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7 毫秒
1.
主题是一种观念形态,来自社会生活和作家的创作实践。这是一个基本的文艺常识。但是多年来,就是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却被“四人帮”搞的混乱不堪,以至批判了“主题先行”论,有人竟认为创作可以不需要先确定主题,把“主题先行”和创作时先确定主题混淆起来。为了在文艺上拨乱反正,实事求是,真正按照文艺规律办事,我们有必要搞清楚“主题先行”是什么货色,创作时先确定主题又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2.
主题三题     
在文学研究中,主题曾一度遭到冷落。有人说,追求主题就是“主题先行”,必然导致概念化、公式化。如此看来,主题便是扼杀创作生机的一大顽凶了。本文并不与这种“理论”直接对话,仅就主题的内涵和本质特性作一些不同于传统观念的新探讨。这样,也许能更深刻地论证作品主题的必要性,从而本质地揭示否定主题说的谬误之处。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的《阿 Q 正传》发表已近六十年了。人们对阿 Q 的典型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对《阿 Q 正传》的主题思想,人们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绝大多数论者认为主题包括两部分内容:批判国民性,批判辛亥革命。“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人认为主题就是总结辛亥革命的教训。“批林批孔”时,又有人认为主题就是“批孔”。还有人认为主题是劳动人  相似文献   

4.
一篇文章不管是写人,还是记事,不管是写景,还是抒情,也不管是哪种文学体裁,它总要表现作者一定的观点态度和写作意图,或者说明什么,或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总之,有个主张,有个中心,这个主张或中心,就是人们常说的主题。主题在记叙文中,有人称为“中心思想”或“中心内容”;在论说文中,有人称为“中心论点”或“基本观点”;在文学作品中,有人称为“主题”或“主题思想”。没有主题的文章是乱七八糟的材料,不可能成为有价值的文章,这是人人皆知的,但是一篇文章的主题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由于主题的不同,选择材料的角度有异,因此,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就主题的表现形式这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就教于写作界的同行和广大读者。主题的表现形式有以下种种:  相似文献   

5.
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有了发展,给人民带来了经济实惠。1988年,中央决策部门作出了“闯价格关”的决定和行动,以“承受力”最强的广东为“闯关”的先行兵,但却出现了抢购现象。为什么会出现抢购现象呢?有人说是物价双轨制的必然产物,有人说是基本建设投资过热,消费膨胀的结果,亦有人认为是群众的“不健康心理”,不理解改革,把改革与涨价看成一码事;也有人认为是钞票印多了,发多了,等等。据不同看法,提出不同治理处方。我认为,必须对机体作全面检查,找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本上治理。  相似文献   

6.
最近有人认为:“鲁迅后期(1928——1936)被认为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了,而我认为这种变化是对其以前的一个退步。鲁迅的《故事新编》我认为是不够成功的,其中有不少图解化、概念化、公式化的东西。鲁迅后期打算写几部长篇小说,而出发点和创作途径与写《阿Q正传》等作品时已不同了,出现了‘主题先行’的现象;其所以未  相似文献   

7.
《子夜》的创作出自生活,并非出自理念,也不是“主题先行”——茅盾的创作思想的基点是以生活为基础——当时社会性质的论战并未改变《子夜》出自生活的事实——《子夜》的人物来自生活——《子夜》写作计划的变动、缩小,正说明作家对从生活出发的创作原则的坚持和遵循——《子夜》对工运的描写缺乏生活依据,但这绝不等于整部《子夜》是理念的产物,是“主题先行”。  相似文献   

8.
关干鲁迅小说《药》的主题思想,长期以来有各式各样的说法。有人说,《药》的“正题旨”是“亲子之爱”。在这些人的眼里,鲁迅变成一个宣扬“人性论”的作家。也有人说,《药》是“解救中国的真正良药”。表面上的“褒”,导致的是曲解鲁迅的有害的结论。有人说,《药》的主题是破除封建迷信的;也有人说,《药》主要是歌颂资产阶级革命  相似文献   

