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一、税收负担与税收负担能力及其关系要测算一个企业的税负是否合理,不能只看一个税种,应包括企业的流转税类、行为税类、收益税类等各种税种在内,这样才能全面反映一个企业的税收负担。税收负担是国家在纳税人身上的一种责任。税收负担能力是纳税人所具有的承受国家税收负担的能力。这是两个互有联系而又不同的概念。税负要研究的问题正是税收负担与税收负担能力是否合理的问题,即在宏观上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规定向纳税人课多少税及纳税人有可能缴多少税的问题。税收负担与税收负担能力相对平衡就是税收负担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公司所得税政策影响税收收入、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及FDI.国外对公司所得税政策的研究较为全面而深刻,我国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则较为欠缺.我们主要通过分析我国公司所得税政策的变革以及变革特点、存在的问题,并对公司所得税政策实施的税收、中小企业、FDI等方面效果进行评价,据此指出相应的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3.
谈谈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杨瑞所得税会计在我国会计理论和实践中尚属一个新领域。所得税会计方面的信息,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得税会计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采用一定会计处理方法计算,处理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的差异。根据国际惯例,所得税会计采用...  相似文献   

4.
税制改革虽然在以税代利、集中财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等根本问题并未真正解决好。为理顺分配关系,必须继续深入地进行税制改革。根据发挥税收功能的需要,应以净产值所得税为主体税,从而建立以净产值所得税为主体税的新税收体系。  相似文献   

5.
现行企业分立所得税制度较系统设计了免税分立的适格要件,彰显了鼓励正当商业目的的企业分立活动与阻止避税型分立交易的双重立法价值取向,符合税收公平与税收中性的要求。然而,现行企业分立所得税制度无论在免税分立的适格要件方面,还是在免税分立与应税分立的当事方税收待遇方面,都仍然存在着某些立法缺陷,尚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6.
外资企业纳税是否诚信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吸引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当前外商投资企业偷逃所得税的情况较为严重,而当前我国关于诚信纳税的理论还不很完善,专门针对所得税诚信纳税的研究更为缺乏。采用规范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山东省外商投资企业为例进行研究提出所得税诚信纳税单因素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税收弹性大于等于平均税负时企业诚信纳税,诚信纳税度较高;而在税收弹性小于平均税负时企业存在非诚信纳税行为,诚信纳税度较低。  相似文献   

7.
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选择,并非是企业改革的最终目标。本文试图以企业承包经营的双重依赖性分析入手,论述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再造,以及企业经营机制再造过程中的客观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形式与实质两个层面对我国非营利组织所得税优惠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目前非营利组织所得税优惠法律制度存在立法层级低、立法体例混乱、税收抵扣政策不明晰以及监管缺位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是由我国立法水平的局限性所造成的,更是我国税收法律制度基本架构缺失的必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通过结合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以及现有学术理论,从立法体系化、具体政策明晰化和监管全面化三个方面提出了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8年1月1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正式生效实施,实行法人所得税制度是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重要变化之一。在法人所得税制度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由其总机构统一汇总纳税,由此带来了诸多正面与负面影响。对于跨地区的企业集团而言,整体税负水平的大幅度降低可以促进企业集团的飞速发展;对于非法人营业机构所在地政府而言,地区间税源转移问题凸显。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期紧急下达了分支机构之间所得税汇总清算办法,解决了税收收入从欠发达地区流出问题,但却引发了新一轮的地方博弈,必将弱化分支机构所在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税收征管效率。因此,应对非法人营业机构所得税进行管理,调动各级政府组织收入、支持税务机关工作的积极性。从税收实践的角度出发,衡量新企业所得税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是税款是否应收尽收。  相似文献   

