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到作文,不少小学生往往唉声叹气,视作文为畏途,不爱写,不会写,作文难,难在哪里呢?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做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者,随文练笔就是阅读教学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它不仅能增强习作的话题与内容的趣味性、新颖性、情境性和生活性,激发学生写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一篇好的作文,应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从美学的角度讲,作文应是学生把从自然界中、生活中、社会中发现的美告诉别人,让别人去欣赏,是-个发现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过程.可见,作文实际上就是童心的表达,能让学生用"我笔"写"我心"便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刘承伦 《科学咨询》2003,(6):22-22,26
写作本是来自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有感而发,是人体验、感悟、创造生活的再现.然而,当前的许多学生却怕写作文.之所以怕,最根本的原因则是由于我们的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为应试服务严重背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及情感的需要,使作文蒙上了不该有的灰色,泯灭学生灵性,扼杀学生热情.要改变目前的窘境,首要任务则应该让作文成为学生感悟生活享受生活的一种需要.要达到此目的,笔者认为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应注重"五化":  相似文献   

4.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我觉得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存在很多问题. 一、随意性大 作文教学没有系统的教学设想、清楚的教学要求,有效的检验手段等,整体日标大都清楚,但各阶段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训练目的,并不十分明了.往往是教师"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感觉该写一篇作文了,便临时布置一篇了事,即使是重视作文及练笔,布置学生写周记之类,也是由着学牛的马儿跑,写到哪里算哪里.这样的训练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效果,教师本身心里恐怕并不是十分明确.  相似文献   

5.
生活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出发,用眼睛观察社会,用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实现教育生活化.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又是一个难点。积累写作素材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帮助学生搜集和整理素材既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素质、面向未来教育的一项长期任务。作为语文教师,要树立作文教学观,积极营造自由、开放、和谐的习作学习氛围,灵活巧妙地把习作指导融入到生活中。  相似文献   

7.
小学品德课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课程,既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品德知识和规范要求,懂得道德思维方式,更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规范行为,即学会做人。而传统的小学品德课,只重视知识的传承,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社会、脱离家庭,重于“说教”,轻视实践,形成了知、行不能统一的问题。小学品德课教学应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体验生活,真正学会生活--真诚热爱生活,自主创造生活,健康享用生活。  相似文献   

8.
很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抓耳挠腮,愁眉苦脸,半天都不想动笔,他们怕写作文,这是一种普遍现象.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工作中,对如何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积累生活素材、加强口语训练、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尝试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喜欢作文.  相似文献   

9.
多少年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出于教材方面的影响,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学生不感兴趣,致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知识的学习过程,缺少生活的气息,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用活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之共识.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在进行<小学德育课开放性教学研究>中,我们认识到应树立大的德育观,做到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结合,与其他学科结合.要联系生活实际,有的放矢指导学生的行为,让学生把书本中学到的道德认知,形成的道德观念运用到生活中.  相似文献   

11.
作文是一种很有效果的思维锻炼,不但能锻炼学生的感性思维,而且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使人思维活跃,流畅,能使人聪明.作文也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生活,细心观察事物,学会分析问题,善于运用语言文字反映社会.但我们的作文教学却令人失望.由于功利化的影响,作文教学失去情趣、忽视个性、远离生活,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互动.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提出:"在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倡让学生自行自主去邀游于知识的海洋.不断去探索,不断去积累,不断去创新."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对作文教学进行了改革.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结合具体事例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新课标下的作文来源于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吸取作文素材,融于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轻松愉悦的快乐作文。  相似文献   

13.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作文写作很多都有一种畏惧心理,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中职学生自身表达基础差和生活积淀少,二是教师的作文要求及指导方法不当.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应在作文指导多下功夫,让中职学生克服这种畏难情绪,提高其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4.
詹振辉 《科学咨询》2003,(24):27-27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必在作文教学中应有突出的表现.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学做真人、追求真右、吐露真言、抒发真情,让课堂充满人文的灿烂的阳光,才能使作文成为一种真正提高人素质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孩子怕作文,不愿作文.怎样才能优化作文教学,让作文成为一种快乐,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了几点经验:一、让学生有话可说,二、让学生有话能说,三、让学生有话乐说,四、让学生有话必说.通过教师有效的过程指导,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积累、表达的良好习惯,学生会感到作文是一种快乐  相似文献   

16.
学生习作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可农村儿童由于受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的影响,往往对作文不感兴趣,产生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17.
一篇好的作文,应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从美学的角度讲,作文应是学生把从自然界中、生活中、社会中发现的美告诉别人,让别人去欣赏,是一个发现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过程。可见,作文实际上就是童心的表达,能让学生用"我笔"写"我心"便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陈福生 《科学咨询》2008,(14):33-34
作文与生活密不可分.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作文与说话一样,是生活的必需,并不是生活的点缀.""作文就是用笔说话,实在的话,不要说假话、空话、套话."正是基于生活需要作文这一点,中学生的写作训练就理应紧扣生活.再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种离开生活的胡编乱造,那种脱离生活的闭门造车,是写不出生动感人的文章来的.  相似文献   

19.
我目前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农村来的学生占了80%以上.这些学生由于受到生活、学习环境的影响,普遍表现出知识面狭窄,语文基础差、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特点. 这些都导致了他们的作文大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刚进高一不久,我布置写过一篇作文,交上来一看,让我大跌眼镜--能够让人顺畅地读完全篇的,是少之又少,要想找到一两篇句通意顺,情感丰富、表达生动的文章,那更是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学是指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平台,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内容,同时用获得的活动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