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乌珠穆沁马     
乌珠穆沁马产于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旗鄂仁戈壁。乌珠穆沁马力速兼备,触觉敏、嗅觉灵,是锡林郭勒草原的马中佼佼者。乌珠穆沁马有走马和奔马两种,走马多数会走对侧快步,因此疾行时步伐矫健平稳,人们乘骑时少颠簸感。相传唐太宗的“昭陵六骏”的“特勒骠”就是乌珠穆沁马。因其马走速快,姿形美,被列为草原“那达慕”盛会的表演项目之一。奔马四肢有力,耐久力强,加之临阵不惧,是一种理想的战马。据传成吉思汗就曾骑过这种马驰骋疆场。草原上的人们除用乌珠穆沁马架车、拉犁、乘骑外,还常用其作乳食及肉食,春夏时节,牧民们用其放牧架车;寒冷的冬天,牧民们用其拉雪爬犁。草原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我最近走访了广西田阳县坤平乡百甲村六林瑶寨,所见所闻,既令人欣喜又值得深思. 六林瑶寨居住着17户瑶胞,104口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里的瑶族群众致富路子越走越宽.目前,全寨拥有杉木林100亩,油茶林500亩,油桐300亩,果类100亩,户均有经济林58.8亩;养黄牛68头,马19匹,猪52头;人均有粮超千斤,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但是,他们的政治、文化生活还极为贫乏.  相似文献   

3.
知识荟萃     
史籍记载,我国西域地区自古就是出产好马的地方,如龟兹(今新疆库车)出产的马被誉为“天骥龙麟”,焉耆马被称作“龙驹”,巴里坤马被称为“胭脂马”。而在众多的好马品种中,最被称道的还是出产于乌孙(今新疆伊犁一带)的“天马”——“西极马”。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西域乌孙马开始传入内地。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里记载:“乌孙多马,其富人至有四五千匹马。”张赛出使西域至乌孙国时,将汉朝皇室的诸多礼品赠送给乌孙王,乌孙王昆莫以“马数十匹报谢”。  相似文献   

4.
"消经"日记《正大光明》与普洱马阿洪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普洱马阿洪,名寿清,中国伊斯兰教陕西学派云南籍著名阿洪。在清朝同治年间参加陕西回民起义期间,用“消经”撰写了一本“随军日记”———《正大光明》,简要记录和回忆了那时回民起义的起因、经过、“受抚”谈判的情况、“善后”的安置、义军的活动、开支账目、作者的感想、回民被左宗棠大肆屠杀以及义军悲壮逃难的历史等。本文以普洱马阿洪一生的历史和陕甘回民起义为轴线,以历史事实为基础,根据民间调查、口头传述和文本资料,对普洱马阿洪的生平、著述略作介绍,以期引起更多读者和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说马奶酒     
马奶酒,是一种历史悠久,营养丰富的佳酿,很早就从漠北传人内地。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记载:西汉太仆下设“家马令”,职掌酿制马奶酒。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将“家马令”改名为“挏马”,后来就称马奶酒为“挏马酒”,或简称“挏酒”。唐代称马奶酒为“乳醅”。  相似文献   

6.
一、吴越舟楫古之吴、越是以擅长舟楫而著称海内的。其俗谓船为“须虑”或“舡”,国都附近不但设有舟室、船宫,船有舟师、大船军、习流等;而且,军队多命有专名。越王勾践曾自称其民是“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而吴国也被称为是“不能一日废舟楫之用”的国家,甚至到西汉,吴地的船,还被视为是国家兴亡的象征。显然,吴、越与舟楫密切相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两国,地处今苏南、淅江的大部分地区,这里气候温和,雨  相似文献   

