过是加深了布尔什维克在十月革命时期所犯的错误。自然,由此便得出全盘否定我国人民在十月革命以后的全部发展道路,也否定了列宁和列宁主义。另一些人则断言,十月革命具有真正的社会主义性质,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在我国曾经实现了,这就决定性地促进了苏联变成世界强国。  相似文献   

15.
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改变了全球经济的格局,世界开始步入后危机时期。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基础设施建设在后危机时代的区域合作与发展中的作用,须充分发挥利用外资在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内外基础设施项目,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可通过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公司、亚洲基础设施股份银行等方式,加强区域合作,共同促进亚洲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6.
《探求》2016,(2)
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和枢纽港,拥有丰富的海丝文化遗迹,特别是清朝"十三行"时期,广州的对外贸易独占全国的鳌头,为广州留下了独特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广州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历史文化遗迹,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广州世界商贸之都的建设和世界文化名城的培育。  相似文献   

17.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城市环境建设和公共服务管理的方方面面。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世界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北京在城市基础设施、旅游业整体实力、国际市场规模和旅游服务接待能力等方面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和不足。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我国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向世界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兼具国际展会、公共产品和政策宣示三重含义。通过对前三届(2018—2020年)进博会的追踪研究发现,它的内外溢出效应正在逐步显现。作为国际平台,进博会对内有助于促进贸易升级、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方案,进博会对外有助于扩大全球总需求、推动包容性全球化、引领国际经贸发展潮流,助力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未来,要坚持问题导向和全球视野,着力强化进博会的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和开放合作平台功能,建立放大进博会内外溢出效应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俞海  宁晓巍  姜现 《阅江学刊》2023,(4):59-66+17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的新突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抉择,是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发展建设过程中在生态文明领域探索实践的具象化表达,充分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独特生态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是满足人民更多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现代化,是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化,是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自觉共治共建共享的现代化,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需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的重大部署,从根本指引、重大逻辑、奋斗目标、战略要求、路径策略等方面深刻认识和把握,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关键和核心。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是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为地方高校发展带来了机遇。该文阐述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设现状,分析了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学科定位、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文化传承等方面全方位探讨了建设食品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