9.
欣赏一片绿叶,有人看到的只是树木,有人却看到了自然;欣赏一朵红花,有人感受的只是色彩的绚丽,有人却触摸到了生命的蓬勃。面对同一事物,视角不同,立意便有了高下之分。如何才能从“人人心中有”的题材中凝练出“人人笔下无”的主题来呢?下面的技巧也许能够帮助我们打开思维的窗口。  相似文献   

10.
多年以来,文学评论界对主题先行存在误解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够正确理解主题的基本内涵和基本形态,同时还将公式化概念化与其混为一谈.其实,主题先行在文学创作上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一种基本的创作规律.主题可以先行,也应该先行.  相似文献   

11.
除了文学教科书,时下很少有人再愿意谈及文学作品主题的有关问题。这难怪,目前的文学批评、作品分析大都通行用“意蕴”“内涵”等词来取代以前所说的“主题”。也许在“主题”与“意蕴”“内涵”之间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后者较前者显得更为宽泛,因而也更具涵盖力。作为理论发展前锋的文学批评,当然可以避而不谈“主题”,但文学教科书却  相似文献   

12.
从认知识解的角度分析了定语从句中关系副词与“介词+which”结构转换所造成的认知心理差异,表现为两者语义分布层级不同,“介词+which”结构的语义精确程度和详细程度比关系副词更精细,对先行词的修饰限制属性更强;两者突显侧面不同,关系副词突显关系性射体,“介词+which”结构突显名词的侧面;另外,两者视角不同,关系副词落在主句成分与从句的关系上,“介词"4-which”结构落在先行词上,突显先行词的事体属性。通过深入分析调查,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关系副词与“介词+which”结构转换的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13.
(一)我曾以“主题的确立在创作程序中的位置”为题写过一篇文章,发表了我对文学创作中关于主题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⑴。在那篇文章中,我认为如果把创作过程的各个环节,用一条链来比喻的话,则主题的确立属中间一环,它源于生活,又先于情节结构的选择。“这先于情节结构的选择的主题,虽然是在动笔之前先确立的,但它又大都是在生活中获得的感受,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思想”⑵。这样说,旨在阐明与过去的所谓“主题先行说”的质的区别。文章印成了铅字,我却反倒惴惴不安了,且不说别的,单就那“程序”二字,就刺眼得可以。“程序”者,…  相似文献   

14.
【精彩题】 “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还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作主题,写一篇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金陵瞭望》2009,(13):9-10
六合区第二届党代会提出了“加快六合崛起振兴”的历史任务,全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崛起振兴”作为主题.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加快崛起振兴成为六合发展的重要目标。4月30日,六合区举行“加快崛起振兴、园区经济先行”科学发展论坛  相似文献   

16.
为了建立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本文对高职大学生不同阶段的就业指导主题提出了初步的构想。—年级就业指导的主题是“定位与设计”,二年级为“准备与开发”,三年级主题为“选择与适应”。就业指导人员根据不同的就业指导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工作,从而使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典型话题题目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法国人阿尔贝特·史怀泽,被爱因斯坦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创立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他认为,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上的大事。“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在生命的面前人们有各自不同的认识和行为,请你以“敬畏生命”为话题,写—篇文章。写作导引这是一个内容十分宽泛而严肃的话题,构思中“主题先行”是关键。文章可以写得大气磅礴…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从“德育先导性研究”的角度提出“先行研究、先行预测、先行评判、先行预防”的高校德育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从叙述立场的角度来分析《尘埃落定》。经过分析比较 ,我们发现小说的叙述者采取的是一种民间叙述立场 ,即第三只眼视角与主题先行 ,而叙述的质地又充满了西方现代主义“恶之花”式的病态美。小说反讽式写作使文本具有存在主义的色彩。书中的“傻子”与堂吉诃德一样 ,都属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存在主义者  相似文献   

20.
林交宣 《金陵瞭望》2009,(18):11-12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交通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契机。南京市交通局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大交通、奋勇争当先行军”这一主题.认真总结成绩,深刻剖析不足,及时查摆问题.明确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