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他的"仁学"理论。所谓"仁",从字面上来看就是"二人成仁",它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最高准则。孔子思想主要就是围绕着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来展开的,而"和谐"是贯穿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具有终极意义的一个理想目标。孔子的和谐伦理思想历经千年的沧海桑田、大浪淘沙,其中包含着许多合理因素,可供我们借鉴,以便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原始儒学的和谐思想主要表现为人身心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对茂名滨海新区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借传统之石以攻现代之玉,让传统焕发生命力。人身心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茂名滨海新区人文和谐建设的基石和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生态和谐建设的理论依据。用切实有效的方法渗透和谐思想,转变观念,为文化建设的具体落实做铺垫。  相似文献   

3.
论马克思的生态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生态和谐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和谐理论中,马克思不仅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同时也十分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和谐。对于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和谐思想,分析其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与启示,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孔子"和"、"仁"的思想对现代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影响,主张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建立友爱和信任,达到和谐。  相似文献   

5.
《东岳论丛》2018,(2):35-41
孔子相信天命对于人事具有主宰意义,认为德由天赋,天人之间存在良性互动,人通过德性可以致福,其理论本质为德命或德福一致说。然而孔子落寞的一生却成为最好的反证:现实中人的德性善恶与其命运臧否之间并无必然关联。由此导致孔子之后儒家天命观发生重大转变,即由原来肯认德福一致的"德命观"转而为坚持德福未必一致的"时命观"。  相似文献   

6.
和谐劳动关系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经济关系,其形成要以企业为载体.不同范式的企业理论,由于其方法论不同,所以,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路也不同.新制度经济学是从"新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其根本缺陷是脱离具体的社会生产关系来认识问题,其对策思路难以符合中国实际;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是从历史的、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这一理论在具体的社会生产关系中研究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因此,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更具指导性.  相似文献   

7.
《论语》中有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重了悟的和合思想,有子与其师都没有论证礼与和是如何相契合的。王船山对有子"礼之用,和为贵"的礼之和合价值进行了正学与开新。礼与和的契合表现为以礼调适人之心、性、情实现人之内心世界的和谐,凸显了礼与人之内心世界的和谐相契合;以礼调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凸显了礼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契合;将自然看成与人类社会平等的生命主体,礼待自然则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彰显了礼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契合。船山之"礼"与"和"相契合的四个基本维度,是对孔子"礼之用和为贵"的返本与开新。  相似文献   

8.
孔子提出的中庸范畴,其思想含义十分丰富,既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道德境界,又是一种富于辩证智慧的思维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行为决策理论。孔子的中庸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且对当代中国构建和谐民主政治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魏光峰 《殷都学刊》2007,(1):141-143
中和”思想是孔子全部思想的哲学依据,是儒家思想中至为宝贵妁价值标准,是指导人们追求个体心灵的平和、家庭的和睦、人际关系的和谐以致天人之际的和谐的准则。要求人们在待人处事、治国理政等社会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分寸,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从而实现人格的完善、人与人的协调和整个社全的文明与和谐。孔子“中和”思想对于处理好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孔子人的发展理论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思想是重人生的 ,其中关于人的教育和发展的思想非常丰富。孔子人的发展理论注重全面性 ,知德情意全面协调发展是其理论的基本内容 ,其中“德”是核心 ,所有的才艺学习和情感培养必须以“德”贯之。而对于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孔子非常注重教育的作用。本文不能全面阐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只就孔子深刻探究教育规律 ,注重教育的阶段性、梯级性 (指由浅入深 )和日常性的宝贵思想谈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解读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启波  黄月细 《江汉论坛》2006,42(12):79-81
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理论基础之上的,其内容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其自身的和谐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构人与人之间公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以及创造出富足的自由时间。  相似文献   

12.
黄卓 《船山学刊》2008,(3):116-120
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其终极目标就是构建和谐美育理想。其和谐美育思想的精神原型是理想化、乌托邦化了的西周礼仪制度。孔子以这种理想化的方式为当下社会树立一个精神楷模和标杆。  相似文献   

