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古代,阿拉伯半岛南端曾产生过著名的滨海文明。而半岛北部的阿拉伯人活跃于罗马帝国与东方贸易的商路。总的来说,阿拉伯人在蒙昧时期,除半岛南部“阿拉伯福地”即也门地区和北部的加萨尼、赖赫米等小王朝已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外,半岛大部分地区的文化是极其低下的。公元七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在“宗教革命”的旗帜下,完成了阿拉伯半岛的政治统一,  相似文献   

2.
公元七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以宗教革命的形式实现了阿拉伯半岛的政治统一。随着阿拉伯人的对外扩张,到了八世纪中叶建立起一个横跨亚、欧、非三州的阿拉伯哈里发帝国,逐步完成了封建化的进程。在阿拉伯帝国社会中长期存在着奴隶制,虽然它不占主导地位,为什么在帝国能长期存在奴隶制,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对帝国产生过什么影响,本文试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承认宗教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历史现象,主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解释人们的信仰和宗教的作用问题。伊斯兰教是一个传播广泛、具有深远世界影响的宗教。它不仅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及文化的制度。它的兴起和发展,在世界历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正确认识和研究伊斯兰教的历史,揭示其社会历史作用,是当前宗教学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伊斯兰教的产生,历来学者只述其是阿拉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客观上对阿拉伯社会起了一定的历史推动作用,但对穆罕默德如何创立伊斯兰教及伊斯兰教这一历史现象同阿拉伯社会的内在联系,则涉猎较少,且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4.
与伊斯兰教几乎同步产生、互为因果、始终相伴的“沙里亚”法,是其宗教伦理、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理想的核心。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在麦加、麦地那23年宣教时期的《古兰经》、“圣训”立法是伊斯兰法发展的起点和初创启蒙时期。麦加13年间《古兰经》虽然涉猎了有关法律行为规范方面的内容,但全经的主线始终围绕宗教敕义和信仰原则而展开的。在麦地那“乌玛”国家形成后,《古兰经》才开始了大量的社会主法。这一立法不但巩固和发展了当时“乌玛”社会确立的社会政治、经济秩序,并在其后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哈里发帝国中也发挥了巨大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析麦加商道状况与伊斯兰教兴起诸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产生前夕,麦加商道非但没有衰落,反而更加走向了繁荣,麦加贸易也由此兴盛起来。麦加贸易主要以地区贸易为主,尚未形成垄断性地位。麦加贸易的勃兴其结果是逐步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也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产生。但是,早期的阿拉伯社会并没有直接向封建制过渡,而是经历了一种不典型的奴隶制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一千零一夜》的评论者们一致认为这是一部阿拉伯中世纪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忠实反映”。但我们认为,这部“天方夜谭”式的离奇古怪的故事集与其说反映的是实际的社会生活,不如说它所反映的主要是阿拉伯的民族精神。从反映民族精神这一角度出发,可使我们更为全面,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族精神形成和确立时期的产物。穆罕默德公元七世纪创立了伊斯兰教并用伊斯兰精神统一了阿拉伯半岛。他的后继者不断地向四周扩张,弘扬伊斯兰教义,终于在广阔的阿拉伯帝国范围内确立了以伊斯兰教圣书《古兰经》为核心的一整套信仰体系、观念体系和行为体系,即阿拉伯伊斯兰民族精神。如果说《古  相似文献   

7.
中世纪阿拉伯半岛的社会革命是以宗教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以宗教作为组织和发动社会革命的有力武器,并以宗教革命形式表现出来的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结果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成为世界性的一大宗教。究其原因,所有“在宗教的外衣下进行的运动都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但为何要以宗教“作为进攻陈旧经济制度的旗帜和掩盖物”,为何阿拉伯居民要抛弃半岛原先存在的各种宗教去酷爱伊期兰教,这就必须考虑到伊斯兰教产生前阿拉伯半岛的深刻的宗教因素。  相似文献   

8.
穆罕默德逝世时,伊斯兰教已基本传遍阿拉伯半岛,成为半岛上占统治地位的宗教。穆罕默德逝世后,伊斯兰教开始向外传播。初期的伊斯兰教传播,是和阿拉伯对外征服同时或紧继征服之后进行的。因此,讲伊斯兰教的传播,必须首先谈到阿拉伯的对外征服。  相似文献   

9.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它里面包含着深邃而完整的神学体系。它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就利用所谓“安拉”的启示树立了一神教的旗帜,在二十三年中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其后裔进而创建了疆域西抵大西洋,东至中国西部的阿拉伯帝国。使伊斯兰教遍及亚、非、欧三大洲,成为仅次于基督教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穆罕默德领导的伊斯兰教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从宗教和社会两大领域阐明了穆罕默德在伊斯兰教革命中的作用。文章肯定了伊斯兰教革命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同时也指出了穆罕默德及其发动的这场革命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公元7世纪早期,阿拉伯半岛上兴起了一种新的宗教——伊斯兰教。这种为阿拉伯人信奉的宗教对当时的整个世界来说是场革命。穆罕默德,新宗教的创立者,给半岛上所有的人都带来了礼物,“给阿拉伯人带来新的宗教,给基督徒带来新的对手,给犹太人带来一个新的政治主人”。同时穆罕默德在创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法的历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法为古代世界五大法系之一。它最初产生于公元七世纪阿拉伯半岛,是伴随着穆罕默德创建的伊斯兰教而来的,所以伊斯兰法又是宗教法,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了。在一千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伊斯兰法随着伊斯兰教和伊斯兰国家的兴起、衰亡和复兴而有着它产生、变化和发展的历史。(一) 公元七世纪,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推行伊斯兰教,并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形成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穆罕默德在传教的过程中,创建了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古兰”为阿拉伯语Koran的音译,意为“诵读”。穆罕默德宣称它是真  相似文献   