7.
大宛“汗血马”,两千多年来一直被称作“天马”、“天马子”和“天马千里驹”,不仅如此,而且这种马还能“汗血”,以此之故,使其笼罩上了一层神奇色彩.“汗血马”自司马迁记入《史记·大宛列传》以来,曾受到我国历代史家的关注.到了近现代,外国史家也开始饶有兴趣地探讨这一问题.即使是这样,笼罩在“汗血马”问题之上的神奇色彩,并未因此而消失.下面就有关问题进行些考述,以便科学地、历史地认识“汗血马”诸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解题:在敦煌古藏文写卷中有 P、T、1062、1065号两个令人感兴趣的文献,都是关于马的,所以称为“马经”原文无题,依据内容,令作“医马经”及“驯马经”残卷。由于这两个卷子的出现,人们不得不注意下面的事实:(1)吐蕃人畜牧业发展的高度,特别是马的繁育和使用达到相当水平,其牧畜学知识的积累,蔚然可观。(2)吐蕃的兽医学与普通医学的发展相一致,成为藏医学的分支。马匹在古代军事和交通事业(驿站)上属于非常必要的牲畜,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被尊为六畜之首(排列次序是马、牛、羊、鸡、犬、豕)。吐蕃人对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正> “转注”,六书之一,与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一起被公认为汉字的六种构造方法。古往今来,大家都认为其他五种方法见字明理,难度不大,争论不多,唯独“转注”最不好懂,最被关注,争论最多。我们在研究苗族与汉族和苗语与汉语的关系时,发现了新的情况,提出新的看法,供诸  相似文献   

10.
度量衡旧闻     
<正> 解放前,湘西、湘西南以及湘南民族地区计量单位极不统一,除亩和新老升、斗、秤、尺之外,还有一些民间计量方法。碗:以四小碗为一升。手:两手平伸,以左右指尖之间的距离算作四尺。由于人们的高矮不同,长度也不尽相同。拳:牛、马计价采用这种方法。用竹蔑箍牛前腿,以拳计量。水牛以十六拳为大,黄牛以十二拳为大。马,用木棍从地面量至马鞍处,以十三拳为大。运:以肩背谷,不超过六斗,叫做一运。石:或称担,六石为一亩;攒:即禾把,六十穳为一亩。这是以稻谷产量计算面积。“两”:木材计算方法。在原木根部五尺处用“摊尺”围量,1尺等于码子0.0 3两。不足1尺名  相似文献   

11.
《天马图》     
“天马”也称“禄马”。有史以来蒙古族就祭祀《天马图》。因为蒙古人的生产、生活、交通、征战等都离不开马。马,成为蒙古人最诚挚的朋友。故称蒙古人为“马背上的民族”。所以,蒙古人把马视为吉祥物。  相似文献   

12.
辽西地区的大凌河牧厂(场)、盘蛇牧厂和柳河流域的养息牧厂,是清代东北地区的三大皇家牧厂。了解三厂的兴衰历程,对于研究清朝马政史、陵寝史、辽西地区农业开发史是有意义的。 牧厂是牧养马匹的场地。清朝开国之初置内务府御马监,康熙十八年改为内务府上驷院,“掌御马以备乘”。皇帝到东北“行幸”和“行围”时,扈从官弁等所用差马,帝王到东北“谒陵”用马等,均取之于大凌河牧厂。  相似文献   

13.
新疆八月,骄阳似火。天山脚下,牧草丰美。一匹匹骏马在这里或憩息或奔驰,蓝天绿野,衬出它们骁勇矫健的雄姿。它们,就是曾为汉武帝所喜爱、赐封的“天马”。两千多年前,“乌孙王以千匹马聘汉女”的故事就已载入《史记》。从那时起,“天马”就神话般流传在民间。而今,它们叫伊犁马。是来源于我国马匹宝库中四大原始马种之一--哈萨克马。经过哈萨克母马与奥尔洛夫马、布琼尼马、顿河马等优良品种杂交培育而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近闻云南省的“崩龙族”已改称“德昂族”,请问,为什么要改呢? 安徽读者马文杰马文杰同志: “崩龙”一词来自傣语,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思:一是“亲家”;二是“顺水逃走的人”。这一称呼始见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有关记载,以后一直沿用至今。“崩龙”是他称,而非本民族的自称。很多崩龙族干部、群众对称他们为“崩龙”颇有意  相似文献   