13.
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这在哲学史上是有理论贡献的。孔子的“仁”有多重涵义。首先,是对人肯定的“人”及其“爱人”。孔子从春秋动荡的岁月里,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残酷以及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必然趋势,因而对人进行了合乎时代要求的肯定,提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孔子利用仁的本义及会意结构来解说人的本质,提出了“人者,仁也”这一醒目的命题,并进而阐述  相似文献   

14.
孔子美学思想即是现代人对孔子有关美的只言片语的发现和阐释,其研究范式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该范式直接从"仁"出发,忽略了孔子的"人学思想",存在着"仁学伦理"与"美的精神"之间的深层矛盾。本文通过对孔子"人学思想"的深入探究,发现孔子从人的本真情感出发,致力于人的情感世界的改造和提升,让人一步步向着"仁"的理想掘进,在这种修养性掘进中,人慢慢地成为审美的人、社会的人和道德的人。孔子区分出"一般的美"和"尽善尽美",前者是人内在真情与外在表现的统一,后者是人内在真情与最高规定性"仁"的统一。孔子追求审美人格和道德人格的内在统一,发出了对生命的崇拜和讴歌。  相似文献   

15.
孔子美学思想即是现代人对孔子有关美的只言片语的发现和阐释,其研究范式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该范式直接从"仁"出发,忽略了孔子的"人学思想",存在着"仁学伦理"与"美的精神"之间的深层矛盾。本文通过对孔子"人学思想"的深入探究,发现孔子从人的本真情感出发,致力于人的情感世界的改造和提升,让人一步步向着"仁"的理想掘进,在这种修养性掘进中,人慢慢地成为审美的人、社会的人和道德的人。孔子区分出"一般的美"和"尽善尽美",前者是人内在真情与外在表现的统一,后者是人内在真情与最高规定性"仁"的统一。孔子追求审美人格和道德人格的内在统一,发出了对生命的崇拜和讴歌。  相似文献   

16.
和谐两种理性文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构建和谐社会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结构之间的和谐、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合理的文化理念为指导。目前,作为执政理念的和谐社会发展目标已经确立,但相关的理论支持及思维模式还未到位。在诸多  相似文献   

17.
心学,通常是指陆(九渊)王(阳明)学派。本文则认为,孔子、子思和孟子都是心学的奠基者,甚至包括老子,特别是庄子。作为心学的发展,则有玄学和禅宗;陆、王是集大成者。先秦心学,是对人心重视的人生哲学,认识方法是排除理性的直觉思维,表现形式是天人合一,心物合一。先秦诸子认为,社会的动荡,人们缺少幸福、欢乐的根本原因,不在人的外部,而在人自身。孔孟对社会和人生思考的结果,是在人类与道德之间求得平衡,在人与社会之间求得统一,在人与宇宙之间求得和谐,实现平衡、统一、和谐的关键则在人心。而认识本心,理性逻辑是无用的,只有借助于直觉主义的认识论。这不是先有心,以心为本源的所谓唯心论,而是心物合一,天人合一。一而不是二,就使以二为基础的西方认识论与中国心学大不一样。不仅孔子和孟子如此,老子和庄子的认识论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上下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表现,儒家、道家、法家均对此十分重视.有鉴于管理者在上下和谐中的主导地位,儒道法均从管理者的角度,阐述了其上下和谐理论.儒道法对上下和谐的理论阐释各有其理,区别这些不同的和谐理念,有效吸收其合理内容,是管理者完善自身、实现上下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9.
和谐人生是个体和谐、美好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的反映.孔子对和谐人生的理解包括和谐的身心、和谐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成就的方法;孔子对和谐人生的实践贯穿于他的一生,他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轨迹就是对和谐人生最生动和最本质的诠释.  相似文献   

20.
“人是什么”是苏格拉底和孔子共同关注、探讨的问题,他们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表述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各自特点,这种特点构成了中西法治之间差异的背景。文章主要分析了苏格拉底与孔子的伦理观,从他们两人的伦理观窥辨中西法治之间的伦理传统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