13.
穆罕默德时代“温麦”的演变与伊斯兰国家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本意为顺从的宗教。与其他宗教相比,伊斯兰教的显著特征在于它并不单纯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以信仰为核心、包含着广泛社会内容的文明体系。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兴起,不仅意味着信仰的转变,而且体现了阿拉伯人由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的深刻变革,与国家的形成过程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内在联系。 早期伊斯兰国家脱胎于阿拉伯半岛的部落社会,表现为“温麦”(安拉的民族)的形式,  相似文献   

14.
伊斯兰教的创立及其迅速传播一直是伊斯兰教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伊斯兰教与阿拉伯社会原始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以及伊斯兰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认为伊斯兰教之所以能迅速崛起传播,最根本的因素有三个:1)阿拉伯半岛浓烈的宗教氛围;2)犹太教、基督教的影响;3)国家政权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大凡宗教,总是有一些清规戒律。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其最核心、最重要的是关于安拉独一的观念和人们对安拉内心的信仰、神秘的体验和情感,因而严格禁止一切形式的偶像崇拜。由于伊斯兰教产生之前的阿拉伯人大多数是偶像崇拜者,要把他们统一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就必须废止过去五花八门的偶像崇拜。这些偶像绝大部分是神化了的人物和动物。因此,毁弃偶像并禁止画制人物动物像便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6.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根源于阿拉伯半岛由野蛮状态向文明时代过渡的深刻社会变革,包含着信仰的转变和国家的诞生两重内容。穆罕默德时代的伊斯兰国家是在“温麦”的形式下逐渐形成的;广泛的宗教皈依提供了伊斯兰国家的社会基础,进而决定了相应的权力结构。宗教信条的约束和宗教意义的顺从构成新兴公共权力的原生形态,俗权作为教权的延伸构成公共权力的次生形态。穆罕默德作为安拉的使者和公共权力的化身,体现了伊斯兰世界教俗权力合一体制的开端。  相似文献   

17.
春秋末年,新的封建制在兴起,腐朽的奴隶制在没落,政权、财权、文权日益落在新兴地主阶级手里,不少奴隶主贵族国破家亡,身败名裂,以至沦为奴隶。社会突飞猛进。大动荡的浪潮冲击了孔丘一家。他的祖先是宋国的大奴隶主贵族,他曾祖父因内乱逃到鲁国,父亲在鲁国做大夫,到孔丘就没落了。孔丘三岁丧父,家境贫困,不得不干一些被奴隶主认为下贱的工作以糊口。孔丘自幼怀念其祖先的“富贵”,仇视当时的社会大变革。孔丘对那把他和他的阶级弄得国破家亡的奴隶、平民和新兴地主阶级,怀着刻骨的阶级仇恨,顽固地坚持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反动立场。他的政治立场,决定了他一生的思想、言论和行动。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教产生以前阿拉伯人大多信仰多神教,主要是拜物教,而基督教和犹太教的传入增加了人们对拜物教的怀疑.穆罕默德正好顺应了这一时势成为先知,并由于他的良好品质取得人们的尊重与信任,使伊斯兰教义得以广泛传播,并进一步形成一个稳定的伊斯兰组织.  相似文献   

19.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之际,正是我国历史上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孔老二,为了挽救奴隶主贵族的灭亡,复辟已经崩溃的奴隶主阶级专政,挖空心思地泡制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反动思想理论,提出了“克己复礼”,即复辟奴隶制的政治路线,作为他终身的奋斗目标和言、动、视、听的准则。他的“克己复礼”,就是要“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恢复灭亡了的奴隶制国家,把丧失了世袭地位的贵族扶植起来,让被打倒的贵族重新上台,以便他们对奴隶阶级和新兴势力进行疯狂镇压与反攻倒算。为了服务于“克己复礼”的政治路线,孔老二还提出了“大德不踰闲,小德出入可也”  相似文献   

20.
“克己复礼”是两千多年前没落奴隶主阶级的代表孔老二妄图复辟奴隶制的反动纲领。当时,正是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广大受压迫的奴隶和新兴地主阶级起来造反,冲破腐朽“礼治”的束缚,向奴隶主贵族展开了夺权斗争,奴隶制社会眼看就要完蛋。孔老二为了挽救行将灭亡的奴隶制社会打出了“克己复礼”这面黑旗。他的“礼”就是指西周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与此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复礼”就是恢复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