15.
六库谣     
有这样一个传说:一个人要在怒江峡谷相地建屋,见半山腰潭水边有马鹿饮水的脚印,有猎人猎鹿的扣子,便为此地取名为鹿扣。后来有个师爷嫌此名不雅,数了数周围的高峰恰巧为六个,便把“六山环抱的宝库”缩写成“六库”。翻开《清史稿》列传三百一,就能见到六库的条目。六库,座落在云南泸水县境内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的怒江边。它东靠大理白族自治州,南连保山行署,北接碧江,福贡、贡山、兰坪等全州各县,西通我国与缅甸接壤的片马要地。  相似文献   

16.
依孜 《民族论坛》2006,(11):10-13
[坛主发言]2005年,超级女声让中国的“粉丝”现象全面暴发,人们为之咋舌也为之惊叹,甚至有媒体与学者将之欢呼为“民主彩排”。2006年,“粉丝”现象进一步扩大,“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现在的“粉丝”不仅限于追逐娱乐界的明星,而且向文化领域进军,追逐天桥说书人、作家、教授;他们不仅制造了一件件被媒体重点报道的娱乐事件,而且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般地把一个纯娱乐事件上升为文化事件,甚至演变为某种全民热论的文化现象!然而,“粉丝”到底是什么?据说它是英文fans的中文谐音,是歌迷、影迷的意思,即崇拜者、仰慕者之类。结合它的中文含…  相似文献   

17.
车王府是清代外蒙古喀尔喀赛因诺颜部亲王车登巴咱尔的府第,其所收藏的影词写本是研究语言、文字及民俗的重要材料.通过对影词写本的统计,发现其中大量使用方框号、钩识号等标点符号,文字书写有合文现象,并大量使用类似“能行”、“走龙”、“流平”等代名词,“能行”、“走龙”指代马;“流平”指代地.  相似文献   

18.
李帅 《中国民族》2023,(4):82-83
<正>在拉萨繁华的八廓街东北侧、冲赛康市场南面,有一座三层楼房的藏式院落,被称为“冲赛康”,这便是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的旧址。大门上方挂有一块匾额,上书藏、汉双语的“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清朝建立以后,进一步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帝命令马喇、  相似文献   

19.
<正> (一) 苗族是一个酷爱自由的民族。苗族婚俗,处处闪耀着婚姻自由自主的光彩。“跳月”是苗族最古老的一种传统的社交活动,起源于母系社会。《续文献通考》载。“苗人仲春刻木为马,祭以牛酒,老人并马箕踞;未婚男女吹芦笙以和歌词,谓之跳月”。《黔南职方纪略》亦载:“蚩尤代炎帝为政。尚利好杀不耻淫奔。民间化之,于是跳月”之风起矣”。蚩尤即苗族先祖,可见,兴起于上古时代的“跳月”活动,从诞生之日起就闪耀着自由的光彩。苗族的一些传统节日如“三月三”、“四月八”、“赶秋”、“芦笙歌会”等、许多都成了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盛大节目。《荆南茁俗记》对“三月三”有较详尽的记载,亦可见一斑:“未婚者悉盛妆往野外,环山距坐,男女各成行,更番歌。截竹以筒,吹以和,音动山谷,女先唱以诱马郎。‘马郎’苗未婚号也。歌毕,  相似文献   

20.
天骥龙麟说     
“天骥龙麟”这句话,本是后凉创建人吕光赞誉当年龟兹马的一句名言。龟兹,即今新疆库车县。新疆出名马,不仅是龟兹,其它各地也有所产。据《北史·高昌传》说,高昌国(今吐鲁番)也出名马。高昌马和龟兹马虽然享有很高声誉,但要和伊犁马、焉耆马相比,又相形见绌了。特别是伊犁马的名气,比高昌马、龟兹马要大得多。伊犁是古代乌孙国的故地。乌孙在西域三十六国中,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国中人民以游牧为生。《汉书·西域传》载:“乌孙国……户十二万,口六十三万,胜兵十八万八千八百人……国多马,富人至四、五千匹。”公元前119年,汉朝政治家、外交家张骞第二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