10.
(一)选择以流转税,所得税为双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 关于主体税种问题,曾有过四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主,张维持以产品税为主体的税收结构,第二种意见,主张建立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结构,第三种意见,主张以资源税为主体税种,第四种意见,主张建立以流转税、所得税并重的双重主体的税收结构。我认为,第四种意见,是我国现阶段唯一的选择。原因是: 首先,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才达到310美元,属于低收入国家之列。而从世界各国税制来看,低收入水平的国家几乎没有单纯以所得税为  相似文献   

11.
所谓利改税就是指国营企业把上缴利润改为上缴税金。这是对现行财政税收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利改税的步骤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实行利税并存,即在企业买现的利润中,先征收一定比例的所得税和地方税。对税后利润采取多种形式在国家和企业之间合理分配;第二步,在价格体系基本趋于合理的基础上,再根据盈利多少征收累进所得税。加快利改税的步伐,是加速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也是调动各方面积极  相似文献   

12.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运行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状况。目前,许多企业已经进入新的一轮承包。因此,克服第一轮承包的弊端,进一步完善企业承包责任制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自8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80年代初到1983年。这一阶段国家对一部分企业推行利润留成制度,主要是基数利润留成和超额利润留成,第二阶段从1983年到1984年,国家推行了两步利改税。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国营企业实行所得税和调节税;二是将工商税改为产品税,增值税和营业税。第三阶段从1986年开始到1990年,实行了第一轮企业承包改革。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潜力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设计以及税收征管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致使个 人所得税在税收体系中未能获得相应的地位,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人所得税日 益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从我国GDP和人均GNP的发展趋势、世界其他国家的普 遍发展水平以及中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个人储蓄现状等三个方面论述我国个人所得税现 实的和中远期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所得税优惠在WTO体制下是否构成补贴并被禁止,这既是WTO规则问题,又关系到低碳经济政策、法律的支持。对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是我国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分析美国公司销售案,分析低碳经济的税收补贴怎样与WTO允许的环境补贴联系起来,对DSB裁决的执行问题有很大的意义。作为被执行人,不能将裁决当成至理、至善之言来执行;作为要求执行人,要注意对方是否全面、彻底执行了裁决,如有问题,应及时申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加入WTO ,税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有利有弊 ,利大于弊 ;遵循WTO的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关税减让、透明度和例外条款诸规则 ,我国税收如何实现承诺 ?如何理解国民待遇与税收优惠政策的相互关系 ?我国企业更需了解税收政策调整、内外两套所得税制的统一、增值税的改革和税种开征以及税制的完善等方面的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广西上市公司所得税税负水平的实证分析,发现广西公司名义所得税税率显著低于但实际的所得税税负水平却显著高于非广西公司,说明广西上市公司享受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存在"口惠而实不至"的现象,成效并不显著.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分别从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两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北部湾经济区财税支持政策选择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企业所得税不仅对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而且对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促进民间投资都具有重要作用。所得税制的改革是新一轮税收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美国在所得税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对中国所得税改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股份经济的发展已走过了近十年的历程,股份制改造并改组企业取得的效益,使得绝大多数人在发不发展股份制的选择方面统一了认识:发展股份经济,是改革国有制企业的有效手段,问题是股份制发展的规摸如何确定。通常人们论及的股份制规模主要包括总体规模、企业微观规模、证券交易所规模三个方面。本文将重点对证券交易所的规模诈探讨。一、证券交易所的发展规模问题关于证交所规模是人们争论较多的一个“规模”问题,集中的焦点有两个;(一)建立多少个证交所在中国,才适应中国股份制发展的需要;(二)一个证交所的经营规模有多大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加入WTO,税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有利有弊,利大于弊;遵循WTO的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关税减让、透明度和例外条款诸规则,我国税收如何实现承诺?如何理解国民待遇与税收优惠政策的相互关系?我国企业更需了解税收政策调整、内外两套所得税制的统一、增值税的改革和税种开征以及税制的完善等方面的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转变企业经营机制,使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我们认为,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因其内在的机制性缺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问题,因而不可能成为企业改革的方向。只有股份制,才是重构企业经营机制的最佳选择。目前,应当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承包制向股份制的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